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온라인 법률 자문 - 如何發展世界各地的港口工業
如何發展世界各地的港口工業
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的開發和利用已成為世界沿海國家競相發展的重點領域。嵊泗具有深水港優勢、海洋資源優勢、海洋產業優勢、海洋管理優勢和政策優勢五大優勢,為發展臨港產業集群提供了有利條件。嵊泗要抓住國際海洋開發大潮的有利機遇,充分發揮自身海洋優勢,依托深水港口,加快建設臨港產業集群、船舶產業集群、水產品出口加工產業集群、海洋化工產業集群、海洋旅遊產業集群五大臨港產業集群,推動海洋經濟發展,加快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確立嵊泗在全市、全縣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臨港產業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是當今世界壹個突出的經濟現象。大量相關企業按照壹定的經濟聯系集中在特定的地理範圍內,形成產業共同體。地理集中、專業靈活、創新環境和合作競爭是產業集群形成和保持競爭優勢的基礎。同時,它將通過降低成本、刺激創新、提高效率和加劇競爭等各種方式增強整個地區的競爭力。產業集群的優勢在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競爭力提升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確立了“以港興縣”的發展戰略,搶抓機遇,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真正建立起以深水港為依托的現代港口經濟發展模式,實現港口、產業、區域經濟互動發展,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為全面打造“東海明珠”努力奮鬥。中國第壹座海島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壹、嵊泗港口業的現狀

通過大力開發港口資源,發展臨港產業,嵊泗初步建立了臨港產業、旅遊、航運等臨港產業體系,有力促進了嵊泗經濟社會發展,為臨港產業集群發展奠定了壹定基礎。

——水產品加工業。水產品加工業壹直是嵊泗的優勢傳統產業。隨著河蚌養殖加工的不斷發展,利用嵊山水產品交易市場,不斷擴大水產品精深加工和流通領域,培育了具有壹定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的水產加工企業。2007年底,全縣共有水產品加工企業49家,加工能力4.69萬噸,加工產值9.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水產品加工企業65438家,工業總產值3.7億元,工業銷售產值365438億元,出口交貨值65438億元。

-航運業。自洋山港開發建設和政府出臺海運業扶持政策以來,嵊泗海運業發展迅速。截至2007年底,全縣共有海上運輸企業10家,船舶182艘,運力15.10萬載重噸,其中萬噸以上船舶2艘,千噸以上船舶7艘。

-造船工業。2007年底,全縣共有造船企業65438家,實現工業總產值65438億元。目前,洋山15噸級造船基地處於審批階段,預計近期開工建設。

-旅遊業。近年來,嵊泗旅遊依托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和港口發展背景,樹立大旅遊、大產業理念,加大旅遊設施投入和對外宣傳力度,旅遊經濟整體實力進壹步增強。2007年,全縣接待遊客65438人次,其中境外遊客865438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06億元。

——石油化工。截至目前,洋山石油儲運壹期工程已建成並投入試運行。LNG項目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37億元。

二、嵊泗發展臨港產業集群的意義

(壹)發展臨港產業集群是推進本島城市化的需要。經濟要素的流動和集聚是實現城市化的機制,發展臨港產業的過程本身就是城市化的過程。首先,大量土地征收帶動人口集聚。漁民生產用地經過大量征收後轉變為城市建設用地,農民居民實現了居住、產業、生產轉移,人口迅速向城鎮集中。政府完善各項保障制度,實現對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障,這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也迅速向城市生活方式轉變。例如,洋山深水港項目中,小洋山1,418戶居民和3545名居民分別在南匯、菜園和洋山定居。其次,臨港工業發展過程中的高標準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改變了周邊的社會環境,改善了教育、醫院和衛生條件,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使其原有的生產生活區不可逆轉地轉變為城市化地區。再次,臨港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產業的集聚也聚集了人氣,形成了人口與產業的良性互動。

(二)發展臨港產業集群有利於促進要素聚集和優化區域產業結構。依托港口,港口城市對其腹地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港口是嵊泗最大、最具潛力的資源優勢,發展臨港產業集群將逐漸成為嵊泗經濟發展的趨勢。與公路運輸和航空運輸相比,海運具有運量大、成本低的特點,因此發展臨港產業可以找到最廉價的生產要素等產業資源,建立加工基地,建立大規模的加工業。臨港產業集群的發展將對產業發展產生強大的前向關聯效應,誘發區域內新興產業部門、新技術、新原材料等產業的湧現,改善和優化區域內產業結構。

