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示範合作社建設。加強合作人員培訓,提供各級資金支持。將合作社納入稅務登記系統,並免除其稅務登記費。盡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和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接國家涉農項目的具體辦法。
2.推進城鄉經濟社會壹體化發展。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盡快形成完整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
3.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工技能培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失業農民工納入相關就業政策的支持範圍。落實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在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註冊、信息咨詢等方面給予支持。保障返鄉農民工土地承包合法權益,對無生活來源或納入農村低保的返鄉農民工提供臨時救助。
4.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按照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務的要求,持續推進鄉鎮機構改革。推進“鄉財縣管”改革,加強縣鄉財政對涉農資金的監管。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逐步建立起資金穩定、管理規範、保障有力的村級組織運行經費保障機制。
5.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調整財政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對縣鄉財政壹般性轉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縣級財政在省以下財政撥款中的比重,探索建立縣鄉財政基本財力保障制度。
6.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支持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合作建立區域性農村商品采購聯盟,用現代流通方式建設和改造農村消費品流通網絡,擴大“農家店”覆蓋面,著力提高配送率和統壹結算率,改善農村消費環境。
7.完善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和政策體系。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制定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相銜接的有效途徑。實施新的扶貧標準,全面落實農村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扶貧政策,盡快解決溫飽問題並實現脫貧,重點提高農村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