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劇照)
那麽,這種說法對嗎?
首先,農民的勞動產生了價值,但他們沒有享受到這些價值。
沈李寫了《對農民的同情》?春天,只要播下壹粒種子,秋天就能收獲很多糧食。四海無閑田,農民還餓死?,要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馬克思在分析商品時,通過公式告訴世人,商品所產生的增加值是由工人的勞動產生的。像楊白勞這樣的農民也是如此。農民租用地主的土地,秋後土地上生產的糧食是農民勞動生產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最終,農民向房東支付租金,實際上是將自己勞動產生的價值無償支付給房東。不是農民不守契約精神,不是農民懶惰,而是地主抓住了農民的這種價值。
當然,雖然我也覺得馬克思計算商品的公式有點絕對。畢竟,沒有資本主義資本,就不可能生產商品。同樣,沒有地主的土地,農民的莊稼也無從談起。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提出另壹個超過馬克思公式的公式,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馬克思的公式是正確的。
第二,地主通過兼並的方式奪走了原本屬於農民的土地。
這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農民沒有積極性而出售土地。但由於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天災人禍時常發生。為了生存,農民不得不向黃世仁這樣的地主借錢,楊白勞就是這樣做的。地主在貸款給農民時使用了高利貸的不平等協議。農民被迫接受這個協議,這相當於壹個不平等條約。因為他不接受,他沒有地方得到食物和錢,所以他不得不餓死。當高利貸還不清的時候,他不得不把土地賣給地主,地主再把土地租給農民。
也就是說,像黃世仁這樣的地主奪取並吞並了像楊白勞這樣的農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