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防拐騙防詐騙安全教育教案1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們的安全是我們所有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這節課旨在加強兒童安全,提高兒童的安全意識。
活動目標
引導孩子克服獨自在家時的恐懼心理,了解壹些獨自在家時應註意的基本安全事項,掌握壹些基本的防綁架技能,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孩子用相對完整連貫的語言看圖講故事,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活動過程中,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要準備的活動
故事“當妳獨自在家時……”;準備情景表演;音樂磁帶“駕駛汽車”
活動過程
1.伴隨著《開著車》的音樂旋律,帶領孩子們乘坐班車參觀紮西的家。利用騎行活動改善孩子的情緒,復習騎行的安全知識。
2.情境表現。我們剛到紮西家門口,發現紮西被壹個歹徒帶走了。我們趕緊救了紮西,把歹徒嚇跑了。
3.走進紮西家,坐下來問紮西剛剛發生了什麽(紮西被綁架了)。
4.問孩子們關於紮西的問題:
(1)壹個人在家是什麽感覺?妳在做什麽?
(2)當妳壹個人在家時,如果有陌生人敲門,妳會怎麽辦?
5.給孩子講故事“當妳壹個人在家的時候……”。
6.與周圍的孩子討論故事的內容:
(1)樂樂壹個人在家是什麽感覺?陳辰是如何幫助她的?妳有其他方法嗎?
有人打電話來。陳辰是如何幫助她的?我還能做什麽?
有人敲門。陳辰是如何幫助她的?還有其他方法嗎?
(4)除上述安全事項外,我們還應註意哪些安全事項?孩子們被邀請自由討論。
引導孩子克服獨自在家時的恐懼心理,了解壹些獨自在家時應註意的基本安全事項,掌握壹些基本的防綁架技能,學會自我保護。鼓勵孩子將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7.引導孩子在課件中看圖講故事,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壹步滲透和鞏固所學的安全知識。
8.玩遊戲:狼和兔子。通過實際的遊戲活動和玩中學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房屋科學的安全知識。
9.活動結束:帶領小朋友乘車返回幼兒園。
幼兒園中班二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壹、活動目標:
1.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角色的特點,知道屬雞人因為貪吃愛恭維而被騙的原因。
2.學會推測並通過推理大膽地表達公雞反復欺騙的故事,並理解故事中包含的道德和哲學。
3.能夠分析故事,培養想象力。
4.能夠認真聽故事並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二、活動準備:
利用多媒體:背景圖;故事人物、與故事背景相對應的圖標、單詞卡和音樂故事。
第三,活動過程
(1)回憶A段的故事,理解角色的特點。
1.幾天前,我們已經聽到了《金雞冠》中的第壹段,我們第壹次知道了公雞是如何被欺騙的。狐貍如何引誘公雞?誰能像狐貍壹樣對公雞唱歌?
聽完這首童謠,妳覺得這是壹只什麽品種的狐貍?
2.妳覺得這是什麽樣的公雞受到了公雞的欺騙?
3.公雞被狐貍抓住後,他們壹路上去了哪裏?
(2)根據角色特點推理故事。
1,根據貓、畫眉鳥和狐貍的特征,推斷劇情發展。
(1)當妳是壹只貓和壹只畫眉時,妳會對公雞說什麽?他們這次告訴公雞時會是什麽語氣?
(2)當狐貍聽到貓和畫眉不在家時,它有什麽壞腦子?
(3)當狐貍唱完這首贊美詩時,公雞會有什麽反應?
2.感知並理解公雞再次被騙的原因。
(3)但是公雞仍然不為所動,那麽我們如何才能愚弄公雞呢?讓我們聽聽這只狐貍怎麽說。
(4)為什麽狐貍說:“母雞把它們撿起來,就是不給公雞吃”?
3.從這裏,妳發現了公雞的哪些弱點?
4.當狐貍帶著公雞跑回狐貍洞時,公雞繼續呼救。誰會像公雞壹樣大叫?
(3)感知三次被騙的過程,總結屬雞人的特點。
按理說,公雞不應該被狐貍騙兩次,但這是怎麽回事呢?請繼續猜。
1,妳想,公雞被騙了兩次,貓和畫眉更擔心,那麽它們離開時會對公雞說什麽呢?妳從貓和畫眉三次照顧公雞的語氣中發現了什麽變化?為什麽?
2.狐貍聽說貓和畫眉不在家,又壹次來到窗戶下面。它可能會再次做同樣的事情,所以他對公雞唱了他之前唱了兩次的歌。
3.兩個孩子的歌已經唱完了,但公雞仍然壹動不動地坐在那裏。妳認為當赤小豆和小麥騙不了公雞時,狐貍可能會想出壹些好吃的東西來騙公雞嗎?
