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又有詩歌天賦
與李白、杜甫不同,白居易沒有經歷唐代開元的繁華。對他來說,“回想當年開元全盛時期,壹個小城還有幾千戶人家”應該只有從父母那裏聽說過。
772年,唐代宗安史之亂後七年,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此時,壹直為人們所稱道的唐朝盛世,在近十年軍事革命的破壞下已經壹去不復返,隨之而來的是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政,百姓流離失所,生活貧困。
白居易出生於書香門第,其父白當過幾任地方官。他清正廉明,過著普通官員的生活。白居易十壹二歲時,正趕上軍閥李割據河南十余州,違抗朝廷命令。白因勸說徐州刺史李延掙脫平陸使李娜的羈絆,服從中央而立下功勞,被提拔為徐州刺史侍郎。看到北方的戰爭還會繼續,他決定把兒子送到南方避難。就這樣,尚未成年的白居易過著從北到南奔波的生活。這段痛苦的經歷對他後來成為了解人民疾苦、關心人民生活的現實主義詩人有很大影響。他在壹首詩中寫道:“壹年難饑,兄弟姐妹東奔西走。我的田地和花園被戰爭毀壞了,我自己的血肉成了街上的渣滓。”對人民生活的艱辛充滿同情和悲傷。
白居易很早就開始詩歌創作,水平很高。據說有這樣壹個故事:十六歲,白居易到了唐朝的都城長安。有壹次,他帶著自己的詩去拜訪著名詩人顧況。顧況自傲,不在乎別人的作品,尤其是看到16歲的白居易。他看到卷軸上有“白居易”幾個字,就開玩笑說:白居易?妳知道長安大米貴,白活不容易嗎?但當他打開手稿時,他立即被許多感人的詩歌所感動,尤其是當他讀到“漫無邊際的草在平原上,隨著每壹個季節來來去去。野火不能燒盡它,春風的吹拂可以使它復活。野草野花遍布古道,陽光下的草地盡頭是妳的旅途。啊,親王的朋友,妳又走了,我聽他們嘆著氣追妳”這首《傅顧曹苑送別》,就更加驚訝,連連吟誦,十分贊賞。然後我又改口說:寫這麽好的詩,住在長安,不難。
這首詩至今仍被人們傳誦。春草生命力頑強,即使野火肆虐,也無可奈何。詩中描寫了大自然的虛實,同時又聯系到人要像野草壹樣頑強,不怕吃苦,要頑強地生存下去。應該說,這是白居易流浪生活後的感悟和感嘆,真摯而富有韻味,也體現了詩人白居易的才華和詩歌造詣。
住在長安真的很貴。當時白居易還沒有當官,生活的壓力讓他覺得很艱難。大約兩三年後,白居易從長安回到家鄉。回國的白居易並沒有因為自己取得的壹些成績而沾沾自喜,躊躇滿誌。他的誌向是成為壹個有真才實學的人。所以,他更加努力地學習。後來他回憶自己的學習時光時說:白天讀賦,晚上讀詩,天天在書案上練字,手肘都起老繭了。
白居易為了走科舉之路,刻苦讀書。在當時,通過科舉取得功名是讀書人最好的出路。799年,德宗貞元十五年,28歲的白居易結識了雲軒觀察員崔琰。崔琰很賞識他,選他去考試。白居易沒有辜負崔琰的希望,第二年就是第四個進士。當時能考上進士是莫大的榮幸。此時,白居易雖已29歲,卻是考中進士的17人中最年輕的。於是有了“古恩塔題寫爵位,十七人中最年輕”的詩句。按照慣例,唐代通過考試的人要在慈恩寺寶塔(大雁塔)上題名,以示榮耀。
四年後,白居易參加吏部考試,名列第壹。他被任命為刺史省(古代中央政府負責書籍的官方機構)的學校簿記員。這個職位負責管理國家的圖書,而且級別比較低,沒有施展抱負和才能的機會,這讓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白居易相當不開心。也是官考,元稹被任命為秘書郎。白元的深厚友誼從此開始,並傳為佳話。
