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風險
根據中國法律,香港保險營銷員不能在內地直接銷售香港保險,所以很多聲稱與香港保險經紀公司合作的公司或個人,對其業務往往缺乏法律監管。
2.高前期成本
香港銀行賬戶只接受港幣或美元,手續費較高。此外,境外信用卡支付、轉賬等流程漫長且麻煩。
提前預約
投保人在香港購買保險後,應提前壹兩天與香港的保險公司預約。
4.嚴格的體格檢查
香港的保險體檢項目也比內地多,有些項目很多醫院做不了體檢,要麽去香港體檢,要麽去內地貴的醫院,費用很大,不在報銷範圍內。
5.匯率風險
香港的保險單通常以港元或美元計價。在10或20年的支付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勢以及港幣是否會改變聯系匯率制度始終存在不確定的風險。
6.索賠風險
香港的醫療保險理賠手續復雜,就醫的醫院往往是香港保險公司指定的醫院,以獲得賠償。由於國內外醫學判斷標準的差異,賠償可能會有壹定難度。
7.索賠爭議風險
如果發生理賠糾紛,投保人需要去香港打官司,聘請香港律師,我還要親自去香港處理,需要大量的金錢和精力。
8.重大疾病保險的風險
香港保險的重疾險必須在三甲醫院治療,才能理賠。
9.保險公司的破產風險
如果在香港買保險,壹旦保險公司破產,投保人很可能血本無歸。但為了解決投保人的後顧之憂,現行香港保險法律法規對此也有規定,即保險公司因償付能力不足依法破產後,由有關部門進行清算,投保人可以通過債權登記獲得壹定的賠償。
有壹個“香港保險Q & amp;“我推薦妳去看壹看。我挑了以下兩點,希望能幫到妳。
有哪些法律保護購買「香港保險」的消費者?
據介紹,除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外,還有壹個非政府組織的自律機構——香港保險理賠投訴局,負責執行自律監管計劃,為保單持有人或其受益人提供有效的免費渠道,協調理賠糾紛。
與普通香港網站提供英文和繁體中文頁面不同,保險理賠投訴局主頁還設置了“簡體中文”頁面,供內地網民查看。而且,鑒於內地人的保單越來越多,自5月1,2013日起,保險理賠投訴局將處理理賠投訴的服務範圍擴展至非香港居民,內地居民也可享受同樣的服務。如有爭議,可選擇向香港保險理賠投訴局提出索賠。委員會做出裁決後,保險公司無權上訴。如果投訴人不滿意,可以另行起訴。
與內地保險業只對違規行為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相比,香港在1983頒布的《保險公司條例》基礎上,對保險違規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違反誠信,非法經營都是犯罪,要追究刑事責任。向保險監管部門提交虛假材料者,除罰款20萬元外,還可監禁兩年。
有業內人士指出,保險理賠投訴局本質上是由各家保險公司組成,他們的“誠意”更多是為了讓投保人放心,也是為了促進香港保險業的繁榮。
中國內地居民在香港買保險能否得到法律保護?如果有糾紛,法律在哪裏?
人民大學財經學院保險系副主任胡波:內地居民在香港買保險可以得到保障。如有爭議,應適用香港法律。
事實上,幾天前,保監會就公布了關於進壹步支持深圳前海開發開放的八條意見,並提到將在前海積極探索推進深港保險壹體化,使今後在前海合法購買香港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成為可能。不過具體細節還沒出來。
以前香港保險公司去內地開展業務,銷售保險產品。這種保單被稱為地下保單,通俗地說就是“水貨”。這是不受保護的,因為保險法規定,在中國內地銷售保險產品和提供保險服務,必須獲得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