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是蛇和爬行動物的總稱,起源於白堊紀早期。世界上有3425種蛇。蛇可以分為三類:毒蛇、遊蛇和蟒蛇。他們走路的姿勢多種多樣,或走直線或蜿蜒曲折。
整個身體分為三個部分:軀幹和尾巴。身體細長,長滿鱗片,嘴可以張大,舌頭分叉,四肢退化。快速運動是通過腹部肌肉收縮和自身彎曲來實現的。
除南極洲、新西蘭、愛爾蘭等島嶼外,世界各地都有蛇的分布。
蛇的棲息環境不是壹成不變的。壹般來說,它們選擇溪流、溝壑、植被茂密的森林、樹洞、洞穴、山洞和灌木叢或草叢中的老鼠洞。蛇有冬眠和夏眠的習慣。
蛇是食肉動物。它們白天或晚上外出狩獵,或者耐心等待獵物出現。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習性。使用視覺、嗅覺或紅外傳感器來確定獵物。
蛇以昆蟲、蝸牛、鳥類、嚙齒動物、兩棲動物、小型哺乳動物或其他爬行動物為食。不同種類的蛇以不同的方式繁殖。大多數蛇通過產卵繁殖,壹些蛇通過產卵繁殖。雌蛇將卵產在體內,卵沒有殼。它們在雌蛇體內發育成幼蛇,然後分娩。
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評估了208種蛇類,其中5種處於危急狀態(Cr),4種處於瀕危狀態(EN),60種處於易危狀態,28種處於近危狀態(NT)。最瀕危的是莽山焊頭,處於極度瀕危狀態。
中國通過法律手段有效保護了部分蛇類資源,恢復了部分蛇類物種的野生資源,種群處於健康發展狀態。
通過自然保護區的建立,蛇類在資源保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與我國幅員遼闊、蛇類多樣性豐富和資源日益減少相比,保護蛇類的需求迫切而強烈。
蛇是爬行動物進化史上最晚出現的類群,起源於距今約1.1.8億年前的早白堊世。
最早的蛇化石出土於7000多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地層。蛇和蜥蜴關系密切,許多學者通過研究發現了這壹點。
與原始的薄皮蛇相比,體鱗呈疊瓦狀排列,腹部鱗片細小且分化不明顯。上頜骨、腭骨、翼骨等頭骨連接緊密,方骨短,限制了蛇口的極端張開;下頜骨保留冠狀骨;有黑色的喙骨和帶骨。
鬣蜥科的叉狀舌頭、鬣蜥科的脊椎結構以及血紅蛋白水解產生的肽指紋都與蛇相似。
更值得壹提的是,在蜥蜴中,不僅有四肢退化呈蛇狀的鰻科和文昌魚科物種,而且在不同類型的蜥蜴中,它們的四肢比例也有逐漸縮短至萎縮和消失的過程。
所有這些例子無可辯駁地證明,蛇起源於蜥蜴,並隨著四肢的伸展和喪失而從蜥蜴的軀幹進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