19世紀中後期日本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前,日本人已經長期生活在壹個根據身份來區分人的所謂身份社會。前現代江戶時代(1602-1867)是壹個非常典型的封建等級身份社會,是由古代社會的身份等級演變而來的。古代法制國家的“好壞”身份等級制度是古代日本身份等級制度的體現,這種等級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期。探究日本古代身份等級制度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對於理解日本古代的社會結構和日本典型的封建等級制度的前近代歷史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將回顧七、八世紀法定制度時代的歷史,並對日本古代身份等級制度的建立和具體形式進行壹些考察。
第壹,在法制國家建立“好-壞”地位等級制度
7世紀以後,日本奴隸主統治階級積極引進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法律制度,並采取了壹系列政治改革措施。這些變化也給舊的身份等級制度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從古代身份等級的發展來看,這些變化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的。第壹,不斷修改和調整舊的姓氏制度(2)使之適應新的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另壹種是模仿中國的身份制度,發展壹種新的身份制度,即“良莠”身份等級制度(以下簡稱良莠制度)。經過壹系列的變化,制度的優劣最終以國家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隨著良性制度的建立,身份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由於原本在屬於大和王權的菊池中用來表示貴族身份的姓氏制度無法涵蓋所有的身份階層,因此逐漸降到了次要地位,被納入了物美價廉制度,成為物美價廉制度的重要補充。
所謂良賤制度,是指古代日本國家以法律的形式將所有的人民劃分為天皇和皇室之下的良人和賤民兩大身份,並規定他們之間禁止通婚和收養。不僅如此,它還規定,原則上不允許賤民身份的各個地位階層之間通婚和收養。在懲罰方面,對戀人和賤民也有各種平等的區別。另壹方面,在作出上述法律規定的同時,很多權利和特權都是以好人的身份為上層社會,也就是貴族官員階層在法律上規定的。從7世紀初的改革到8世紀初法律法規體系的建立,可以看作是良莠制度的發生、實施和確立的過程。
7世紀初,聖德太子在吐谷渾皇帝的支持下,實行了名為“十二秩制”的官階形式改革,用德、仁、禮、信、義、智來代表官僚等級的大小,同時用紫、藍、紅、黃、白、黑五種冠、官服來區分官職的等級。這次改革的真正目的是讓王室壟斷授冠權,用不能繼承的秩級來表示官職的高低,以打擊世襲貴族的影響。公元604年,聖德太子進壹步制定了中央集權國家的政治原則,即十七條憲法。其中明確提出“國無二君,民無二主,民以王為首,訴訟皆王臣。”“承信則須慎,君子則天道。”“治民之本,在於禮。”(3)《十七憲法》所倡導的“君-臣-民”的基本社會結構,與後來的法規所界定的基本社會結構,即“帝-官-民”的結構是壹致的(4)。
公元645年,皇之子長兄太子(即後來的天智帝)率領新興的政治革新力量,策動了壹場震動朝野的政治變革,史稱“大化至革新”。從社會層級來看,大化及其後期的改革有以下幾個方面:壹是“改舊職”,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政治制度,確立古代皇帝的絕對君主地位。各級官員的任免歸中央法院,沈重打擊了反對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貴族們的世襲特權。二是實行“公地公民”,通過人民的解放,使原本屬於姓氏貴族私有的人民在中央集權國家的統治下成為公民。三、國家編過兩次戶籍,壹次是天治九年(670)的武庚年紀;另壹部是同治四年(690年)按余婧原序編纂的《庚寅年集》。補壹份全國範圍的戶籍,不僅是古代法律法規對全國人民進行政治經濟治理的前提條件,也為中央政府摸清姓氏在全國的分布情況,確定優劣地位提供了基礎數據。第四,改革姓氏制度。天武帝統治時期(公元672-686年),全國的姓氏進壹步整頓和修訂,統壹為八個種姓的稱謂,即“八色姓”。八色姓氏分別代表貴族階級內部的八種身份,其中真人、朝臣、須彌為上位姓氏,碧村、道人、朝臣、廉、稻美為下位姓氏(5)。八色姓的提法不是要恢復舊姓制,而是要使舊姓制為新建立的身份秩序服務。具體來說,就是提高王室近親的社會地位,明確高級官僚和低級官僚的區別,以及中央貴族和地方富豪的地位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