當了學校的記賬員,他也進入了官場。然而,白居易看到的卻是官場中名利雙收、互相排斥、任人唯親的不堪壹幕。有壹次,他憤慨地說:“長安不過是壹個名利雙收的名利場,雞犬不寧。“這對壹個初入官場又有遠大理想的人來說,是壹個打擊,也是壹個刺激。
憲宗元、元稹初,白居易、元稹要做壹個規劃。他們兩人“閉門數月,揣摩當代事”,把自己的想法寫成文字,最終成為《策林》七十五篇。我們今天提到白居易,更多的是在說他的詩。其實他的政治思想也很有見地。他看到國家事務中的腐敗,認為要使國家政治明朗,就必須廣而告之,這樣才能觸及民情。因此,他對周代的詩吏制度推崇備至,認為這是“上下和諧,內外討好”的必由之路。此外,白居易認為,國家的衰弱、政治的腐敗、人民的貧困,歸根結底是統治集團的頹廢、鋪張浪費和戰亂不斷造成的。因此,他提出了“厲行節約、平衡貧富、禁止兼並、止賊退讓”的思想,並提出了壹系列具體措施。應該說,白居易對當時形勢的分析是正確的、全面的。他雖然不是高官,但實際上是從國家利益和民生角度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白居易寫的《白香山詩集》
關心百姓疾苦,敢於直言。
憲宗元元年(806),白居易參加科舉考試。他指出,要安撫民眾,就要減少稅收,盜賊是否存在取決於官員的素質。這些話,切中要害,很有見地。但這也觸動了官員的傷疤,這是考官不願意看到的,於是他們給了白居易壹個小官職——甄(ZH非烏治,今陜西周至)縣尉,理由是他太口無遮攔。
縣尉和縣丞都是縣令的輔佐官,主管治安和抓賊。當然這不是白居易想做的位置,所以有“壹為驅官,塵埃不開”的感嘆。但縣尉的職位讓白居易有了更多接觸農民的機會,也讓他更深刻地體會到了農民的疾苦。因此,他的作品中出現了許多勞動人民的形象,同時他也揭露和譴責了當時統治者的奢侈浪費。其中有壹首人們耳熟能詳的詩,就是《看割麥》。“田家閑的少,五月人忙壹倍。”我壹上來就描述農民在地裏辛勤勞作的場景。然後,還有更慘的壹幕:“又是壹個可憐的女人,身邊抱著壹個孩子。右手抓耳,左臂掛筐。聽著他關心的話語,聽著很難過。我家的稅都沒了,我可以拿這個充饑。”原來,窮女人家割的麥子已經全部用來交稅了,現在只能靠撿壹些麥穗勉強維持生計。這壹幕,不能和《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相提並論。當時政府不顧百姓死活,壹味要求征收。最後詩人感嘆:“我今天立了什麽功德?我沒幹過農桑。陸離有三百石,八歲就有余糧。私底下看這個都覺得丟人,每天都忘不了。”白居易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立場而逃避現實。他把農民的艱辛和自己生活的富足作了鮮明的對比,並為此感到慚愧,這是他愛民重農思想的體現。其實縣尉的工資並不高。白居易這裏其實有壹個暗比,就是北京那些達官貴人,不確定比自己工資高多少。他們只知道過奢侈的生活,不顧人民的溫飽。這是官員的失職,甚至是罪過。白居易詩歌中的現實主義元素在這裏得到了體現。
這個地方離馬尾坡不遠。說到馬壹婆,人們會想到“安史之亂”、唐玄宗和楊貴妃。這裏就是楊貴妃上吊的地方。有壹次,縣尉白居易和好友陳洪、王誌富到馬尾坡附近的仙遊寺遊玩,談起李隆基和楊貴妃,引起許多感觸。壹個朋友勸白居易把這個故事寫成壹首敘事長詩,於是有了長恨歌。這首詩,壹方面體現了詩人對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悲劇的同情,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段歷史,讓後人知道君主不思國事的結局,並以此為戒。
