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온라인 법률 자문 - 誌願軍為什麽要離開朝鮮?
誌願軍為什麽要離開朝鮮?
誌願軍撤離朝鮮的真實故事

1.朝鮮戰爭期間,誌願軍和金日成的關系非常緊張。抗美援朝時期,雖然中朝面對的是同壹個敵人,利益大體相同,但這並不意味著雙方沒有矛盾。相反,為了爭奪戰爭主導權,雙方不斷發生摩擦,導致誌願軍和金日成的關系經常緊張。雙方的突出矛盾是:

誰來指揮軍隊。柴文成認為,在金日成看來,中國出兵只是在敵情緊急的時候幫助朝鮮抵抗,所以中朝軍隊的指揮權自然應該由朝鮮領導人掌握。而且由於存在國家主權問題,朝鮮確實很難在感情上把自己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中方。在和彭看來,要想打贏這場戰役,中國在軍事實力和作戰經驗上顯然占有絕對優勢,而朝鮮的軍事指揮能力卻很有問題:朝鮮“軍事指揮極其幼稚,5438+09年6月奉命保衛平壤,結果3萬人沒怎麽退出”;雖然朝鮮“同意在人民軍進行黨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但不同意建立政治委員制度”;“韓國黨的征兵問題極其嚴重,16-45歲的男性都被征召了。被征召的工人家屬無人照料,普通民眾沒有食物可吃。壹切都沒有長遠打算,不顧壹切的冒險主義從任何方面都可以看出來。”同時,斯大林也明確表示,誌願軍“當然是在中國司令的指揮下”。因此,在彭看來,為了“對中國人民和幾十萬軍人負責”,不存在把中國軍隊交給朝鮮指揮的問題。雙方發生爭執,由於斯大林支持中國,金日成做出妥協,將中朝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中方。

(2)越過三八線後是否向南推進的問題。當誌願軍成功突破三八線,攻占漢城時,彭認為誌願軍已成為戰場上的強弩之末,認為聯合國軍正在有計劃地撤退。中朝聯軍除了占領了壹些地盤,並沒有對敵人的有生力量造成任何創傷,所以他要求停止進攻,全軍休整。這讓朝鮮非常不滿。金日成認為,即使“不能消滅敵人,擴大領土也很重要”,要求誌願軍追求勝利。蘇聯大使紮哈羅夫也支持金日成說:“世界上勝利的軍隊怎麽能不追擊敵人,發展勝利果實呢?這會給敵人喘息的機會,犯下失去戰機的錯誤。”斯大林得知中國與華北的爭端後,打電話支持“誌願軍的領導是正確的”,批評蘇聯大使不懂軍事,並禁止他再次幹涉彭的指揮。金日成再壹次被迫妥協,認為朝鮮人的觀點有風險,中國的提議是正確的。然而,根據蘇聯駐朝鮮大使後來的報告,“這壹切嚴重損害了中國人民在朝鮮領導人心目中的威望。”

(3)簽署停戰談判的時機。第五次戰役後,中國已經舉步維艱,決定“邊談邊打,努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朝鮮領導人對停戰談判有些警惕”,金日成認為這是“中國努力實現停戰、擺脫援助朝鮮負擔的最明顯表現”。在後來的談判中,他們覺得中國過於寬容和讓步。金日成甚至對樸先勇說,“我寧願在沒有韓國人幫助的情況下繼續戰爭,也不願去做。因此,蘇聯大使指出,“朝鮮人對中國人的態度明顯冷淡,朝鮮人更加堅定地依賴蘇聯”。1952年下半年,停戰談判因為戰俘問題陷入僵局,毛澤東主張繼續戰爭,“因為這打亂了美國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準備”。然而,朝鮮方面希望接受美國的停戰條件。雙方再次陷入沖突。根據拉祖瓦耶夫給莫斯科的報告,“金日成說:建議簽訂停戰協定是不利的,因為美國空軍正在繼續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造成重大損失。他看不到在戰俘問題上繼續爭論的合理性,因為這些爭論正在導致更大的損失。"同時,金日成還認為,中國誌願軍的戰俘大多是前蔣介石的部隊,政治上不可靠,所以"為他們而戰沒有特別的意義"。應該說,金日成考慮的是朝鮮的實際利益,而毛澤東著眼的是東北亞的安全利益。史達林再次從蘇美對抗的全球戰略中支持毛澤東。

