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16年2月28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與伊拉克軍隊在海灣地區打了壹場現代高科技戰爭。這場戰爭是持續了五個半月的海灣危機惡性發展的結果,而海灣危機的火種是由伊拉克侵吞科威特點燃的。
1990年8月2日,位於海灣頂端的伊拉克出動65438+萬軍隊,在9個小時內占領了南部鄰國科威特,並將科威特劃分為其19省。這壹侵略行為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美國迅速應對入侵伊拉克,固然是出於維護美國在整個中東地區利益和控制那裏石油資源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企圖通過海灣戰爭確立美國“建立冷戰後世界新秩序”的主導地位。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6天,也就是8月7日,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針對伊拉克的“沙漠之盾”行動計劃,下令美軍進駐沙特,開始組建多國部隊。
8月8日,首批調往中東的美軍包括第82空降師1旅、2個中隊的F-15戰鬥機和壹個海軍陸戰隊。到6月165438+10月10,抵達海灣的美國陸、海、空軍人數已達23萬。與此同時,美國也向海灣運送了最新的武器。13年8月後,英國、比利時、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意大利、蘇聯、孟加拉國等阿拉伯國家,以及埃及、摩洛哥、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也加入了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在強大的多國部隊、聯合國實施的經濟制裁以及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海上封鎖的壓力下,伊拉克已經成為壹個孤島。
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出人意料地豎起了“人質盾牌”,以應對美國的“沙漠盾牌”和聯合國安排的經濟制裁。8月18日,伊拉克宣布將集結美國、法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德國的數千名外交官、僑民和遊客,轉移到空軍基地、煉油廠和飲用水凈化廠等軍事設施和經濟目標區。如果美國和多國部隊發動襲擊,那麽這幾千名人質將是第壹批受害者。伊拉克試圖以人質為條件迫使美國放棄進攻並撤軍,至少達到屏蔽本國軍隊進入全面戰爭狀態的目的。為了避免戰爭的爆發,國際社會進行了密集的斡旋。從8月3日到10月28日的幾個月裏,聯合國安理會接連通過11號決議,企圖迫使伊拉克讓步。然而,薩達姆譴責所有安理會決議都是非法的,指責它們是在美國的壓力下通過的,並聲稱要對海灣地區的外國軍事力量的存在發動“聖戰”。165438+10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678號決議。要求伊拉克在1991 1 15之前從科威特撤軍,否則授權聯合國會員國使用壹切必要手段維護和執行安理會有關決議。這壹最後通牒式的決議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伊拉克頑固不化的憤怒,為美國發動海灣戰爭提供了法律依據。
自聯合國678號決議通過以來,國際社會希望在多國部隊發動攻擊的最後期限65438+10月13之前找到和平解決海灣危機的辦法。165438+10月30日,美國提出第壹個和平建議,邀請伊拉克與其直接舉行高層會談,企圖不戰而屈人之兵。即使談判失敗,也贏得了政治主動權。伊拉克表示有條件地接受美國的建議,願意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談判,並於65438年2月7日釋放了所有被扣押的西方人質。但由於美國和伊朗在會晤時間上存在分歧,會談前景暗淡,雙方加緊準備。隨後,國際社會爭取和平解決的活動再次變得頻繁和緊張。從65438+2月4日到1991 65438+10月5日,約旦國王侯賽因穿梭於巴格達和歐洲之間,推動雙方對話。阿爾及利亞總統沙德利出訪歐洲和中東斡旋;南斯拉夫代表不結盟運動去巴格達斡旋;伊朗、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在伊斯蘭堡會晤,緊急呼籲雙方進行和平談判。法國再次提出了解決海灣危機的和平計劃。然而,所有這些努力都未能改變伊拉克拒絕從科威特撤軍的立場。由於各方的努力,美國和伊拉克最終同意於65438年10月7日至9日在第三國瑞士舉行直接會談。9日,會談如期在日內瓦舉行。雙方在是否從科威特撤軍問題上僵持不下,長達36個小時的會談不歡而散。65438+10月13日,聯合國秘書長德庫埃拉爾飛往伊拉克,做最後的和平努力,還是失敗了。