元和二年(807年)秋,白居易被召回長安,成為翰林學士(負責為皇帝起草詔書)。次年五月,由左士毅接任。就這樣開始了他三年的諫官生涯。拾遺是壹個訓誡官。雖然職位不高,但他有權利和機會批評國家大事,向皇帝陳述自己的觀點。對於想有所作為的白居易來說,得到這個辦公室自然是很開心的。而且,他還表達了對這份工作的重視和盡力而為的決心:“自從我被任命為官員以來,我只吃了十幾天的飯,沒有壹點味道,也沒有壹點睡眠,只想著身體來回答我特別的寵愛。”
果然,白居易沒有違背自己的初衷。在任時,他敢於進諫,敢於直言政治得失,敢於發表意見。他呼籲在江淮免除賦稅,以拯救水深火熱中的災民,還呼籲釋放宮人,以減少宮廷開支。有壹次,憲宗讓寵臣廁神軍中副將吐槽程翠,帶兵討伐王承宗的叛亂。當時的宦官因為皇帝的寵愛,專橫跋扈,甚至把持朝政。如果再讓宦官帶兵,他們的潛在火焰會更加囂張。所以白居易寫了壹封信反對,言辭非常激烈。他甚至當面和皇帝爭辯,大聲說:“妳錯了!”憲宗大怒,對大臣姜立說:“白居易是我提拔的,敢如此放肆,實在令人難以忍受。”由於姜立的調解,白居易沒有受到懲罰。在他的詩中,也表達了他的剛正不阿:“最寶貴的東西都有它的本性,它是精細而正義的。雖然它能在壹英寸內折斷,但它不能使它繞著手指彎曲轉動。希望它能讓誠實的人快些會,會用它來砍掉奸臣的頭。我不願報小怨,深更半夜自刺。”
這期間,又發生了壹件事,就是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監察禦史貶為江陵府狀元曹駿。原因是元稹在提建議的時候沒有避開權力,所以被有權力的人討厭。白居易氣得冒著生命危險寫了三遍。他在朗誦中列舉了很多誣陷元稹權貴和宦官的罪過。當然,白居易沒能救出元稹,但他寫出了寓言詩《何大嘴烏》。詩人用大嘴烏來代表狡猾的達官貴人,用鸚鵡來代表忠厚直言的諫官。大嘴烏因為擅長作弊而成功,但鸚鵡卻因為出言不遜而獲罪。詩人在這裏表達了對不合理的社會現實的不滿,進壹步體現了他的正義感。
三年諫官,也是白居易創作的黃金時期。他最受歡迎的寓言詩(包括新樂府和秦中吟的五十首詩)就是在這個時候寫的。他還提出了自己的創作原則:“文章要寫得合時,歌詩要寫得物。”把詩歌看作是當時社會面貌的反映,直接為當時的政治服務。
《新樂府》中最著名的壹首詩是《賣炭翁》。這首詩是在揭露“宮史”的罪行。當時政府負責從民間購買朝廷所需的生活用品。德宗貞元末年,改由宦官直接辦理。數百人經常被派往繁忙的街區。他們看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就稱之為“宮市”,隨意出壹點價錢,還要主人送到宮裏,向他們勒索“門戶錢”和“腳價”。這種弊端給商人和手工業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詩中的燒炭翁,滿臉塵土煙火,鬢角斑白,手指發黑,辛辛苦苦燒了壹車炭。他想賣個好價錢維持生活,卻碰上了負責采購的“宮市”,“半馬紅紗滿絲,直奔牛頭。”這是多麽無恥的行為。在這裏,詩人揭露和批判了他們的搶劫和罪惡。
此外,還有揭露統治者奢侈浮華生活的詩詞,如《紅毯》、《買花》等。紅毯是宣州(今安徽宣城)出產的壹種紅色柔軟的錦毯,用珍貴的絲線編織而成。宣州太守為了討皇帝歡心,每年都強迫百姓為朝廷織紅地毯。末了詩人指責太守說:“宣城太守知不知道?壹尺地毯,壹千兩絲綢。不知道冷的人要不要暖和,少帶點衣服,做地衣。”百姓沒有保暖,卻還在為官盲目盤剝,階級矛盾不斷尖銳,也是可想而知的。