(三)發展臨港產業集群是促進港口功能拓展升級的需要。目前嵊泗港功能較為單壹,綜合效益遠未發揮。臨港產業集群的發展將有效提升港口功能,延伸產業鏈條,真正把以臨港產業為重點的臨港經濟做大做強。

(四)發展臨港產業是促進漁民轉產轉業和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隨著我縣重點項目的不斷推進和漁業結構調整力度的不斷加大,大批出海漁民需要轉產轉業。臨港產業的發展為漁民和農民二次創業搭建了新的平臺,為漁民轉產轉業提供了重要途徑,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例如,截至2007年底,馬繼山港區直接吸納了嵊泗500多名員工。同時,臨港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餐飲、交通等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的變化,新產業、新職業和新機會以過去經驗無法想象的速度和形式出現。

三、嵊泗具備發展臨港產業集群的條件。

臨港產業集群的發展強烈依賴於區位、地理、交通等條件。綜合分析認為,嵊泗發展臨港經濟的基礎條件較為成熟。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嵊泗具有深水港優勢、海洋資源優勢、海洋產業優勢、海洋管理優勢和政策優勢五大優勢,為臨港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壹)深水港的優勢

嵊泗擁有難得的深水港優勢。洋山港是中國目前港口建設中最大的項目。洋山港壹、二、三期工程建成後,整個碼頭岸線長5600米,深水泊位數將達到16個,預計年吞吐量將達到105萬標準箱,主要從事集裝箱、煤炭、原油、鐵礦石和糧食的進出口業務。馬繼山港成立於1998,是由上海寶鋼投資建設的大型礦石中轉深水港。隨著馬繼山港壹期和二期工程的完工,年吞吐量已達到5000萬噸,主要從事礦石和沙子的過境運輸。綠華卸貨平臺由嵊泗浦源散貨卸貨有限公司於2008年開始建設,目前項目正在建設中。建成後,綠華港年吞吐量將達到654.38+04萬噸,對進壹步促進嵊泗港口開發利用,增強港口經濟對嵊泗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二)海洋資源的優勢

嵊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全縣島嶼海岸線總長度為471.35公裏,其中巖石海岸線431.39公裏,水深超過10米的深水海岸線21.8公裏,水深超過20米的深水海岸線5.6公裏,全縣* *。海洋生態良好,是壹些經濟生物的棲息地和繁殖地,也是海洋文化的絕佳場所。該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嵊泗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海灣和岬角相間,構成了金沙、碧海、藍天的獨特風光。此外,取之不盡的水資源、用之不竭的化學資源以及海水中豐富的波浪能和潮汐能都是未來發展的寶貴資源。豐富的海洋資源為臨港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海洋產業的優勢

嵊泗海洋產業門類齊全,涉及港口、航運、造船、海洋漁業、海洋旅遊、海洋化工、海水利用、海洋工程等產業。近年來,嵊泗海洋產業實現快速發展,萬噸級港口迅速崛起,海洋旅遊業蓬勃發展,高效漁業快速發展,海洋化學品穩步發展,船舶工業煥發新活力,海水利用、海洋工程、海洋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形成了較為雄厚的海洋產業基礎。據初步測算,2007年全縣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將超過65438億元,海洋產業增加值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76.8%,正在成為全縣經濟的新支柱產業,為發展臨港產業集群提供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四)海洋管理的優勢

近年來,嵊泗縣認真貫徹落實《海域使用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涉海法律法規,以依法治海、科學用海、綜合用海為重點,以海洋立法為抓手,完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執法隊伍,加強海洋執法監管,強化法制宣傳,不斷提高海洋綜合管理水平,徹底改變了過去“過度、無序、隨意”用海的亂象。2005年和2006年兩年間,該縣* * *確認海域28宗,面積445公頃,征收海域使用費385萬元。馬繼山港等重大涉海項目納入依法用海軌道,進入法制化、規範化、科學化管理的新時期。海域管理、海洋環境保護、海域劃界等工作取得有效進展,海洋經濟規劃體系建設得到加強,編制了“十壹五”規劃和《嵊泗縣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建立海洋環境監測預報體系和赤潮應急監測預警機制,著力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程。2005年,浙江嵊泗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成立,包括花鳥、城墻下、枸杞、嵊山等10個有人居住的島嶼以及周邊126個無居民島礁所在的廣闊海域,為我縣海洋資源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邁出了實質性的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