正是這壹系列的矛盾和沖突,使得朝鮮戰爭期間和戰爭初期,中朝關系非常緊張,雙方有很多猜疑和摩擦。比如1955,蘇聯副外長庫爾久科夫在《關於朝鮮與中國關系的報告》中說:“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部設在離平壤幾十公裏的地方,朝鮮的領導同誌很少去那裏...朝鮮的同誌鄙視中國援助朝鮮的作用和意義。在平壤的武裝幹涉者戰爭陳列館,只有12展廳給了中國誌願軍,其余展廳都是朝鮮人民軍的作戰行動。

2.朝鮮戰爭後,毛澤東要求誌願者幫助戰後重建朝鮮,以修復與金日成的關系。中國為抗美援朝付出了巨大代價,但最終雖然取得了軍事上的成功,卻帶來了對朝關系的惡化,這不是毛澤東想要的結果。因此,為了修復與金日成的關系,毛澤東決定在朝鮮的戰後重建中給予他巨大的援助,以贏得金日成的青睞。比如1953,宣布將中國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援助朝鮮的7.29億元人民幣(人民幣新幣)全部“無償捐贈給朝鮮政府”,隨後撥出8億元人民幣作為無償贈送給朝鮮的戰後重建費用。

為了改善誌願軍與朝鮮的關系,中國下令誌願軍全面參與朝鮮戰後重建。比如蓋房子:“在20多天的時間裏,晉城的誌願軍幫助當地群眾蓋了1400多間房子。誌願軍的壹支部隊在7天內幫助長島縣水臺裏的人們建造了300多所房屋,並將利用節省下來的糧食幫助當地缺糧的人們。駐紮在淮陽縣的誌願軍經過55天的努力,幫助當地群眾修建了壹座1200多人的大禮堂,比戰前淮陽縣原有的大禮堂還要大。截至1957年底,誌願軍各部隊已幫助朝鮮人民修建了27394棟私宅、283所學校、432棟公共建築和其他小型工廠及磚瓦廠。”例如,支援饑荒和幫助耕作:“1954年,誌願軍節省了350萬公斤糧食,並向朝鮮人民捐贈了65438+萬件衣物和物資,幫助他們渡過了當年的饑荒。1955,誌願軍官兵自動集資購買了500臺當時中國生產的雙輪樺木犁,捐贈給朝鮮農業合作社。截至1957年底,* * *共幫助田間勞動53000余畝,運送糞便320萬噸,植樹550余萬株。”再比如幫助修路:“停戰後,誌願軍駐朝鮮鐵道兵***10師,經過三個月的緊張勞動,***修復、改善、修建橋梁282座,延長15000余米,修復線路19條,延長6000余米,延長34個車站。為了保證誌願軍能真正做到這壹點,誌願軍還特別規定連隊要有70%的人員,機關要有20%-40%的人員,全年幫助朝鮮人民勞動的時間要達到7個工作日。

