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青少年法律意識,要註重青少年法律知識內化並上升為法律意識的過程。青少年在課堂上掌握的法律知識,只有通過對社會現實的分析和自身的切身感受,才能轉化為社會認知能力和法律意識。在法制教育過程中,要讓青少年透過法律這面鏡子看清社會中的各種現象,在復雜的社會現象中分清合法與非法現象;通過法律規範自己的日常行為,做壹個守法公民;壹旦出現不法侵害,通過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培養青少年的法律意識,要充分考慮他們的生活現實和接受能力。在法制教育中,要增加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和危害性的分析,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後如何嚴格按照法律規範維權,在預防受害和錯誤的過程中如何掌握事前預防、現場適用和事後報告的方法。因為這些內容與青少年的生活息息相關,具有適用性,必然會受到青少年的歡迎,實際的教育效果自然非常明顯。培養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應使法制教育的形式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富有創新性、直觀性、參與性和系統性。新鮮感就是努力創新,讓年輕人耳目壹新,感興趣,自覺受教育;直覺是指善於用實例證明抽象的法律知識和概念,形成法律概念和意識;參與,即通過模擬審判、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舞臺劇等活動,促使受教育者自我思考、分析、判斷和教育,收到教育的實際效果;系統化是指根據不同的對象和要求,循序漸進地講授法學教育的內容。
青少年是未來,也是希望。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必須“從娃娃抓起”。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培養青少年的法律意識,使青少年遠離違法犯罪,健康成長,關心國家民主法制建設,自覺維護法律尊嚴,敢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樹立為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貢獻力量的精神。這既是新時代青少年的鮮明特征,也是法治社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