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온라인 법률 자문 - 清末民初的作者費怎麽算?
清末民初的作者費怎麽算?
從65438年到0897年,福建舉人林紓為了減輕母親和妻子去世的悲痛,與朋友王壽昌合作翻譯了《茶花女在巴黎的遺產》。小說出版後,著名記者王看到了商機,打算重金購買再版版權,並提前在報紙上宣傳。林同意此事,但他拒絕接受“跑筆”的堅定話語,並多次寫信給王討個說法。1956年,有壹萬多元存款的年輕作家劉紹棠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為了減輕國家負擔,他主動申請不拿工資寫作,靠稿費養家糊口。自古以來,文人都羞於談錢,尤其不屑於以錢換錢。然而,短短幾十年間,文人對文學的販賣發生了驚人的逆轉,從侮辱到禮貌而不強烈,再到正當而合理。這種變化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事情還得從晚清說起。

林殊。

自助小組

士人是傳統士農工商社會中的壹個特殊群體。他們標榜農耕和學習,而且大多數是農村學者。他們通過考試制度被選拔到城市當官,然後在壹定時間內退休回老家(他們也會因為等待空缺和擔心工作等其他原因回到老家)。這個小組似乎是開放和封閉的。開放性是指無論妳是富有還是貧窮,只要妳有壹個成功的學習,妳就可以成為壹個學者群體。封閉的是士人基本上以“學而優則仕”為生,“衣冠楚楚,貌美如花”是他們的終極夢想。

清朝在制度上繼承了明朝,考試也不例外。科舉制度既是清廷籠絡士人的重要手段,也是士人改變自身現狀的最佳途徑。對於底層文人來說,“布依青香”放棄了浮誇的人生抱負,更多的是為了切實的利益。科舉考試根據等級和品級大致分為秀才、舉人和進士。從政治角度來看,士子只要考上秀才就可以享受壹定的“政治待遇”和生活補貼;如果妳是考中舉人,壹只腳早已踏入仕途;如果妳能成為壹名學者,就沒有人不會做大官。從經濟角度來看,只要妳通過考試,回報是巨大的:在書院教書,年收入約為100兩白銀,地方官的副官為250兩,地方高級官員的副官和學術官為1500兩,地方官為32000兩。總督保守估計每年180兩。即使是那些壹生都在考場上失意的人,也可以通過科舉制度衍生出的職業——庶務來謀生,年收入從30兩到150兩不等。當時中農年收入只有33到50之間(19世紀下半葉)。收入如此懸殊,難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然而,1905年9月20日,有著千余年歷史的科舉制度被清廷發布的壹道聖旨所終結:“自丙午考始,停止壹切考試,各省年考停止。”這對讀者群體在精神和物質上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山西教師為後人留下了《再思翟日記》,生動地記錄了當時得知消息後的反應。由於信息不暢,劉大鵬得知此事已由朝廷下達了壹個多月。他出身貧寒,在日記中直言“自己的心已奄奄壹息”,道出了大多數寒門學者的心聲:“當科學考試被廢除時,我們的生命也就死了。如果我們想在其他行業謀生,我們沒有可以信任的工作。會發生什麽?”

雖然清廷在1906年頒布了善後政策,允許廣大士子參加殿試和優秀八公考,並擴大了錄取名額,在考試和任用方面提供了便利,但畢竟不夠。隨著西學東漸的加劇和新式學堂的興起,舊式學者的唯壹出路——教師——也被堵死了。作為“四大家之首”,秀才被迫放棄第壹次讀書求仕的傳統,開始尋求其他謀生之道。

脫貧致富的捷徑

在生活在這本大書中之前,只有低頭和貧窮的士兵似乎不知所措。中國正在經歷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學者的職業轉變無非是行醫、經商和旅行(當助手)。行醫和商人都需要資本積累,這不可能壹蹴而就,也很難挽救眼前的緊急情況。至於幕遊,在國門大開的時代,是需要了解西學和時局的,壹般文人更難有。在努力謀生之後,秀才突然發現自己拿著金飯碗在乞討!

此時清廷開始改革,放寬言論。列強的湧入客觀上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繁榮和近代城市的興起。此外,印刷技術的改進和書報成本的降低,1903年梁啟超倡導的“小說革命”以及1910年《大清著作權法》對作品和稿費的法律保護,逐漸形成了文化消費市場。1907年,小說期刊《曉說林》創刊,公開“募集”小說,稿酬為“甲級每千字五元;b是每千字三圈;c是每千字兩元。”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小說稿酬標準。據包回憶:“此時上海灘小說的市場價壹般為每千字兩元,這種水平的小說不再需要修改。”書店和報紙給著名作家更高的報酬。商務印書館給林紓壹千字6元,梁啟超壹千字20元,專著可以抽取40%的版稅!