盡管做了這些努力,毛澤東修復中朝關系的努力最終失敗了,因為有三個關鍵矛盾導致朝鮮對中國和誌願軍越來越反感。

3.矛盾壹:停戰後,壹些誌願軍士兵的言行讓朝鮮領導人感到厭惡。壹些誌願軍官兵確實違反了朝鮮的法律和習俗,不尊重朝鮮人民,甚至幹涉朝鮮內政。比如,據王平將軍回憶,“我第二次去朝鮮後,有同誌告訴我,誌願軍有民族主義的思想表現。他們說,1956年誌願軍團以上幹部聚集在平壤舉行頒獎儀式,1000多輛汽車開進市區,堵塞了市內交通。平壤的交警不會指揮,只好由帶紅袖章的誌願者指揮。當時有人說:“誌願軍已經控制了平壤。“影響很不好。朝鮮領導同誌保持了克制,過去什麽都沒說。有的同誌還反映,有的指戰員對朝鮮人民不夠尊重,把壹些地區的貧困搞成了順口溜,影響了與朝鮮人民的關系。自從我回到朝鮮,發生了幾件事。有壹次,朝鮮政府的幾位領導同誌外出視察工作,想到壹個景點參觀。這個景點在我們誌願者的警戒區內,但是被我們的崗哨擋住了。我得到報告後,既驚訝又深感慚愧。這是朝鮮的領土。怎麽能因為是我們的警戒區就不讓別人的國家領導人去活動呢?我為自己在部隊沒有受過教育而感到羞恥,我也有責任。我嚴肅批評了當地駐軍領導,並立即向朝鮮政府道歉。朝鮮政府領導同誌態度很高,很通情達理。他們說:‘我們事先沒有聯系過這件事,誌願軍戰士嚴格執行警戒條例是對的。’還有壹件事,我們壹個排長侮辱了朝鮮政府壹個副部長級幹部的妻子,按紀律槍斃了。金日成總理知道這件事後告訴我:‘不要開槍打他。我知道妳的紀律,但我希望妳能接受我的建議。誌願軍在韓國犧牲了很多人,不要拍他。我們會做這個領導幹部的工作。“金日成總理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維護中朝友誼。後來我們尊重金日成總理的意見,把排長送回國。.....有壹次,我們陪周總理看誌願軍藝術團的演出,藝術團成員在臺上演朝鮮阿曼尼和老人,說誌願軍是他們的救星等等。周總理當即指出:“不要這樣,我們的成績要由朝鮮同誌講,不能強加於人。朝鮮同誌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我們不會幹涉,但如果我們這樣行事,朝鮮同誌會不高興的。”“雖然‘朝鮮同誌’多次表現得很大度,但他的內心必然對誌願軍有很多怨言。

另外,從蘇聯外交部1966年8月9日提交的《朝鮮戰爭背景報告》中,也可以看出當時朝鮮領導人對誌願軍確實不滿:“在中國誌願軍進駐朝鮮期間,許多中國人幹涉朝鮮內政。通過對朝鮮人民感情的調查,他們發給中共中央的報告強調了人民的貧困,批評了朝鮮當局的政策。.....華北地方當局抱怨說,誌願軍經常任意強迫普通百姓修築工事,任意砍伐森林,屠殺牲畜等等。許多朝鮮人將朝鮮人民軍的失敗和重大損失歸咎於中國。他們認為,“如果中國的援助早壹個月到達,所有的困難都會消失。".朝鮮領導人當時說,如果不是南朝鮮人的主張,很可能在1950年冬中國誌願軍取得進攻勝利的時候,就已經把美國人趕出朝鮮半島,實現國家統壹了。”而且,戰後中國誌願軍在朝鮮的持續駐紮也被解讀為“中國領導人利用誌願軍在朝鮮的長期駐紮,試圖加強對朝鮮的長期影響。.....甚至現在,中國南方的領導人還在利用誌願軍參與朝鮮戰爭的歷史,以各種可能的方式迫使朝鮮支持他們的冒險立場。“可以看出,不管現實如何,誌願軍的駐軍在朝鮮人眼裏已經漸漸變味了。他們開始表達對誌願軍的不滿,將誌願軍視為占領軍,認為他們侵犯了朝鮮的主權,甚至對誌願軍在朝鮮的繼續駐紮表示了壹定的敵意。

