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本條是關於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和社會化服務的規定。
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涉及兩個方面:有機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為農民提供的農機作業服務;農機服務組織為有機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提供農業機械示範推廣、實用技術培訓、維修、信息、中介等社會化服務。中國人多地少,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民生活水平不高。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不可能讓所有農民都擁有農業機械。其實這是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如果每個家庭都擁有相對完整的農業機械,而農業機械作業量較小,則必然導致閑置浪費和作業效率差,其後果必然影響農民的積極性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中國也是壹個農業大國。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改革和發展,小城鎮建設的加快,土地使用權的合理轉讓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壹些農民離開了土地或離開土地從事非農業生產和經營,而另壹些農民則專門從事農業生產和經營。在這壹發展過程中,農機化服務市場發生了新的變化。在農機作業服務方面,目前市場需求旺盛,供不應求,但服務項目較少,仍處於起步階段。主要有跨區域收獲小麥和水稻的聯合收割機,以及機械耕作和機械播種服務。據統計,截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農機作業服務組織3082萬戶,其中農機戶3055萬戶,占農村農民總數的12.4%。在農機戶中,專業農機戶有360萬戶,占全部農機戶的11.8%。全國從事農機作業的服務人員達3686萬人。在農機服務方面,為有機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提供的服務存在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農機企業規模小,售後服務跟不上;農機服務網絡不健全不規範,有機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外出務工,出現問題得不到及時救助。解決這些問題,客觀上要求優化服務結構,規範服務市場,在信息供應、油料供應、農機維修、農機手培訓等方面實行社會化服務,形成多層次的農機服務體系。因此,從總體上看,農業機械化服務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需要進壹步發展。發展農業機械化服務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方向,是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良好途徑,是我國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黨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機械化服務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推進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必將對農業機械化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第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機械服務組織。例如,鼓勵發展多種經濟結構和經營形式的農機管理服務組織,促進機械、資本、技術和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鼓勵發展農機合作社、機械租賃公司、中介服務組織、農機專業協會、專業服務公司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形成多元經濟,搞活農機服務市場;鼓勵發展農機專業戶,培育其經營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其在農機作業服務市場中的主體作用;鼓勵和引導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從事農業機械化服務。在支持方面,應采取積極的財稅措施,如增加財政投入、稅收優惠和貸款貼息等。通過鼓勵和支持,不斷完善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形成以縣為中心、鄉鎮為骨幹、村為基礎、多種經濟組織參與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網絡,為農業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
二、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信息網絡建設。農業機械化信息網絡建設是壹項公益事業,各級政府有義務推動。當前,農機化信息網絡建設滯後、覆蓋面不廣是影響農機服務社會化的重要因素之壹。例如,在農忙季節,由於農機專業戶、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戶的供求信息不暢通,往往導致部分地區出現農機要麽供大於求、要麽供不應求的現象,有機戶賺錢難,無機戶需求得不到滿足,農機作業市場秩序往往比較混亂。推進農機化信息網絡建設,意味著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組織可以方便、及時地從農機化信息網絡上了解農機服務市場的需求信息,合理配置資源,引導農機服務參與者有序流動,創造經營效益,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民的需求。推進農業機械化信息網絡建設包括三個環節:壹是做好農業機械化信息網絡建設規劃;二是加強農業機械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配備必要的信息設備,通過中國農業機械化信息網建立農業機械化信息平臺,實現全國聯網;三是做好信息收集、加工和發布。
三是完善農機化服務體系,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開展農機服務。明確了農機服務組織可以根據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需求,提供農業機械示範推廣、實用技術培訓、維修、信息、中介等社會化服務。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需求決定了農機的服務內容。市場需要什麽,它就能提供相應的服務。當前,建立健全農機化服務體系,要著力解決社會化服務問題,建立健全農機銷售市場、作業市場和維修市場。有必要借鑒國外農機服務的先進經驗,明確農機服務組織的責任和義務,樹立誠信服務的公信力。特別是要引導農機企業做好服務,將產品銷售與農機示範推廣、實用技術培訓、維修、信息、中介等社會化服務有機銜接,解決農機企業生產、銷售、售後脫節的現狀。要鼓勵農機合作服務組織和中介組織開展多元化經營,與農機企業建立代理關系,共同提供好服務。同時,要清理整頓農機維修服務市場,規範個體農機維修行為,建立農機企業、基層服務組織和個體服務的立體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