辛亥革命前,物價很低。壹美元可以買五十或六十個雞蛋,四美元可以買壹擔大米(陸祥元核實壹擔是65,438+000公斤,而陳鳴遠認為應該是65,438+060公斤)。這位令人羨慕的巡防官,每月工資只有12元。甚至遲至1918根據清華大學外教迪登邁在北京西郊進行的壹項抽樣調查,壹個五口之家只需要100元就可以維持壹年的最低生活標準,每個人每月需要不到兩元。壹部小說可以輕松捕獲五個大洋,對於壹個沒有特殊技能的學者來說,沒有什麽比這更容易賺錢的了。

現實生計的壓力和商品經濟對傳統“不務正業”觀念的沖擊,使文筆好的文人率先摒棄了以寫雜文為恥的舊觀念,紛紛成為職業作家,許多人因此發家致富。例如,因翻譯《巴黎茶花女的遺產》而成名的林紓,放棄了十多年來對學者的癡迷,轉而致力於翻譯故事。到1906年,已經出版了50多部翻譯小說,他壹生翻譯了181部小說,自他翻譯以來平均每年8部小說。每本翻譯小說約20萬字,全部由商務印書館購買。根據陳鳴遠先生的研究,按照千字6元計算,每本書的稿酬約為1200元,相當於今天的6萬多元。林叔十幾年的報酬超過了20萬元,也就是今天的1萬元以上。如此高的收入以至於林的老朋友給他的書房起了個綽號叫“造幣廠”,意思是“只要妳動壹動,就能得到錢”。

文人來錢如此之快,以至於余明珍在1907寫了壹篇文章,表達了他對作家生涯的感受:“不假思索,寫壹本書,十天出成果,半個月成書,衣錦還鄉。”從此以後,我就醉倒在市集上,載歌載舞花花草草,也不用解金貂,也不用愁頭了。"

泥地和沙地高產

在高額報酬的刺激下,這壹時期的學者generate表現出了令人震驚的創造力,其產出之豐足以讓後人“驚為天人”。除了平均每年有八部小說的林紓之外,通俗文學之王鮑壹生創作和翻譯了400多部長篇和短篇小說,還寫了大量的詩歌、戲劇、散文以及軼事和回憶。李是揚州才子,壹生耕耘文壇65,438+08年,著有36部中篇小說和5部詩集,並著有多部雜記。在編輯《小說時報》期間,他還為六家報紙撰寫了長篇連載小說。張輝小說的集大成者張恨水更是獨樹壹幟。他壹生發表了2000多萬字的作品,創作了120多部小說,巔峰時期為7家報紙寫過長篇連載!

優秀的薪酬自然會帶來高收益,但高收益不壹定質量好。在金錢的誘惑下,文人創作時失去了耐心,為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數量,作品渾渾噩噩。許多作家成名後,倉促出書,其趣味和庸俗不堪入目。著名的林紓也是如此。早年,林紓太累了,以至於他拒絕接受《巴黎茶花女》的巨大點綴。晚年“總在長安賣畫,笑罵半聾”。商務印書館僅在1912年1月至8月收到十壹種書稿。* * *五十七萬二千四百九十六字,大寫三仟貳佰零玖元零捌分”。董事長張元濟在日記中寫道:“朱莊昨天寫道,秦南(林紓、子秦南)最近的小說翻譯馬虎、錯誤百出、來稿過多。於的文稿只能接受,但草率的錯誤應該改進。”“林琴南翻譯的《學生的月亮故事》不合適,不會出版。擬改《愛與惡》的名字。我不知道“玫瑰”這個詞,所以我會校對它,發送它並再次閱讀。“可以看出商務印書館高層對林紓晚年的譯作頗有微詞,因有約而勉強購買。

包肖天。

即使作品被後人高度評價,當時的創作也未必盡善盡美。鮑的代表作《空谷幽蘭》由日文譯本《野花》翻譯而來,連載時廣受追捧。它在1925年被拍成電影,上海最早的明星電影公司獲得了130萬元的收入,創造了默片(無聲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然而,就是這樣壹部廣受好評的作品,其創作過程卻相對隨意。

