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법률 자문 무료 플랫폼 - 數字經濟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數字經濟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隨著數字經濟的加速發展,數據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加強數據治理,保護數據安全,為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築牢安全屏障,是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近年來,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化按下“加速鍵”。《數據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個人信息保護法》相繼實施。《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近日公開征求意見,與數據治理和數據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將進壹步完善。

想要享受美好的數字生活,數據“安全鎖”必不可少。中國網民數量已超過6543.8億,形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具活力的數字社會。然而,大數據時代各類數據的快速增長和海量積累也帶來了壹些新的問題和挑戰:個人信息過度收集的風險隱藏在強制索賠的使用條款中;從網購到出行、交通,用戶被大數據精準“畫像”,也可能被大數據“殺死”;釣魚網站、特洛伊病毒和黑客攻擊導致的數據泄露會帶來煩人的電話和短信,甚至誘發電信詐騙等網絡犯罪...可以說,數據安全已成為滿足人民美好數字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

我們也要看到,數字技術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數據安全也成為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比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但也面臨著依然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將實踐證明的成功經驗制度化,數字生活的“基礎設施”將得到更加堅定的法治保障。再比如,大量數據的頻繁跨境流動帶來了對數字治理能力的考驗,這更關乎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個人權利。建立健全跨境數據安全管理相關制度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如今,數字治理需要繼續向更深層次延伸。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基礎。沒有數據安全,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社會運行就失去了防火墻;沒有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蓬勃發展,數據安全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種好數字經濟創新創造的土壤,營造數字社會健康發展的環境,離不開數據的安全高效流動,而這壹切都有賴於規範有序的法治護航。實踐證明,當法律法規或執法監管存在薄弱環節時,市場極易陷入野蠻生長的發展陷阱,侵蝕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根基,破壞數字生活的穩定和秩序;當我們堅持以法治為基本手段,給予市場清晰穩定的預期,達成平衡發展與安全的最優解,市場主體就會吃下“定心丸”,數字紅利就會充分釋放,數字生活就會更加美好。

數據安全是壹個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放眼當今世界,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已成為大勢所趨,但規則缺失是全球數字治理領域的突出挑戰。應對數據安全風險,需要聯合全球數字治理力量。中國去年發起的“全球數據安全倡議”,以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推動全球數字治理規則的制定,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積極響應。* * *只有共商數據安全風險應對之策,共謀全球數字治理之策,才能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創造數字時代更安全、更繁榮、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