4.矛盾二:金日成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打壓勞動黨的親華幹部,開始要求誌願軍撤軍。與此同時,朝鮮戰後重建也出現了嚴重問題和重大危機:(1)過於強調重工業,導致經濟發展比例嚴重失衡,造成居民生活出現物質匱乏現象。根據蘇聯大使館的觀察,工人除了每天得到600-800克食物外,幾乎壹無所獲。當時朝鮮壹個普通工人的平均月薪只有1500韓元,但市場上壹米棉布要300韓元,壹條領帶要300-500韓元。盡管如此,當蘇聯提出在援助計劃中增加壹些消費品時,還是遭到了拒絕。金日成認為,“只有在建立強大重工業的條件下,才能保證整個工業、交通和農業的發展,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制度的勝利”。(2)引起了普遍的糧食恐慌。因為農業合作化的速度太快,嚴重打擊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滿的農民宰殺牲畜吃種子,就等著國家資金的幫助。由於虛報糧食產量和過高的實稅(23-27%),農民實際繳納的糧食已經超過其收成的50%。1955年春,朝鮮餓死人,強制征用和禁止售糧也導致壹些地方出現反政府傳單和農民抗糧抗稅。(3)貪汙、盜竊、揮霍國家和集體財產的現象十分嚴重,占1955刑事案件的70%。僅1955上半年,被貪汙和揮霍的資產就達40億韓元,而同期分配給國家機關的總支出為30億韓元。

由於經濟建設出現嚴重問題,朝鮮勞動黨內其他領導人不滿,壹些幹部開始引用蘇聯和中國的經驗來批評朝鮮黨犯下的錯誤,這使金日成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戰。蘇聯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在1956批判斯大林的“個人崇拜”之後,勞動黨內對金日成的批判越來越嚴重,金日成清洗黨內反對派的力度也越來越大。金日成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開始逐步打壓與他意見相左的黨內高級幹部,尤其是曾經在中國待過的人(所謂“延安派”)。比如1956年批金的延安派,包括幾位軍政委員(如貿易部長、平壤書記、駐蘇大使等。),因為他們想逃避鎮壓而逃到中國,而金日成掌管中國權貴,這引起了毛澤東的嚴重不滿。他直接指責金日成在玩斯大林的遊戲,在幹部問題上犯了“路線錯誤”,壹句反對的話都聽不進去,誰反對就打死誰。“聚會充滿了恐怖。毛還派彭(由米高揚陪同)去平壤,迫使朝鮮勞動黨取消八月全會的決議。金日成提出的條件是“中國撤走誌願軍,妳不要幾十萬軍隊留在這裏。”當然,毛澤東並沒有同意,而是逼迫金日成承認錯誤,但這也加深了金日成對毛澤東和誌願軍的不滿,中朝關系迅速轉冷。

5.矛盾三:金正日試圖以“聯合國”的名義趕走誌願軍,但遭到中方拒絕。由於金日成不滿毛澤東幹涉朝鮮事務和誌願軍的長期駐紮,他開始盡力擺脫毛澤東的控制,尤其是誌願軍。當時他想的辦法是以“聯合國”的名義對誌願軍進行鉗制甚至驅趕。1956 11年6月,朝鮮政府向中國政府發出備忘錄,提議由聯合國出面幫助解決朝鮮問題。中國對此表示反對,認為這壹建議違反了1954日內瓦會議期間蘇聯、中國和朝鮮制定的原則。毛澤東甚至判斷,朝鮮的舉動表明,他們有可能離開東方集團,到西方尋求庇護。在165438+6月30日與蘇聯大使尤金的談話中,毛澤東嚴厲批評朝鮮:金日成要趕走誌願軍,他可能走鐵托的路,更可能走納吉布的路。中國回電朝鮮,指出聯合國實際上和法律上都是戰爭壹方,聯合國只承認韓國政府,沒有資格出面協調;目前,“全面解決朝鮮統壹問題的條件尚不成熟”,因此“需要長期鬥爭”。當時中蘇關系還處於蜜月期,所以蘇聯政府也支持誌願軍繼續駐紮的朝鮮:“從朝鮮人民的利益和東方集團的整體利益來看,這是必要的。”