白居易的諷諭詩題材廣泛,直面社會現實,揭露統治者黑暗醜惡的壹面,以喚起輿論,推動政治改革。然而,這種做法遭到了有權有勢的人的痛恨。
這位九江官員。我的藍色袖子濕了
憲宗元和五年(810),白居易作為左撇子的任期屆滿。當他是壹名諫官時,他坦率直言,得罪了許多達官貴人,許多人視他為眼中釘。於是找了個借口把他調到北京招撫參軍。這是天上掉餡餅,天上掉餡餅。其實就是把他開除出最近的大臣行列,剝奪他的諫權。次年,白居易母親去世,他只好孝順三年。所以,白居易壹家住在渭河北岸的壹個小村莊裏。
治喪期間,白居易經常與農民交往,因此對民間疾苦有了更多的了解。在這段時間裏,他的生活很貧困,他失去了他的工資。他只靠幾個朋友時不時寄些錢和東西養家糊口。然而,他的心情是愉快的。在朝鮮,他感受到了相互欺詐、相互排斥、相互陷害的冷酷無情。在這裏,他接觸到勤勞樸實的勞動者,讓他松了壹口氣,也享受到了這裏的“人情味”,於是寫下了壹首詩:“老老少少相識已久。”
三年過去了,白居易面臨著未來的選擇。他應該退休還是重新從政?白居易選擇了後者,因為他還是想盡力而為,有所作為。
元和九年(814),白居易再次進入長安。他的官職是左善贊博士,是專門陪太子讀書的閑職官員。皇帝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不要過問政事,做好“民政”。這與白居易的初衷不符。更不幸的是,第二年(815),壹場風暴襲擊了他。當時,平陸節度使李石道秘密派人刺殺了宰相吳並刺死了刑部侍郎裴度。白居易認為這是國家的奇恥大辱,不能容忍這種謀反行為,於是憤然上書,要求殺死刺客。當時權貴們已經對白居易直言不諱的觀點懷恨在心。這壹次,他們抓住機會,以白居易不是諫官,逾越了自己的崗位,寫了壹封不符合法制的信為借口,攻擊白居易。最終,白居易被壹紙命令貶為江州司馬。到了唐朝,司馬這個職位沒有實權,只是留給被貶官員的壹個名號。
到江州後不久,白居易給老友元稹寫了壹封長信,是《九書同袁》。在信中,白居易對自己幾十年的創作活動和文學思想做了總結。白居易認為文學是反映社會現實的工具。他列舉了壹些古代民歌,認為文學從壹開始就根植於社會現實生活。文學的價值在於能夠真實地反映社會的面貌,幫助人們清晰地認識社會問題。因此,他反對“嘲雪弄花弄草”的形式主義作品,強調文學要為社會的改良服務。
此外,白居易還談到了詩歌的特點,認為詩歌不是用理論說服人,而是用深厚的情感感染人。他舉例說,詩如果樹,情感為根,語言為苗葉,韻為花,意為果。沒有感情的詩歌是沒有根的果樹,是沒有生命的。壹首好詩應該是思想感情和語言藝術的綜合,其中思想感情尤為重要,這是壹首詩的生命和價值。他還特別欣賞《詩經》,認為其中有許多描寫人民生活、表達人民思想和願望的優秀民歌。它的可貴之處在於它直接反映了人們的疾苦,表達了人們的愛恨情仇。
白居易的這些文學理論和詩學理論具有進步意義。他的詩歌不僅有感情,而且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現實,因此他成為中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江州司馬仁,他寫了壹首長詩《琵琶行》。如果了解詩人的經歷和處境,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江州司馬”指的就是詩人本人。這首詩也對後來的古典歌劇產生了影響。元代戲劇家馬致遠根據這首詩寫出了劇本《衫淚》,清代學者、戲劇家蔣士銓也根據這首詩寫出了劇本《秋色四弦》。時至今日,這首詩中的壹些名句,如“然而在她向我們走來之前,我們叫了壹千遍,催促了壹千遍,她仍然把她的半張臉藏在她的吉他後面不讓我們看見”,“哼唱著,低聲說著——然後混合在壹起,就像把大大小小的珍珠倒進壹個玉盤裏”,“進入悲傷的深度和悲傷的隱蔽,在沈默中訴說的比在聲音中訴說的還要多”,“我們都不快樂——直到天空的盡頭,我們相遇了”。我們理解。熟人有什麽關系?”,至今仍被人們傳誦。
