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東表示,美國將禁止華為是壹個利益糾紛。這壹事件是10年前思科對華為訴訟的延續。思科在65,438+00年前發起了第壹場知識產權戰爭,這有助於華為的開放和國際化。思科並沒有以產品的開放性進行公平競爭,而是通過政治手段達到了他的目的。他們利用政府來阻止華為的收購。
華為在10的增長數據從2007年的92億美元到現在的323億美元,壹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思科的收入近年來壹直保持增長,2009年大幅下降,但現在保持了微弱的增長。
方興東問思科為什麽如此害怕華為,因為思科想保持高利潤。思科在美國市場的收入占60%,華為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只有30%,海外收入為70%。在10年前的第壹次世界大戰之後,華為變得更加全球化。如果美國的壟斷地位被破壞,對思科將是致命的打擊。所以,這次華為被思科用政治手段“封殺”。"
思科首席執行官約翰·錢伯斯曾表示:“25年前,我就知道我們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將來自中國。現在,它是華為。”
“未來中美關系將更加緊張而非緩和,企業成為政治犧牲品在所難免。然而,他們可以熟悉西方的遊戲規則,善於學習,並無動於衷而不是怨恨和恐慌。”
from: /index/guest.html
摩托羅拉起訴華為在美國竊取商業機密。
摩托羅拉向伊利諾伊州北區法院提起訴訟,指控中國最大的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技術公司竊取其商業秘密。
摩托羅拉在起訴書中稱,許多前摩托羅拉員工(其中大多數是中國人)向華為提供了有關其最新無線技術的詳細信息,包括該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發的“無縫移動”技術項目。
這也是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州尚福特的摩托羅拉首次起訴華為。然而,摩托羅拉此前曾起訴Lemko,這家科技公司雇傭了許多前摩托羅拉員工和壹群前員工。
在最新的訴訟中,摩托羅拉指出,前雇員潘據說直接在華為創始人兼董事長任手下工作。潘邵偉在摩托羅拉工作了大約10年,直到2004年4月辭職,然後擔任萊姆科公司的首席技術官。
起訴書稱,潘石屹幫助建立了萊姆科公司,目的是從摩托羅拉獲取商業機密,他依靠在摩托羅拉的前同事竊取商業機密,這些同事也遭到了起訴。
然而,Lemko的營銷副總裁Faye Vorick也在被告之列,他表示:“所有指控都是荒謬和錯誤的。起訴書中提到的許多人在加入萊姆科之前已經離開摩托羅拉多年。根據我們的政策,對訴訟不予置評。”
作為壹名高級營銷經理,沃裏克女士被指控“是萊姆科錯誤行為的第壹人,這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她否認了這些指控,稱:“這太荒謬了。在來萊姆科之前,我已經離開摩托羅拉很多年了,我遵守並尊重所有保密協議。”
在發給網易科技的壹份聲明中,華為表示,摩托羅拉的指控是虛假的,沒有法律依據。“華為與Lemko沒有任何關系,更沒有所謂的轉售協議。面對毫無根據的指控,華為將積極為自己辯護。”
中國摩托羅拉隨後發表聲明稱,“摩托羅拉不會對尚未結束的訴訟發表評論,但將積極保護其知識產權。”在訴訟中,摩托羅拉要求華為歸還其商業機密並賠償損失。
這不是華為第壹次被美國公司指控竊取商業機密。2003年,思科系統公司聲稱該公司竊取了其路由器代碼。在華為同意修改路由器產品並收回已售產品後,思科最終撤訴。在2004年芝加哥的壹次貿易展上,壹名華為員工在拍攝競爭對手產品的照片幾小時後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