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環境汙染中國是壹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壹個農業大國和發展中國家。在發展工業和城市的過程中,伴隨著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水、土壤和大氣中的汙染物通過生物鏈最終存在於餐桌上的食品中,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治理環境汙染涉及城市規劃、產業結構、科技水平等諸多因素,甚至在壹些地方與財政、勞動就業等產生沖突。1.2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是影響農產品安全的主要風險因素。壹方面,國外不斷以此為“綠色壁壘”限制我國農產品出口;另壹方面,中國繼續生產、銷售和使用劇毒農藥。據了解,中國只能在2004年至2007年分三個階段減少五種劇毒農藥(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酰胺)的使用。壹方面,低毒農藥、生態農藥研發落後,農藥產業結構單壹;另壹方面,高毒農藥效果明顯,農民從經濟效益角度出發,傾向於使用高毒農藥。1.3中小企業的社會影響力食品產業的優化升級,引領企業走上“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的道路,是我國食品安全的主要發展目標之壹。但目前來看,中小企業仍占多數,這與我國行業整體發展水平是壹致的。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企業壹下子達到發達國家/地區食品工業的發展水平。地區和企業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食品安全發展水平不協調。而且,發達的中小企業不僅直接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還促進了大量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再就業機會,尤其是對低技能工人而言。因此,中小食品企業在維護社會穩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時其地位不容忽視。1.4不良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與食源性疾病密切相關。例如,隨著日本飲食文化的傳入,“生魚片”等食品越來越受歡迎。然而,這種食用動物生食的方式並不完全符合中國的國情。事實上,食用養殖淡水魚加工的生魚在壹定程度上導致我省珠三角地區寄生蟲病高發。此外,食用野生動植物可以說是壹種壞習慣。非典之後,這種壞習慣得到了改善,但並沒有消除。1.5法律制度和市場機制另壹種影響食品安全的特別嚴重的行為是使用非食品物質制售假冒偽劣食品,必須嚴厲打擊。然而,不時發生的“瘦肉精”、“蘇丹紅”、“孔雀石綠”事件均涉及故意使用違禁物質生產加工食品,反映出我國食品安全立法和執法存在漏洞,不能完全適應我國食品安全發展的需要。中國食品工業的發展水平也與市場環境有關。企業信用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壹個成熟的市場競爭機制可以起到優勝劣汰的作用。質量和服務水平的競爭應該是競爭的核心,其次是價格競爭。然而,許多中小企業在技術含量低、質量和衛生水平不穩定的情況下仍能獲得生存空間。這壹現象表明市場消費結構嚴重分化,低消費群體對中小企業發展起到支撐作用。在這種無序的競爭環境下,企業信用體系根本無法建立。中小企業關註短期利益,而忽視食品安全是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1.6社會保障能力如上所述,中國存在壹個巨大的低消費市場,而價格競爭手段在這壹特定消費市場競爭中處於絕對優勢。壹般來說,這個低消費群體分散在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學校和工礦企業周圍。由於有限的勞動服務支付能力和不必要的社會保障,這壹低消費群體已成為假冒和不安全食品的主要受害者。在現實條件下,食品安全、消費能力和運營成本之間存在很大矛盾。這壹矛盾的解決需要通過發展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來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說,隨著貧困的消除,食品安全將會有壹個很大的飛躍。1.7食品安全教育薄弱食品安全教育薄弱也是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重要原因。壹方面,食品行業從業人員容易做出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高危操作行為;另壹方面,消費者不清楚如何科學合理地選擇和處理食品。事實上,每個家庭在制作自己的食物時也應遵守良好的食品操作程序,例如世界衛生組織向食品生產者推薦的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預防指南,即安全制備食品的“十條黃金規則”。這些簡單易行的食品操作要求知識還沒有普及。1.8技術性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中,發達國家往往根據WTO/SPS關於保護人類生命安全和健康協議的規定,以食品安全為由制定嚴格甚至苛刻的技術標準,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在執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應用風險管理,我們還必須考慮國家利益問題。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食品安全問題作為純粹的技術問題來解決。2解決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對策面對當前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我國頒布了壹系列政策法規,采取了多項措施保障食品安全。同時,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衛生部門也加強了對生產企業和市場生產的食品的監督抽查。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形成了重視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取得了許多階段性成果。