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節”快到了。居民返鄉和外出應註意哪些防控要求?
“兩節”期間,為有效控制疫情傳播擴散風險,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度過壹個健康、安全、祥和的節日,加強人員安全有序流動,《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對跨省流動人員出行提出了明確要求。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不同,疫情形勢、傳播風險和防控重點存在差異,各省要根據當地疫情和實際情況,按照科學精準防控的要求,制定轄區內人員的出行要求,並對外發布。請註意“兩節”期間的出行要求,自覺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2.如果居民居住的縣發生疫情,可以外出嗎?
當地疫情發生後,當地縣城人員嚴格限制出行,落實當地流行病學調查、風險人員排查、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和社區防控要求。
因執行特定公務、保障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等確需出行的,須持當地聯防聯控機構批準的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做好旅途中的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地方聯防聯控機構應當公布審批要求和程序。
3.中高風險區所在城市其他無疫情縣的人可以出行嗎?如果外出,需要遵守哪些管理規則和要求?
當地疫情發生後,中高風險區所在城市其他非流行縣的人員不必出行,按要求配合流行病學調查和風險人員排查;如確需出行,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做好旅途中的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4.兩節期間可以去中高風險區所在的縣城嗎?
為防止感染風險,嚴格限制去中高風險區縣,已經去的必須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規定。
因執行特定公務、保障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等確需前往的人員,按照當地相關防控政策規定執行。
除非必要,不要去中高風險區所在的市內其他縣,已經去的必須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規定。
5.“兩節”期間,高危崗位人員出行會受到限制嗎?
高危崗位的人在工作中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感染者、被病毒汙染的物品和環境。如果防護不到位,感染的風險更高。最近,我國壹些地方出現了口岸從事進口貨物的搬運工和集中隔離點的工人被感染的情況,有的地方甚至造成了社區的傳播和蔓延。
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要對與口岸入境人員、物品、環境接觸的高危崗位人員,以及集中隔離場所、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口冷鏈食品加工企業的高危崗位人員進行登記,嚴格落實工作期間標準化防護、閉環管理、高頻核酸檢測、日常健康監測零報告等措施。
“兩節”期間,高危崗位人員應盡量避免外出,確需外出的,應向所在工作單位報告,符合離崗14天以上、48小時內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條件。旅行期間做好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6.有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癥狀可以旅行嗎?
出行前,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應暫時中止出行計劃,以免加重旅行疲勞癥狀,並及時就醫,待恢復後再安排出行。旅行期間做好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7.衛生代碼變成“黃色代碼”對出行有什麽影響?
衛生代碼“黃碼”人員應履行個人防控責任和義務,積極配合當地衛生監測和核酸檢測,避免外出。健康代碼由“黃碼”改為“綠碼”後,沒有異常癥狀,即可正常出行。旅行期間做好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8.寒假或春節後大學生返校或農民工復工有哪些具體安排和要求?
大學生數量多,來源廣,住宿集中;有些企業農民工多,工作場所擁擠。傳染源壹旦傳入,高校、企業容易發生聚集性疫情,短時間內迅速擴散。
為降低疫情風險,避免返校時人員集中,鼓勵高校或企業安排錯峰返校;根據實際情況,學生或外來務工人員返校或工作時,可要求其在48小時內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9.兩節期間可以組織宴請等聚會嗎?規模有限制嗎?
近期,壹些地方發生局部疫情後,疫情通過聚餐、婚宴、葬禮等人群聚集活動迅速傳播。
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兩節”期間嚴格控制廟會、大型文藝演出、展覽和促銷活動,盡量不舉辦大型人群聚集活動,家庭聚餐不超過10人。提倡“喜事推遲,喪事簡化,酒席不辦”,盡量減少確需舉辦的活動規模。個人自行舉辦5桌以上宴席等聚餐活動,須向當地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報告,落實疫情防控規定。避免在到達邊境的鄉鎮舉行大規模人員聚集活動。
10.個人在“兩節”期間需要註意哪些防護措施?
節假日期間,公眾應加強自我防護,在公交車輛、電梯等封閉場所以及人員聚集的室外場所佩戴口罩。註意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遮擋,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嚴重慢性病患者應盡量減少前往人群聚集場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