1991年1月17年,海灣戰爭終於爆發。海灣戰爭的壹方幾乎是包括壹個超級大國及其主要盟國在內的整個西方國家,另壹方是壹個中等的第三世界國家。實力懸殊。戰前,多國部隊在海灣地區部署了72萬人(其中美軍53.7萬人)、3500輛坦克和2800架作戰飛機,包括56架F-117A隱形飛機和42架B-52戰略轟炸機,以及247艘各型艦艇,包括6艘配備戰斧的航空母艦。美、英、法等國將其高科技電子設備和最先進的毀滅性常規武器聚集在海灣地區,使其成為高科技和尖端武器的試驗場。伊拉克在科威特戰區駐軍54萬人,包括約4000輛坦克、750架作戰飛機和70艘艦船,並在科威特與沙特、伊拉克與沙特邊境構築了長達240公裏的“薩達姆防線”。隨著美軍向中東進軍,中東上空調動了十幾顆原本針對蘇聯的太空偵察衛星,建立了準確、適用、及時、逼真的偵察監視體系,可以控制整個戰區,信息傳播廣泛,信息通道傳輸暢通。開戰前5小時,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了強電子幹擾。美軍的發射機用同樣的頻率發出更強的無線電波,使伊拉克的通訊瀕臨中斷。伊拉克雷達屏幕要麽是白色的,要麽顯示虛假目標,因此很難發現來襲飛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多國部隊於199117當地時間淩晨2點40分開始了海灣戰爭的空襲階段。
停泊在海灣地區的美國軍艦向伊拉克的防空陣地和雷達基地發射了100多枚艦對地戰斧巡航導彈。隨後從沙特阿拉伯、巴林和美國航母上起飛的數百架飛機依次轟炸了伊拉克和科威特的60多個軍事目標。戰爭的第壹天,多國部隊出動了1000多架次。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利用高科技優勢,實行“先炸後攻”的戰略方針。第壹步是轟炸伊拉克後方的戰略目標,第二步是轟炸伊軍的前沿陣地。經過兩周多的狂轟濫炸,多國部隊基本掌握了制空權。
面對多國部隊的強大攻勢,伊拉克采取了躲、擾、拖的政策。首先,大量的導彈、飛機、重武器都藏在掩體裏,還設置了壹些假目標吸引美軍轟炸。其次,用飛毛腿導彈打擊以色列,企圖把這場戰爭變成阿拉伯人與美以之間的戰爭,盡快把多國部隊拖入地面,發揮自身優勢。伊拉克低估了多國部隊的空襲能力。近65438+萬架飛機的狂轟濫炸持續了38天。伊拉克軍力被嚴重削弱,壹線部隊損失50%,二三線部隊損失25%,1400輛坦克、1200門火炮、800多輛裝甲車和所有防空雷達被毀。伊拉克發射的飛毛腿導彈90%被美軍的愛國者地對空導彈擊毀,其通過攻擊以色列轉移戰爭目標的計劃也被放棄,成批轉移到伊朗的飛機被伊朗扣留。
此時,多國部隊認為伊軍已喪失整體作戰能力,準備發動地面進攻。19年2月,蘇聯提出四項和平建議,呼籲美國推遲地面進攻。22日,伊拉克撤軍計劃進壹步提出。美國不想把中東政治牌交給蘇聯,也不想讓反伊聯盟分裂,所以擱置了蘇聯的方案,提出了伊拉克撤軍的期限?格林威治時間23日17。伊拉克只宣布接受蘇聯的計劃,沒有對美國的條件發表聲明。
1991 2月24日淩晨4點,也就是美國最後通牒的最後期限過後8小時,多國部隊利用空襲階段的作戰效果,對伊拉克軍隊發動了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海陸空立體地面進攻。多國部隊兵分四路,1路從海上向科威特東部實施兩棲登陸;第二條和第三條公路從陸地穿越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邊界,進入科威特境內;第四路從沙特穿越邊境進入伊拉克,繞過幼發拉底河,切斷了伊拉克軍隊的退路。另外,在伊拉克後面進行了跳傘。在多國部隊的猛烈攻勢下,伊拉克的“薩達姆防線”很快被攻破。多國部隊采取“從東向西轉移”的戰術,始終擺出從東向西進攻科威特的架勢,但又秘密將大量兵力調往沙特西部邊境。這些部隊從西線出其不意地進攻伊拉克南部,繞過伊拉克的後路,與從南面進攻科威特的部隊形成對伊拉克軍隊的南北夾擊。伊軍因空襲損失慘重,早已斷糧嚴重缺水,因此抵抗能力極其薄弱,數萬官兵面臨被圍剿的危險。
26日,伊拉克正式通知聯合國安理會,將無條件從科威特撤軍。27日,伊拉克軍隊全部撤出科威特。28日,美國總統布什宣布停戰。至此,空襲38天後的海灣戰爭,以伊軍100小時地面戰的慘敗而告終。在這場戰爭中,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戰區的43個陸軍師中,有36 ~ 38個師喪失戰鬥力,傷亡和俘虜1.8萬余人,坦克3800余輛,火炮2900余門,作戰飛機324架(其中被伊朗扣留的1.09架),87%的艦艇被摧毀或嚴重受損。這場戰爭的直接損失達2000多億美元。近3900名美英軍隊陣亡或被俘,35輛坦克和63架飛機損失,美國花費600億美元。參戰的其他國家軍隊略有損失。海灣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繼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之後的第三次大規模局部戰爭。美國在前兩場戰爭中慘敗,而這場戰爭最終因為多國部隊的支持和配合而大獲全勝。
這場戰爭是迄今為止最現代化的壹場戰爭。由於大量使用最先進的現代高科技武器裝備,給戰爭帶來了快節奏、高強度、強立體化的特點。它將對國際形勢和現代世界軍事藝術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要看到,這場戰爭是在國際條件、特殊地理條件和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發動的,其經驗教訓的局限性也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