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太平鼓是壹種具有600多年歷史的漢族鼓舞。主要流傳於甘肅省蘭州、臯蘭、永登、酒泉、張掖、靖遠等地。太平鼓作為蘭州漢族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表演之壹,有著慶賀新年平安的寓意。每逢大型慶典,太平鼓的表演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雄渾的鼓聲表現了黃河沿岸人民的英雄氣概,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強烈的西北特色和藝術勇氣。甘肅蘭州的太平鼓舞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天下第壹鼓”。2006年5月20日,蘭州太平鼓被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蘭州太平鼓舞是壹種群舞。從演出壹開始,它就給人壹種龍虎騰躍、普天同慶的熱烈氣氛。我看到鑼鼓喧天,鑼鼓喧天。許多鼓手前後跳躍,左右轉動,跳躍和拍打,起伏有序,配合默契,只是馬立克奔騰和春雷滾滾。
太平鼓有許多表演,如“坐大轎子迎客”、“黃河的孩子”和“擂臺戰鬥”。鼓隊有24到48人,多達108人。鼓手在領隊的命令下敲鑼伴奏,隊形不斷變換。壹會兒是“兩軍對壘”“金龍交配”“雙突圍”,壹會兒是“車輪打轉”“跳躍”“蹲守”“翻身”“岸上廝殺”等等。
蘭州太平鼓表演中男生的基本步數是:閃、秀、騰、動、轉、轉、跳、跳。它們向前跳壹英尺,搖著尾巴,然後後退八英尺,翻過身來。左斜如龍戲水,右斜如虎吞羊;十三條進步的鞭子在空中飛舞,驚心動魄。
經過幾代民間藝人和藝術家的整理、加工和完善,蘭州太平鼓逐漸形成了高鼓、中鼓和低鼓三種基本打法。在此基礎上,它引入了戲劇架子和武術的技巧,加強了節奏的變化,太平鼓的單壹節奏演變成了輕、重、慢、急等不同的演奏風格,隊形變化更加流暢。鼓、鑼、鈸新技法的編排使蘭州太平鼓更具音樂性、藝術性、舞蹈性和個性化,在繼承的基礎上有了合理的發展。
高鼓點模式,中等鼓點技巧,低鼓點深度。鑼鼓打完,鼓手會轉圈,風箏會先翻過來。壹、二、三層將層層開花,象征著我們事業的繁榮昌盛。當鼓手演奏《黃河洶湧》時,他們輪流將鼓拋向空中,壹層落下,另壹層升起,大浪攜手翻滾,從不同角度展示了黃河不可阻擋的氣勢。其他隊形還有:鷹擊長空、驚雷炸、兩軍交戰、四門、三陽開泰、鐵臂合圍、萬等。
發掘和保護甘肅蘭州太平鼓,不僅對傳承和豐富中國鼓文化具有積極意義,而且可以促進中國古代舞蹈和音樂的學術研究。自21世紀初以來,蘭州太平鼓的生存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參與人數大幅減少。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強對蘭州太平鼓的發掘、保護、整理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