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온라인 법률 자문 - 中西思維方式差異影響下的漢英句法結構對比研究
中西思維方式差異影響下的漢英句法結構對比研究
摘要:思維是語言的靈魂,語言是思維的載體。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思維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語言風格,中西兩種不同類型的思維方式導致了英漢句法結構的不同特點。本文旨在從英漢思維模式差異的角度分析中西思維模式差異對英漢句法結構的影響。

關鍵詞:語言;思維方式;語法結構

壹,概述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

壹個民族的思維方式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哲學背景密切相關,因此具有鮮明的民族性。華夏族是在封閉的大陸性自然地理環境中形成的典型的農耕型民族,傾向於註重集體思維,表現出全面的思維模式和強調整體綱領,而大多數西方民族生活在外向的海洋環境中,他們傾向於註重個體思維,表現出分析型思維模式和強調結構綱領。

中西“第壹哲學”的差異也是中國人“綜合”思維和英國人“分析”思維差異的主要來源。中國的三大哲學,即儒家、道家和佛家,都提倡“理解”和“頓悟”,這對中國人強調理解、暗示和寓意的思維方式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然而,傳統的西方哲學強調形式,這逐漸形成了其分析性思維習慣,即強調理性和邏輯推理。

第二,形合與意合的中西思維方式差異及其對句法結構的影響

說英語的人的分析思維傾向於對經驗事實進行具體的概念分析,在句子結構上表現為“形合”,即依靠嚴謹的形式分析並註意使用各種有形的連接手段來實現語言形式的完整性,其表達形式受邏輯形式的嚴密控制,具有由概念指定的明確界限、嚴謹的組織、有序的層次和外部句法功能;漢民族的整體思維傾向於直觀地把握感性經驗,在句子結構上表現為“意合”,即根據主觀直覺頓悟觀察和把握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在語言表達上註重思想的引導,根據主觀直覺從邏輯和語境中“體悟”這種關系,句法功能是隱性的。

形合語言註重時間變化和形態變化,註重用“邏輯語法來連接詞語”來解釋句子內部、句子之間甚至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意合語言主要依靠語序變化、語境和言外事實邏輯來達到清晰思維的目的。因此,由於沒有非謂語框架的語法限制和動詞形態變化的約束,漢語句子可以與幾個從句並列排列。要表達更復雜的思想,只能用語序和助動詞按照動作的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逐步解釋,壹層壹層鋪開,把有意義的從句連起來。相反,英語中有豐富的介詞、連詞和關系代詞、副詞、分詞和動詞分詞,這些都是漢語中沒有的。它不能按照動作的時間順序造句,而是依靠這些詞構建的空間框架,用各種短語和從句表達各種層次的信息。

漢語的意合和英語的形合的句法特征還表現在漢語是主位突出型語言而英語是主語突出型語言的句法結構上。在漢語中,主位和話題是句子結構的基本單位;英語中,主語和謂語是句子結構的基本單位。話題是說話人想要說明的對象,總是放在句子的開頭,話題部分位於話題之後,對話題進行評論、解釋和說明。

三、客體意識和主體意識的中西思維方式差異及其對句法結構的影響

中西思維的另壹個主要區別是客體意識和主體意識。西方人重視理性分析、對象意識、“物我分離”,在語言上力求客觀、公正、嚴謹,註重客觀事物對人的作用和影響。因此,在語言表達中,物體名稱的傾向更為普遍,不主動做出動作的詞或無生命名詞經常被用作主語,這反映了強烈的物體意識。然而,中國人強調主觀意識,強調人對事物或人本身的作用或影響,重視理解和參與,以實現“天人合壹”和“物我合壹”,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因此人們經常在句子中用作主語。

由於西方人註重對象意識,強調客觀事物對人的作用和影響,因此英語被動句的使用頻率高於漢語,以避免直接動作的執行者可能造成的主觀性。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強調人的主觀意識,強調人對事物或人本身的作用或影響,因此主句中顯示的動作和行為必須由人來完成。即使妳不能說確定的人,妳也應該在主語位置放上“人”和“每個人”等通用名稱。

四,中西思維方式和漢英語序

中國的儒家和道家哲學認為“道生壹,生二,生三,生萬物,萬物歸道”。在人類與萬物和諧共處的世界裏,有著無窮無盡的發展變化。這反映了漢族的循環思維模式。因此,中國人總是按照時間和發展的順序來表達事情的起因和結果,從頭到尾,從大到小,這屬於擬合的思維。西方人的思維是抽象的,總是先概括後分解,先陳述後敘述,先總結後舉例,先關註整體後關註細節,從起因到結果,從小到大,這屬於逆向思維。

正是由於中西思維方式的這種差異,漢語和英語在時間、地點和名稱方面截然相反。例如,在英語中,時間順序是太陽年,月份和年份,地點順序從門牌號開始,從小到大,最後是省和國家,姓名是名然後是姓。在漢語中,眾所周知,它是相反的。因果的詞序也是如此。漢語先說原因,然後說結果,然後說條件,然後說推論,而英語則相反。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

西方民族的分析思維使英語註重形合,而中國民族的綜合思維使漢語註重意合。在形合和意合的影響下,漢語和英語在連接方式、主語和主語以及否定結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西方人註重客體意識,而中國人強調主體意識,這導致了漢語和英語在客體名稱和人稱以及主動和被動方面的差異。此外,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也對中英語序有很大影響。從思維方式上比較漢語和英語在句子結構上的差異,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兩種語言的特點和規律。

參考資料:

【1】陳。中西思維方式差異的原因【J】。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2】陳芳。英漢思維模式在句法結構中的映射【J】。學習理論,2006。

【3】連樹能。論中西思維方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2)。【4】連樹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聶大海。漢英差異的哲學根源【J】。河南大學學報

【6】周小桃。從中西思維方式看英漢句法差異【J】。中北大學學報,2007。

作者簡介:謝守紅(1983-),女,河南信陽人,四川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方向為認知語言學和語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