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온라인 법률 자문 - 德國教師教育的特點及啟示
德國教師教育的特點及啟示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教師教育的國家之壹,其教師教育體系非常完善。2000年,德國教師教育委員會發表了《德國教師教育前景》報告,認為與國外相比,德國在培訓期限、場地和行政管理方面擁有最高水平的教師教育體系。當前,我國師範教育正處於向教師教育全面轉型的關鍵時期。因此,探索和解讀德國教師教育的特點具有啟發性和現實意義。

壹、德國教師教育的三個階段

德國教師培訓的整個過程包括三個階段:學習階段、實習階段和在職培訓階段。這三個階段相輔相成,融為壹體。

1.學習階段

學習階段,即大學的理論學習階段,側重於學習作為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包括學科知識和教育理論知識。

(1)課程表。德國師範生在學習期間主要學習理論。他們必須學習兩門教學科目和相關的學科教學理論,同時必須學習包括教育科學和社會科學在內的課程,其中教育科學占總課時的25%。

卡塞爾大學規定,打算從事中等教育的學生應學習兩個科目,而且必須是類似的科目。該校師範生所修教育課程主要包括基礎教育理論、歐洲教育史、課程開發理論、教學論、教學學科教學方法、心理學等。,以及壹些相關的社會科學學科如社會學和哲學。

(2)教育感化。教育見習壹般安排在第三學期,為期5-8周。教育見習主要是聽老師講課,看老師如何組織教學、批改作業、管理學生等。,了解學校教育運作的全過程,不要在講臺上講課(根據德國相關法律,學生只有在獲得見習教師資格後才能上課)。

師範生符合相應條件後可申請參加首次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考試內容主要由畢業論文、120分鐘筆試、80分鐘口試(試用)和短期試用期組成。只有通過第壹次考試的人才能轉入第二階段的學習並獲得國家見習公務員的資格。

2.實習階段

在教育實踐階段,培養教師應具備的教學能力至關重要。只有通過第壹次考試並獲得見習教師資格的人才能進入專門的教師培訓機構,這些機構統稱為研修班。

在1990之前,各州的教育實踐時間各不相同。最短為16個月,最長為2.5年,壹般為1.5年。自1990以來,聯邦政府根據各州文化和教育部長理事會的決定,規定各州教師的實習期應為兩年。第壹年是指導和試教階段。實習四周後,我嘗試在老師的指導下教學。壹般上午是培訓生或者試講老師,下午會在研討會上學習討論。直到第二學期甚至第二年,我才開始獨立承擔壹個班級的教學工作。第二年下半年,我集中精力準備第二次全國考試。

每年2-5月是德國各州舉行第二次全國教師資格考試的時期。考試內容包括:①面對評委和考委會,選修兩門公共課;(2)4小時內,當場寫壹篇關於教育理論的文章;③參加專業、輔修和政法三門口試。根據德國近年來的統計數據,只有80%的見習教師能夠通過第二次考試。通過第二次考試的人將成為國家的正式教師和正式公務員,享受良好的待遇。德國教師的工資為1.5-2倍於雇員的平均工資。

3.在職培訓階段

在職培訓的目的是使教師具有適應社會快速變化的能力,肩負起教育改革和創新的任務。目前,德國教師的繼續教育主要有兩種方式。

(1)自主學習。在職教師培訓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師了解教育科學和專業科學的新發展和新成就;擴大教師關於教育的心理、社會和政治方面的知識;使教師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重新認識自己的任務和角色。在德國,政府和各種教育團體經常舉辦這種在職教育。教師可以在周末、下午或晚上自行參加培訓。

②送培訓。經學校允許,教師到教師培訓機構學習和培訓,並獲得另壹種或更高的資格。主要包括另壹學科的教學資格;另壹種學校類型的教學資格;見習教師培訓班的教學資格;校長及督察等的委任資格。

二、德國教師教育的主要特點

1.註重教師培訓的全過程。

德國教師教育重視教師培養的全過程,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環節。

首先,教師職業是壹項育人和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因此,師範生必須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知識傳遞能力,三者缺壹不可。為此,德國大多數州要求申請者參加職業定向測試,或者在入學前去中小學學習壹段時間,以測試申請者是否有當老師的潛力以及他們是否具有可塑性。全職家教?第壹個環節。

二、德國教師教育?學習階段?然後呢。實習階段?什麽事?全職家教?中間環節是把熱愛教育的學生培養成合格的教師,包括從理論到實踐;從智力到性格;從知識到能力的全面培養和塑造。在此期間,師範生必須通過兩次嚴格的國家教師資格考試,並經過反復鍛造和磨練才能成為正式教師。

第三,什麽是在職培訓?全職家教?最後壹個環節關系到教師專業水平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跟上時代的發展,在職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從時代中汲取營養,學習最新知識。

2.註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

註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是德國教師教育的顯著特點。

壹是教育感化,培養學生感性認識。教育見習的主要任務是在授課教師的指導下聽課和評課,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接觸課堂場景的能力。輔導老師從小學和中學中挑選。他們有雙重身份,既是中小學教師,又是大學講師。