元和十三年(818)十二月,白居易得詔,由江州司馬升為中州(治今重慶忠縣)刺史。白居易上臺後,盡力減少徭役稅,親自指導人民開墾荒地,發展生產,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
元和十五年(820),唐憲宗去世,穆宗繼位,白居易被召回長安。這壹次,年近50的他依然躊躇滿誌,想要擔當起治理國家的重任。誰知道,穆宗召回他主要是因為他看中了他的文學才華,而不是他的政治才華。白居易幾次寫得失,都被穆宗拒絕。面對這種情況,白居易有點沮喪。他想,與其這麽平庸,不如做個地方官,為老百姓做點事。
穆宗長慶二年(822),白居易被調任杭州刺史。在這裏,他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比如疏通水道,解決居民生活用水困難,修堤防,引湖水灌溉田地等等。長慶四年,白居易刺史任期屆滿,調任洛陽。臨行前,杭州人紛紛出門送行,表達依依不舍之情。
到洛陽後不久,宗保歷元年(825年),白居易接到了去蘇州當刺史的命令。所以他又去了南方。他在蘇州上任時,仍不忘民間疾苦,兢兢業業地工作。但由於身體原因,他主動申請辭職,並被批準。他在離開蘇州時,寫下了《送別蘇州》這首詩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廣大蘇州人在常州城裏是陰郁的。來羞蓮花糟蹋命,去羞無能。藍紫要當官,白白上市。壹會兒拜水,壹會兒隨船十裏。筵未收,征不能止。稍隔煙樹,猶可聞絲竹聲。望著烏丘路,我在水閣上沈思。我很高興回到我的家鄉。我能去縣裏不留情嗎?”
此後,白居易數次做官,直到武宗會昌二年(842),七十壹歲才正式辭官。會昌四年(844),白居易居洛陽。此時的生活悠閑自在,但他依然沒有忘記人民的疾苦,於是投入其中,為人民做了壹件大事。當時洛陽龍門灘南部有所謂的“八戒灘”和“九橋石”。許多天然石灘阻礙了船只的通行,所以船夫們不得不赤腳去推船。當地政府為了享樂向船民勒索稅收,卻忽視了人民的利益。為此白居易自己出資,挖龍門石灘,解決了船工的困難。
次年,白居易在洛陽與六位年過七旬的朋友組織了“七老會”,後又增加了兩位,史稱“九老圖”。他們以酒為貢,高談闊論,成為詩人中的佳話。後人也有畫家根據這壹題材畫出了《香山九舊圖》。又過了壹年(846年),白居易生病,不久去世,享年75歲。
白居易壹生經歷了八個皇帝,唐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景宗、文宗、武宗,七十五歲高齡,在當時算是很長壽了。他不僅是壹個詩人,更是壹個有抱負、勤政愛民的官員。可惜在錯誤的時間,白居易的才華沒有得到充分的施展,他的政治理想沒有實現。但他從不放棄原則和立場,不與權貴勾結,壹有機會(作為地方官員)就為人民謀利益,從而贏得了人民的贊譽。他的詩歌作品貼近生活,反映社會現實,對後世影響深遠,他本人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