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財政部、央行和銀監會正在聯合推動銀行間市場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試點,證監會也推出了與交易所市場對接的企業資產證券化固定收益產品,但整個證券化固定收益產品市場無論從發展規模、對接資產類型還是投資者參與範圍來看,都與成熟市場相差甚遠,尤其是與交易所市場商業銀行股票信貸資產對接的固定收益產品。
“證監會正在與相關部門和市場機構就此事進行研究,是否允許開展只能在研究結果出來後才能決定。”該人士告訴記者。
尋求監管部門的支持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近幾個月來,交行已多次向銀監會表示希望進行多種形式的證券化業務創新,希望銀監會予以支持。
6月初,央行、銀監會、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進壹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停滯了四年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終於重新開閘。按照國務院之前的批復,額度是* * * 500億元。
自《通知》下發以來,交通銀行行長輝及投資銀行部相關負責人在近兩個月內多次拜訪銀監會領導,得到了明確支持。領導表示,交行可以在與上交所等機構合作研究的基礎上,先試點該業務,但出於審慎考慮,強調該業務投資範圍暫時鎖定在機構客戶範圍,暫不考慮個人客戶。
7月中旬,上交所、海通證券相關負責人也前往北京拜訪證監會機構部領導,就創新試點方案進行進壹步溝通匯報。監管部門也持支持態度。證監會機構部表示,原則上支持這樣的創新。此前銀行間市場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交易所市場企業資產證券化試點相關的產品結構也可以作為參考。技術操作不難,核心是政策問題。由於涉及國務院關於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總體政策,證監會需要評估這壹創新試點的政策可行性。
在交行、海通、國泰君安最初的構想中,這款產品的操作流程大致如下:
首先,證券公司或其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專項計劃的發起人,向合格投資者推銷不同等級的受益憑證以獲取募集資金,然後向銀行購買信貸資產,同時作為管理人管理專項計劃,以信貸資產產生的穩定現金流向投資者分配受益憑證的本息。
在專項計劃存續期間,交通銀行將繼續履行管理人委托的貸款管理職責,按時收取貸款及利息並移交給管理人和投資者。
專項計劃資產將根據風險和收益進行分層,設計優先級受益憑證、次級受益憑證等不同的固定收益品種,前者優先於後者獲得回報。在貸款“表外”的情況下,原債權銀行保留部分次級受益憑證,以增加優先級受益憑證的信用,滿足債券投資者、銀行理財、信托、保險等低風險偏好資金的投資需求。優先級受益憑證將安排在上交所固定收益平臺交易,同時允許質押式回購,擴大資金來源,提高市場活躍度。
值得壹提的是,專項計劃可以委托交通銀行或第三方,獨立評級和專項審計,由律師出具法律意見,市場化運作,接受投資者監督。
已經預留了政策空間
“事實上,通過證券公司的客戶資產管理計劃推出銀行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也是券商業務的壹種創新,也是證監會壹直希望突破的重要領域。”國泰君安分析師告訴記者。
早在2003年,證監會就公布了《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其中第十壹條指出,經中國證監會批準,證券公司可以從事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包括“特定目的客戶專項資產管理業務”,為該業務預留了政策空間。所以,就政策層面而言,這個突破並沒有太大的障礙。
與此前公布的《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相比,交行牽頭的信貸資產專項管理計劃創新方案中所針對的資產僅為信貸資產,不同於壹般工業企業的收益權、租賃債權等資產。因此,在該業務的交易結構中,出售信貸資產的銀行將扮演多重重要角色,包括擔任貸款管理人和次級受益憑證持有人,為產品投資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有效防範相關風險。
對於海通和國泰君安,目前在《辦法》和配套細則的框架下,已經有了指引。但由於信貸資產專項資產管理業務的特殊性,仍需要有專門的業務指引或試點管理辦法對其進行規範。
同時,在上交所層面,也需要完善相關業務操作規則,為資產支持收益憑證流通轉讓和質押式回購提供技術平臺和交易規則支持。
值得壹提的是,交通銀行連同上交所、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總部均位於上海,在推進該行現有信貸資產對接上交所固定收益市場的創新試點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緣優勢。
上海證券交易所仍未收到通知。
目前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主要在銀行間市場進行。
2005年,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起步。隨後,國家開發銀行和建設銀行分別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發行規模為71.96億元,2006年發行規模達到1.654.38+0.58億元。
2007年,信貸資產證券化進入擴大試點階段,浦發銀行、工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相繼加入第二批試點隊列。規模不斷擴大,延伸至不良資產,當年發行規模達到6543.8+078.08億元。2008年發行規模達到3020654.38億元,截至2008年底,試點信貸證券化業務發行667.85億元。
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出於審慎和對資產證券化風險的擔憂,監管機構暫停了信貸證券化試點。資產證券化的進程已經停止。
直到去年,資產證券化的熱度才開始升溫。央行副行長劉公開表示,“推動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今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在2012金融市場工作會議上明確,繼續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創新,積極穩妥發展安全、簡便、適用的金融衍生品,為銀行轉變經營模式創造條件,提高抗風險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6月初,央行、銀監會、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進壹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的通知》。停滯了四年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終於重啟。根據國務院此前的批復,額度為* * * 500億元。
雖然500億的額度相對於中國銀行業龐大的貸款存量和銀行管理資本、流動性的迫切需求來說,仍是杯水車薪,但壹旦開閘,前景可期。該業務的落地將實質上構成壹部分類證券化固定收益產品,將有力推動證券化產品發行和交易市場的建設。
銀行蜂擁而至,爭奪500億元的蛋糕。據此前媒體報道,CDB此次擬發行的確切規模為10195萬元,主要用於基建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或將成為我國2005年啟動信貸資產證券化以來的最大單。CDB的CDB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泰君安證券可能成為聯席主承銷商,試點工作將由上海清算所托管,中央對手方將進行清算。此外,工行還上報了200億元的計劃,主要用於大中型企業貸款。
但交行對接交易所市場的創新方案中涉及的資產規模及相關基礎資產尚未確定。但據交行內部人士透露,交行在給監管部門的相關建議材料中提出的預期值是200億元。
22日,時代周報記者向上交所債券部高管室證實,“我們這邊沒有接到通知說哪家真正開始做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500億元蛋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壹家具體的機構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