從此,金日成對誌願軍懷恨在心卻又無可奈何。為了尋求平衡中國的力量,朝鮮領導人開始高度重視莫斯科。副總理日南告訴蘇聯大使:“我們認為,現在所有進步力量應該更加緊密地團結在蘇聯周圍。”朝鮮新任大使前往莫斯科前夕,金日成對他說,“朝鮮沒有也不會有任何其他政治路線,除了鞏固與蘇聯的聯系和友誼。”

6.毛澤東想獲得國際勞工運動的領導權。為了獲得金日成的支持,他主動從朝鮮撤軍。隨著中朝關系逐漸惡化,毛澤東對朝鮮的態度開始轉變。因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毛澤東威望的提高,他開始尋求與蘇聯共同享有國際遊戲的主導權,而實現這壹目標的前提是獲得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支持。因此,毛澤東開始采取各種措施來改善與金日成的關系並贏得其支持。其中壹個就是主動提到了金日成日夜向往的誌願軍撤回問題。1957 165438+10月,毛澤東對金日成說:“由於朝鮮局勢已經穩定,中國人民誌願軍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完全撤出朝鮮是可能的。朝鮮人民可以完全依靠自己解決內部事務。”並指出現在是“東風壓倒西風”,美國不敢動。金日成聽後喜出望外,連忙答應並表示感謝。後來,金日成兩次致電毛澤東,表明勞動黨中央贊成誌願軍回國,並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措施。最後,雙方同意朝鮮政府先發表聲明要求中美撤軍,然後中國政府表示響應和支持,再開始單方面撤軍。到1958年底,誌願軍全部撤離朝鮮。1958 3月15至10 10月26日,誌願軍分三批全部撤離朝鮮。

為了表示誠意,在撤軍過程中,中國規定營房、營地設備、大量物資裝備、各種彈藥、成套醫院設備等無償移交給朝鮮人民軍。各餐飲單位飼養的豬、羊、雞鴨,自產的糧食、蔬菜,以及剩余的煤炭、馬草等。都給了接管防務的朝鮮軍隊。據說“許多部隊為了給人民軍隊留下更多的面粉和大米,寧願自己多吃粗糧;為了給人民軍隊留下更多的柴火,我寧願自己用冷水洗臉。防軍到了,燒火墻暖炕,煮飯燒水,敲鑼打鼓歡迎人民軍的同誌。人民軍接管國防軍,來到誌願軍駐地。部隊把最好的房子給了人民軍隊,把面粉和大米給了人民軍隊吃。”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人民誌願軍向朝鮮人民軍移交的各種物資價值折合人民幣654.38+0.57億元。而且在撤退的7個月裏,誌願軍還幫助朝鮮人播種、移栽了970多萬公頃,除草11.9萬公頃,收割37萬公頃,平整土地654.38+0.85萬公頃,植樹460萬株,送去5568萬公斤糞肥,運送物資2302萬公斤,修復堤壩。運河533條(長271000米),橋梁65438座+056棟,公共場所166處,水井47口,道路135000米。當然,朝鮮的告別儀式也很重要,僅平壤就有30萬人送行。"

金日成雖然急於驅逐誌願軍,但他還是很清楚他們的作戰能力和對美韓的威懾能力。正因為如此,每當他有統壹朝鮮的想法時,都不忘向“中國同誌”表達接受援助的願望。例如,在20世紀60年代,金日成提出了統壹朝鮮半島的想法。他對前誌願軍司令楊勇說:“我們已經派人去越南學習他們的經驗,南越打得很好...在我們變老之前。我們這些有經驗的人來擔這個擔子,跟妳拼壹次,好不好?趁我們還沒老,再來壹次吧。”中國駐朝鮮大使郝德清在任期屆滿向金日成告別時,金日成也說:“朝鮮遲早要打仗,這是必然的。.....今後,我們將邀請您的部隊參加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