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30日舉行的小米春季新品發布會上,雷軍宣布小米更換新LOGO並正式發布。新標誌從原來的正方形變成了橢圓形。NDC主席、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原研哉親自設計了新標誌,歷時三年完成。
這些都沒問題,但當網民了解到標誌背後的故事時,他們就不平靜了。
現代廣告雜誌社
@現代廣告雜誌#小米的新logo由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親自設計,耗時三年,耗資200萬元。但只有原來logo的方形邊框被換成了圓形邊框。該網友直呼:“小米被忽悠了,建議報警。”但從另壹個角度來看,花200萬元為著名設計師原研哉代言仍能引發如此多的討論。這步棋依舊精彩~ #小米新logo #小米新品發布會。
視頻號
在視頻中,原研哉認為技術越進步,就越接近生命形式。所以人類和科技越來越近了。因此,他提出了“活著”的設計理念,以回應小米的企業理念。盡管新標誌的外觀似乎只是從正方形變成了橢圓形,但原研哉表示,這是壹個源於“活著”概念的理想圖形,而且很實用。
原研哉驗證了從正圓到正方形的各種形狀。在這個過程中,他偶然發現了壹個數學公式。如果把各種變量n帶入這個數學公式,從正圓到正方形,各種非常漂亮的形狀都會呈現出來。這個過程也讓原研哉感受到了數字的魅力。經過各種比較,最終推薦n=3的形狀。
……
大師的講解(突然)和講解(從容)都像老虎壹樣兇猛。是不是越來越看不懂了?沒關系。
重要的是,小米的新LOGO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熱議。在微博上,該話題截至發稿前閱讀量已超過654.38+0.7億,遠超閱讀量500萬的#小米春季新品發布會#。
有傳言稱小米支付了200萬元的設計費(有人說是500萬元)。新Logo發布後,不少網友調侃:“我努力不笑了”、“雷被騙了”、“設計師用的是三星手機嗎?剪壹張圖片來設計它”、“三分靠設計,七分靠講解”...
有網友說:“找三兩個設計專業的,讓他們修改圖形,多做幾個版本,並解釋設計介紹,寫壹篇論文,給壹點指導。這是名師指導,不要錢。最後選壹個比較孝順的,修改文案,花點錢拍個視頻。200萬。”
當然也有人表示支持這個設計:首先改版升級不會有大的改動,應該是甲方小米定的;其次,壹般人看似改了個圓角,但大品牌的LOGO需要辨識度,主體元素壹定不能改。最後大家只註意到了外框。其實整個MI都調整了,新的全拼小米比原來的好。
“我不知道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問題?LOGO壹定要改這麽多妳都不知道嗎?對這個大眾品牌是壹種傷害。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這壹點,而妳可能只值200英鎊。”
無論設計的價值如何,美學概念都有其自身的優點。就營銷效果而言,網友壹致認為值得!
“事實上,小米並不在乎設計。關鍵是誰設計的。”
“大師用三年時間親自操刀,不賺錢,交朋友,廣告效應放大了100倍。”
小米的新LOGO也激發了網友二次創作的熱情。
原研哉,這不是羅老師嗎?
小米新LOGO版視力表:
小米的新LOGO也引發了關於廣告營銷圈大咖的討論。
創意人龍齊傑直言:小米200萬請了原研哉代言,還送了壹個LOGO,值了!
《現代廣告》專欄作家、智盟咨詢創始人兼CEO肖明超認為,好的設計不是依靠主觀的個人判斷或領導者的偏好,而是基於品牌核心、品牌精神和使用場景的有故事的戰略表達。原研哉引領設計,這體現了小米對細節的極致追求,並期待更多中國品牌擁有這樣的想法、小設計和大境界。
《娛樂思維》作者薄明認為,很多人認為日本設計師原研哉為小米設計的新logo只需200元就可以完成。這表明我們許多人缺乏審美和有意義的力量。在《新思維》中,丹尼爾·平克列出了人類贏得未來的六種能力。其中之壹是意義的力量,即發現和提煉意義的能力。妳只能看到壹個東西形狀的變化,卻看不到其他的意義,也就是意義的缺失。意思權力也是壹種娛樂權力,意思是妳不能娛樂。具體是什麽意思?妳可以找出視頻來看看。總之不要說這是小米200元的新logo!
創新戰略專家王千認為,客戶不看設計,他們不會簡單地為圖形付費,而是為圖形背後的故事付費。
《廣告常識》的經理鬼鬼說,原研哉對小米新Logo的設計啟發最大,因為原研哉出色地將看起來像品牌的東西賣給了雷軍這樣的企業家。什麽企業用什麽方式賣稿子,這種賣稿子的思維確實值得深入研究。佩服。
看,這兩天小米的新LOGO好像成了社交貨幣,引起了大家的表達欲。
總之,小米此舉更像是壹場營銷活動,設計師原研哉邀請小米支付200萬元。無論原研哉做出什麽樣的設計,都會給小米增加很多話題。所以,200萬元壹點也不貴。
最後,回到最初的問題,小米傳聞中的200萬新LOGO值得嗎?我認為當每個人都開始思考和討論這個問題時,它就已經是值得的了。
現代廣告雜誌出品
文字|盧佳斌
圖片來源|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