據包後來回憶,他在《泰晤士報》上連載《空谷幽蘭》時,同現在連載的小說壹樣,“常常是當天交貨”。有壹次,當他正在翻譯和撰寫“兩個女人打架並搶了這個藥瓶”時,不幸的是,他的侄女在醫院去世了,需要去料理後事。包將日文原文交給他的同事兼朋友陳,請他為自己寫壹段話。當他第二天讀《泰晤士報》時,他並不感到驚訝,因為陳韓晶沒有按照原小說的情節,主動寫道:“這個藥瓶是在兩個女人打架時扔在地上的。”包憤怒地質問陳:“這瓶藥救了孩子的命。妳怎麽能提出好的意見呢?”!“原來陳韓晶嫌看日文太麻煩,為了省事而改了劇情。早前他翻譯了壹本日本小說,不耐煩了就編了壹條狗把書裏的主角殺了,還說那人不是好人,死了就完了。憤怒歸憤怒。為了挽救劇情,包肖天不得不說假藥已經壞了,它真的還在孩子的親生母親手裏,而且還有壹個額外的轉折。

悲傷和快樂與不幸聯系在壹起。

《道德經》中有雲:不幸是幸福所依,幸福是災難所在。不能說稿費對於大多數急於脫困的文人來說無異於福音。從鴛鴦派作家周壽娟,到負責弟弟妹妹的教育和婚姻,支撐壹個16的家庭的張恨水,這壹切都取決於這筆收入。然而,各種貸款請求也競相上門,令人煩惱。包成名後,公開發表了壹個例子:壹副四元對聯,壹篇祝壽文章,壹個紀念和壹個墓誌銘等。這是可以商量的,目的是拒絕許多對他壹無所知的朋友和親戚。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魯迅在依靠稿費和其他收入攢了壹點錢後,開始擔心自己名不副實的“富名”,因為他的親戚和朋友“要求給錢,從幾百到五千小時不等”。更讓他糾結的是,《復明》廣而告之“萬壹綁架,代價會很大,而且無法挽回,所以要撕票。是不是不公平?”

邵飄萍。

但相對而言,金錢腐蝕人心的後果遠比外患嚴重。深諳“義利之辯”的學者,壹旦面對波光粼粼的海洋,未必真的經得起考驗。邵飄萍傳奇而短暫的壹生就是壹個活生生的例子。邵出生在壹個貧窮的家庭,但他年輕聰明,他熱愛新聞工作。他先後擔任《申報》、《時報》等主要報紙的首席撰稿人,最後自己籌辦了《北京日報》。他的文筆老辣,名氣壹時動人,收入自然高。他因為富有而非常炫耀。他娶了三芳太太,買了壹輛車。就連他抽的煙都是用美國上等煙葉制成的特制雪茄,上面印有“邵振清制造”的字樣(振清是邵氏的原名)。此外,他還經常流連於妓院。僅靠賣文章顯然不可能過上如此奢侈的生活(邵飄萍去世時,北京日報社會計室只有71元)。當時人們總結致富之道是“以言壓人,但以言為貴”,也就是現在的“有償新聞”。最典型的例子是邵關於1924中蘇復交的報告。由於外交部長和直接負責談判的王之間的意見沖突,談判陷入僵局。邵飄萍在《京華日報》上大罵(盡管邵對蘇俄有偏見,但他恰恰相反),轟動朝野。顧很快派人捐贈了5000元,並承諾邵的每月津貼將從600元增加到1萬元。第二天,《北京日報》的評論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稱詛咒王,這引起了公眾的強烈抗議。

邵飄萍在原則和金錢之間搖擺不定,最終導致自己被殺。10月馮玉祥的國民軍與張的關系破裂,將軍郭松齡臨陣倒戈,調轉槍頭進攻奉天。邵飄萍接受了張和郭的賄賂,但只為傾向革命的郭說話,並在《北京日報》上大罵張是“紅胡子軍閥”。張見他不懷念舊情,不遵守“規矩”,便起了殺心。馮部進京後,張立即誘捕邵飄萍,未經任何法律程序直接將其殺害。壹年後,好友胡發表了《哀飄萍》壹文,對邵的悲劇進行了總結,他的話真誠而公正:“我們珍惜這位新聞界的天才,我們非常希望我們的同行以此為殷鑒,所以不要低估人們的不滿,不要忘記節儉以保持誠實的古訓。”(文/閆思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