第二,教學實踐是長期的、具體的,師範生的教學能力要培養。德國各州統壹規定師範生的教學實習時間為2年。花兩年時間培養教師教學能力,為全世界教師教育樹立了壹面旗幟,可見德國政府培養教師教學能力的堅定決心。

3.堅持四年壹次的教師評價制度。

德國政府規定,中小學教師應每四年進行壹次綜合評估。完全中學和實踐中學教師的評估者主要是學校校長,他們每四年為每位教師做壹次詳細的評估報告。對小學和主要中學教師的評價主要基於督學和校長的參與和合作。對教師的評價是客觀公正的,需要與教師本人見面並簽字備查。督學的任務是在學校上課,並為每位老師建立壹份副本?教師工作報告表?。內容分為兩部分:壹是班主任班級和學生情況及其承擔的工作量;其次是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工作態度。教師評價結果分為7個等級,等級1為最佳。工作時間短的老師壹般是4-5級,很少有老師能評為1級。他們必須是教學效果好、科研成果突出的人。

三、對中國教師教育的啟示

針對德國教師培訓的特點,本文提出以下三點建議:①在時機(觀念、財力、物力)成熟時,我國教育行政部門應將各級教師管理納入國家公務員序列,進壹步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真正使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理想職業。2簡介?全職家教?我們的教育理念更註重教師的在職培訓。國家應盡快制定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法律法規,明確教師在職培訓的權利和義務。壹方面,教育行政機構和學校應積極為教師提供學習和進修的機會,並將在職培訓與其聘任、加薪和晉升掛鉤;另壹方面,教師要主動申請培訓,正確處理教學與培訓的關系。只有這樣,教師的在職培訓才能納入法制軌道。(3)所有報考教師班的學生在考前都要進行專業定向面試和測試,選拔真正熱愛教師職業、願意為教育事業奉獻青春和熱血的優秀學生到師範院校或綜合性大學的教育學院學習。

與德國相比,我國師範生的教育見習和實習相差甚遠。首先,對培訓生的整體教育不夠重視。有的僅將教育見習列入教學計劃,但未作具體檢查和落實;有的學校沒有統壹要求,有的是專業訓練生,有的不是,有壹種可有可無的想法。其次,教育實踐中存在大量水分。雖然對教育實習做了相應的安排,但時間壹般只有6-8周(僅相當於德國教育實習的時間)。壹些學校派出了主要教師專門實習中學;有的學校實行教育實踐考察制度,選派相關人員選擇有代表性的實踐中學考察壹圈。可見,目前我國師範院校教育實習的檢查和指導比較薄弱,教育實習存在大量水分。主要有兩個原因:壹方面,實用中學不願意讓實習生參加更多的課程,因為考試或升學排名的壓力。另壹方面,在就業壓力下,實習往往是找工作的黃金時間,壹些學生對教育不放心。

壹方面,我國應盡快制定《教師教育管理條例》,明確師範生教育見習和實習的時間、內容和目的要求,做到有章可循。另壹方面,師範學院與實習中學全方位合作,教師在實習中學選拔。授課教師既是中學教師又是高校講師,高校向實習中學和授課教師支付相應報酬。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實踐中學的積極性,激發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再次,師範院校應撥出教育見習和實踐專項經費,保證教育實踐活動的正常開展。

我國中小學教師評價方式眾多,沒有統壹規範的評價體系,操作起來主觀隨意。比如選擇?優秀的老師?、?優秀班主任?、?優秀的教育家?以此類推,評價的主要標準是所教(管)班級的年度考試排名或升學率。因此,我國應建立和完善教育評價機構,評價機構應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科學規範的中小學教師評價體系。並委托教育評價機構每學年對教師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和評比。將每位教師的評價結果存入個人檔案,並與他們的晉升掛鉤。引入激勵機制,樹立典型,樹立正確導向,獎勵表彰先進教師,促進教師隊伍健康發展。此外,中國的督學制度是健全的,但其主要職責是宏觀指導和例行檢查,而不是像德國督學那樣深入課堂、走訪家長並對教師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相比之下,差距明顯。中國註重教育過程的宏觀控制,而德國註重教育過程的細微環節。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國教師教育的三個階段在教師培養方面各有側重。在學習過程中註重培養教師的基本能力;在實習階段培養教師的教學能力;在職後培訓階段,應培養教師適應社會變化的綜合能力。三個階段相輔相成、融為壹體,突出三個主要特點:註重教師培養的全過程;註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堅持四年壹次教師評價。智者通過他人的錯誤來糾正自己的錯誤。我們應該積極學習和引進德國教師教育的先進經驗?全職家教?教育理念上,更加重視教師的在職培訓;加強教育實踐,努力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建立健全教育評價機構,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綜合評價。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教師教育的全面協調發展。

參考資料:

【1】朱懷新等論德國教師教育的專業發展。比較教育研究,2004(10)。

【2】張科創。德國教師教育的改革趨勢。外國教育研究,2004(5)。

【3】張桂馨。對德國教師教育的思考。2004年中小學教師培訓(10)。

【4】牛道生。德國師範教育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