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作為統治階級意誌的體現,關心的是壹定物質生產方式下整個統治階級的利益和需要。這種意誌是普遍的,即統治階級的整體意誌。它不是個別統治者的肆意橫行,也不是統治者個人意誌的簡單相加。這種意誌不是憑空產生的,歸根結底是由這個階層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是由這個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的,而經濟基礎又為經濟基礎服務。
在我國,法律的本質是人民意誌和利益的體現。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壹和尊嚴。壹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壹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和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壹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受到調查。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擁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應該指出的是,法律表面上是公開的和中立的,在各自的階級內部是公平的,並且不排除法律在對立階級之間的公平性。然而,作為階級意誌的體現,法律只能反映統治階級整體的意誌,而不能反映被統治階級的意誌。因此,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法律不具有超越階級的公共性和中立性。
法律科普內容:
法律基礎知識、法律法規、法律程序和法律權益。比如憲法、刑法、民法、勞動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規都是法律科普的重要內容。
法律科普還包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權益等法律意識的培養。
在中國,法律科普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律師團體、法學教育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承擔。政府部門通過制定法律法規、發布政策文件普及法律知識;司法機關通過審理案件和宣傳法治向公眾普及法律知識。
律師團體和法律教育機構通過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和舉辦法治講座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識。非政府組織、媒體和社會各界也積極參與法律科普工作,提高公眾的法律素養。
法律科普有助於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使人們更好地遵守法律並減少違法行為的發生;法律科普有助於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使人們在遇到法律問題時能夠使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法律科普有助於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