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在保證必要的教育投入和辦學條件的前提下,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的具體目標是:
——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含初中職業技術教育);大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積極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中城市基本滿足幼兒教育要求,廣大農村積極發展壹年制學前教育。
——高中階段職業技術學校學生人數大幅增加,未升學的初中和高中畢業生普遍接受不同年限的職業技術培訓,使城鄉新勞動力在上崗前得到必要的職業技術培訓。
——高等學校培養的專門人才適應經濟、科學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集中力量辦好壹批重點大學和重點學科。高層次專門人才培養基本立足國內,教育質量、科技水平和辦學效益顯著提高。
——全國基本消除青壯年文盲,使青壯年文盲率降至5%以下。通過在職培訓、繼續教育和在職學歷教育,提高廣大員工的思想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
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行業的階段性教育發展目標和任務。
(6)為實現上述目標,應采取深化教育改革、堅持協調發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育質量、註重辦學效益、實施分區規劃、加強社會參與的發展戰略。
——在教育發展中,不僅要大力發展教育規模,而且要把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提高到壹個新的水平。
——在結構選擇上,以九年義務教育為基礎,大力加強基礎教育,積極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優先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培養初、中級人才。
——在區域發展格局方面,要從不同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鼓勵經濟文化發達地區率先達到八十年代末中等發達國家的教育發展水平,積極支持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
(7)基礎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工程,必須大力加強。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其實施細則,以積極進取的精神從本地區的實際出發,落實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有必要建立檢查、監督和獎懲制度,以確保義務教育法的實施。政府、社會和家長要認真履行義務,確保適齡兒童入學,制止學生輟學。對招用適齡兒童少年就業的組織和個人,要堅決依法制裁。
發展基礎教育,必須不斷改善辦學條件,逐步實現標準化。中小學要從“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做自己的特色。普通高中的辦學體制和辦學模式要多樣化。
(8)職業技術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產工業化、社會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支柱。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統籌規劃,實行積極發展的方針,充分調動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興辦多種形式、多種層次職業技術教育的局面。到本世紀末,中心城市和每個縣的工業都要辦好壹兩所示範性骨幹學校或培訓中心,並與大量各種形式的短期培訓相結合,形成職業技術教育網絡。
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應當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初中以後要重點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在尚未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對無法升入初中的小學畢業生實施職業技術培訓;各地要積極發展多樣化的高中後教育,為未升入高等學校的普通高中畢業生提供職業技術培訓。普通中學也要根據不同情況開設職業技術教育課程。
各級職業技術學校要主動適應地方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在政府的指導下,提倡聯合辦學,走產教結合的道路,更多地利用貸款發展校辦產業,增強學校的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實現以廠(場)養校的目標。
要認真落實“先培訓、後就業”制度。優先聘用接受過正規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的學生,專業技術技能較強的應在取得崗位資格證書後就業。對於未經培訓就已就業的人員,應進行崗前培訓。
(9)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技文化、促進現代化建設的重任。20世紀90年代,高等教育應適應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積極探索新的發展道路,使其規模大大發展,結構更加合理,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
高等教育發展要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努力提高辦學效益。有必要區分不同的地區、學科和學校,確定發展目標和重點。制定高校分類標準和相應政策措施,使各類學校合理分工,在各自層次上辦出特色。我們要大力加強和發展區域專門教育。特別註意發展面向廣大農村、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的專門教育,努力擴大研究生數量。要基本穩定基礎學科規模,適當發展新興和邊緣學科,重點發展應用學科。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必須集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力量,辦好大約6543.8萬所重點大學和壹批重點學科和專業,力爭在下世紀初擁有壹批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和管理方面達到較高水平的高等學校和學科及專業。
高校科技工作應認真貫徹國家科技工作方針,堅持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的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與教學相結合。根據不同情況,大力開展技術開發、推廣應用和咨詢服務,興辦科技產業,盡快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加強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組織精幹力量承擔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和高技術開發任務。要有計劃地建設壹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推動相關學科的科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哲學社會科學的教學和科研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緊密聯系實際,努力研究和解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貢獻。
(10)成人教育是由傳統學校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的新型教育體系,對不斷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20世紀90年代,我們應該積極發展以滿足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員工的實際需要。本著學用結合、按需施教、註重實效的原則,重點大力開展在職培訓和繼續教育。關註員工的知識更新。國家建立和完善在職培訓、證書、資格考試、考核和繼續教育制度。
大力發展農村成人教育積極辦好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全面提高農村從業人員素質。抓緊掃除青壯年文盲,堅持標準。註重實效,把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結合起來。各級政府應增加清理經費,設立清理基金,並加強領導,將清理任務落實到鄉鎮和村莊。
成人學歷教育應加強與普通學校的聯系與合作,努力體現成人教育的特色,並註重提高質量。不具備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各類成人教育機構。可向畢業生發放求實學習證書;畢業生想要獲得國家承認的文憑,可以參加國家組織的文憑考試或自學考試。有必要完善和發展自學考試制度,鼓勵自學。
(11)重視和支持少數民族教育。中央和地方政府應逐步增加對少數民族的教育經費。對有特殊困難的少數民族地區,要采取優惠政策和措施。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安排的補助和其他扶貧資金中,應當留出壹定比例用於發展民族教育。各地要制定高校畢業生誌願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待遇優惠政策。認真組織實施內地省市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對口支援。少數民族地區應積極探索適合當地情況的教育發展道路。
(12)重視和支持殘疾人教育。各級政府應當把殘疾人教育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采取舉辦單獨的殘疾人學校或者將殘疾人納入普通學校等多種形式,發展殘疾人教育。逐步增加特殊教育經費,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和捐資助學。我們應該對殘疾人學校及其校辦產業給予支持和優惠。
(13)積極發展廣播電視教育,推進學校電化教學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要抓好教育、衛生電視接收播出網點建設。到本世紀末,基本建成覆蓋大部分城鎮和邊遠地區的全國電化教育網絡。
(14)進壹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加強國家教育交流與合作。大膽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發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經驗。留學人員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國家應該重視和信任他們。按照“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政策,繼續擴大留學生派遣規模;認真執行國家關於留學人員的有關規定,支持留學人員出國學習和進修,鼓勵他們學成歸來,或以各種方式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改革來華留學生招生和管理辦法,加強中國高校與外國高校的交流合作,與外國學校或專家開展人才聯合培養和科學研究。大力加強對外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