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온라인 법률 자문 - 急需壹篇總結十壹五,展望十二五的論文
急需壹篇總結十壹五,展望十二五的論文
回顧“十壹五”規劃取得的成就。

詳細介紹了“十壹五”規劃,從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回顧了“十壹五”取得的巨大成就,這歸功於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對“十二五”規劃的期望。

關鍵詞:規劃實現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

主體

“十壹五”規劃簡介

“十壹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壹個五年規劃綱要》。十壹五規劃起止時間為2006年至2010。2006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壹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十壹五”規劃是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重要戰略思想後編制的第壹個五年規劃。“十壹五”的五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五年,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奮力克服諸多困難的五年。五年後,我們科學發展的方向更加明確,步伐更加堅定。

第二,輝煌的“十壹五”規劃

過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我們經受並經受住了國際金融風暴的嚴峻挑戰,經歷了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南方雨雪冰凍幹旱洪澇等重大自然災害,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國際盛會,隆重紀念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改革開放30周年...

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黨全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克服重重困難,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社會事業顯著進步,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為“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1,政治建設

2008年,根據黨的十七大關於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國務院機構進行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六次改革。這項被各界形象地稱為“大部制改革”的改革,著眼於推動科學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加強機構整合、探索職能有機銜接的大部門體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

“十壹五”期間,政府職能轉變仍然是深化改革的重點和關鍵。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確定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目標。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企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明顯增強。2008年的改革將國務院的部門數量從28個調整為27個。雖然數字變化不大,但意義深遠。“大部制改革”被譽為政府改革的新起點和新突破。

2.經濟建設

2006-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4%,比“十五”期間年均增速快1.6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保持了11.1%的漲幅。與此同時,節能減排也在穩步推進。與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9.66%和13.14%,提前壹年實現“十壹五”二氧化硫減排目標,提前半年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十壹五”前四年,全國萬元GDP能耗下降15.61%,年均下降4.15%。這是中國經濟歷經五年風風雨雨交出的成績單,也是科學發展觀交出的考卷。

“十壹五”期間,在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方面出臺了很多類似的措施:24個省(區、市)開展了“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29個省(區、市)正在逐步推進“鄉管縣”財政管理模式改革;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全面實施,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統壹;增值稅轉型改革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推開;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環境稅、房地產稅等改革的腳步聲越來越響;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初步形成,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

3.社會建設。

(1)統籌城鄉發展

取消農業稅、農業特產稅等農業稅費,推進以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糧食購銷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統籌城鄉發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是壹項具有全局性意義的重大制度性任務,也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十壹五期間,這壹改革從單兵突進向綜合改革、協調發展轉變。五年來,國家綜合改革試點不斷推進。國務院批準設立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東部深圳經濟特區等八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主要是為了加快開發開放,率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間有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開展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主要內容的改革試驗;西部有成都、重慶,進行以統籌城鄉發展為主題的綜合配套改革;東北有沈陽經濟區,主要探索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道路。目前,已初步形成東西互動、多層次推進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格局。

(2)醫療衛生改革

為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我國開啟了新壹輪醫改。自2006年6月醫改啟動以來,醫改方案經歷了近三年的醞釀、討論和修改。2009年4月,《國務院中央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務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發布。新醫改提出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這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從理念到制度的重大創新。

“十壹五”期間,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專項資金558.4億元,支持建設醫療衛生機構近5萬個,其中縣級醫院近2000個,鄉鎮衛生院2.3萬個,村衛生室2萬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382個,精神衛生專業機構116個。900所城市三級醫院和2200所縣級醫院建立了對口支援合作關系,通過培訓、對口支援、招聘執業醫師等多種方式,改善了基層服務條件,增強了基層服務能力。

(3)協調區域發展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從未像“十壹五”期間這樣輝煌。2009年以來,國務院以前所未有的頻率將12個區域規劃上升為國家層面。中國經濟發展的版圖正在細化,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劃定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正在逐步發展。“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區”成為中國經濟的三大引擎。沿海有壹串串珍珠,西部有重慶、天水、北部灣三大經濟區,中部有武漢、長株潭城市群,東北部有長吉-圖們、沈陽經濟區...壹時間東西呼應,南北互動,區域經濟網絡越來越密,合作形式更多。

“十壹五”期間,區域經濟取得豐碩成果,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加快,與全國經濟增長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到2009年,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增速已經壹舉超過東部地區,這是前所未有的。2009年,中部地區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的27.3%,比2005年提高5.2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占22.1%,比2005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領先於東部。

4.文化建設。

壹是理論上有重大突破。比如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命題,提出要把“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保障人民文化權利、實現以人為本的重要途徑。

二是投資力度大大加強。在繼續實施“村村通工程”、“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工程”、“圖書館工程”等壹些加強文化建設的重大工程的同時,“十壹五”期間,國家計委、廣電總局、文化部聯合實施了“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項目”;“農家書屋”除此之外,還有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遺址保護工程、古籍善本保護、中國字庫等等。

第三,投入和運行機制發生了變化。在此之前,公共文化領域,政府全額投入,地方參與很少。另壹方面,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普遍采用* * *投資的模式,針對不同地區進行分類指導。此外,采取多種投入方式,政府提供引導性投入,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參與積極性。

結束語

“十壹五”充滿了風風雨雨、艱苦卓絕和令人矚目的成就。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將是難忘的五年。為即將到來的“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