總的來說,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進壹步解決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2.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素質。壹是開展全民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利用壹切媒體宣傳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和科學種植養殖知識;二是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加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使人們珍惜我們的環境,使每個人在做任何事情時都從保護我們的環境做起。三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誠信和公共道德的宣傳教育,加強社會信用、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建設,形成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只有全民素質提高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2.2完善食品安全相關法律和標準,提高食品安全領域科技水平研究提出符合世貿組織有關原則、適應我國國情的食品安全技術法規和標準,制定具有互補性、系統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質量標準和相關技術標準,加快與國際標準接軌步伐,全面提高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化水平。還要不斷提高國家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為國家食品安全管控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2.3加強監管,堅決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
加強食品市場監管,從源頭、生產、流通、銷售環節治理食品汙染,加大對食品安全事件相關責任企業和責任人的處罰和打擊力度,完善市場管理和食品生產許可制度、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強制召回制度,確保消費者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各級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要定期對農產品和食品進行監督抽查,並加大抽查頻次和覆蓋面。從嚴從重打擊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形成高壓態勢,讓不法分子不敢鋌而走險。2.4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建立食品行業協會,對從業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促進誠信建設,培養自律精神。協會應定期組織會員學習,組織會員互相檢查、參觀、評估和監督。行業協會還應通過各種渠道(外國大使館、貿易機構、媒體等)廣泛收集外國貿易標準、產品質量標準、檢驗檢疫標準和環境保護要求,特別是作為貿易目標的國家和地區的標準。),並及時提供給相關企業和政府研究對策,幫助企業解決因“綠色壁壘”引發的貿易爭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2.5提高檢測技術和能力,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術支持。無論是源頭管理、市場準入、產品抽檢還是進出口管控,都要有相應的檢測手段。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也挑戰著質檢機構的檢測水平和能力,對質檢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新形勢下的檢測工作,質檢機構壹方面要加強硬件建設,不斷充實新的儀器設備,配備先進的檢測手段。應該有壹批高素質的專業檢驗人員,他們不僅擅長檢驗工作,了解檢驗技術的發展趨勢和趨勢,具有較高的理論造詣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而且了解當前食品假冒趨勢,善於從產品外觀上捕捉違禁添加劑,為產品質量監管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點。2.6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吸收國際食品安全管理先進經驗,積極采用國際標準。中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為了消除中國食品出口的技術壁壘障礙,確保食品出口安全和人民健康,食品安全管理與國際標準接軌勢在必行,必須按照國際先進標準組織生產。要系統學習和全面理解國際標準,找出我國現行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差距,為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提供依據。既要註重引進,又要註重創新,結合中國國情,借鑒AOAC、CAC、FAO、ISO、世衛組織等先進標準,開展標準技術創新研究,為政府部門保障食品安全、制定符合中國利益的進出口監督檢查策略和措施提供技術支持。需要培養壹批既懂專業、又擅長外語、能在標準化領域進行國際交流的高級人才,積極參與相關國際組織的活動,為建立能與國際接軌的質量標準體系奠定基礎。2.7建立食品安全預警系統,加強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建立和完善食品與營養監測系統,堅持重點監測和系統監測相結合,對不同地區和品種的食品生產、消費和貿易進行監測。加強食品信息化建設,建立中國食品安全預警系統,保障全民食品消費安全。利用食品安全預警系統,分析不同區域和品種的食品生產、食品供應、食品流通和食品貿易的安全趨勢。密切關註和研究市場變化和重大自然災害對糧食供應的影響,提前做好各種準備,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我國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