4.狐貍第三次是怎麽唱的?
5.妳認為公雞聽到這些會發生什麽?
(4)完善和總結公雞的特征,感受其中的寓意和哲理。
故事講到這裏,公雞被騙了三次。妳明白為什麽公雞壹次又壹次被騙了嗎?
(5)完整地聽故事,整體感受原著。
剛剛,我們壹起創作了《金雞雄雞》這個故事。事實上,這是壹個非常著名的童話故事,它是由偉大的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寫的。
那麽,貓和畫眉最後救了公雞嗎?讓我們壹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幼兒園防拐騙防詐騙安全教育教案初三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相信陌生人,就不要和陌生人走。
2.了解並掌握壹些與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要準備的活動
1,四部相關影片。
2.問壹位阿姨孩子不知道扮演陌生人和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和巧克力。
活動過程
首先,故事“薩沙·武賈西奇和陌生人”
1.講述“薩沙·武賈西奇和陌生人”這個故事:變色龍薩沙·武賈西奇壹個人在院子裏玩,壹個陌生人問他怎麽去公園。薩沙·武賈西奇禮貌地告訴他如何到達那裏。陌生人非常感謝薩沙·武賈西奇。回家後,薩莎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薩莎,妳做得對!”但仍有壹些事情妳應該多加註意。”薩沙·武賈西奇急忙問他媽媽,“我們還應該註意什麽?"
2.集體討論:
(1)為什麽媽媽說莎莎做得對?
(2)讓我們猜猜媽媽對薩沙·武賈西奇說的其他事情應該註意什麽。
3.播放電影:
壹:當壹個陌生人約妳出去玩時,妳不能和他壹起去。
二:當陌生人送妳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妳不能索要。
三:當陌生人想去妳家時,妳不能帶路。
四:當陌生人拖著妳壹起走時,妳應該反抗並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景壹:壹個陌生的叔叔對壹個孩子說:“妳真可愛,我的孩子。我請妳吃果凍。”然後他拿出玩具讓他玩。
小組討論:妳能接受壹個陌生人的禮物嗎?妳應該對他說什麽?
情景二:壹位陌生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她對壹個孩子說:“我是妳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空接妳。讓我送妳回家,跟我走。”
老師提醒:
(1)妳認識她嗎?
(2)如果妳不了解她,妳能相信她嗎?
(3)妳應該對這位阿姨說什麽?
老師總結:對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要輕易相信他們,尤其不要和陌生人走在壹起。
第三,選擇遊戲(每個問題分為A和B兩個答案,孩子們站在正確答案的壹邊)
1.陌生人是壞人嗎?
陌生人是壞人。
b、陌生人不壹定是壞人。
2.妳能和陌生人壹起去嗎?
可以去公園和遊樂場。
b,哪兒也去不了。
3.我認識的壹個阿姨想帶妳出去玩。
A.妳可以和她壹起去。
妳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壹個妳不認識的叔叔給妳東西吃:
a、巧克力和果凍不能吃,但飲料可以喝。
B.妳不能吃任何東西。
5.下大雨的時候,壹個陌生人說開車送妳回家。
a、上車前說謝謝。
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妳的名字。誰在家?妳能告訴他嗎?
A.妳只能告訴他名字,但不能告訴他誰在家。
b .妳不能告訴他任何事情。
第四,結束活動
提醒孩子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大人,遇到陌生人也不要輕信。
教案4幼兒園中班防拐騙和防詐騙安全教育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誘拐案例使學生註意防止誘拐。
2.通過這次班會,讓同學們了解了壹些基本的反拐知識和被拐後的自救方法。
教學方法:講課和舉例組織學生討論。
時間安排:壹節課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關於誘拐的新聞。
2.了解壹些基本的反綁架知識。
3.了解壹些被拐賣後的自救方法。
教學過程:
⑴進口
1.學生們暢所欲言,陳述他們收集到的誘拐案例。
2.呈現主題。
(2)綁架案件。
1)柴偉是鄭州市民。壹個月前,他16歲的兒子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突然走失。經過多方打聽,柴偉得知兒子被人販子賣到山西黑窯做了苦力。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另外五位和他壹樣失去孩子的家長,幾位家長開始聯合尋找山西黑窯的孩子。在近兩個月的搜尋過程中,他們只找到了壹名走失的兒童,卻救出了50多名不知名的童工。這三個孩子剛剛從山西被解救出來。
2)今年3月的壹天,18的北京女孩王靜(化名)在太原被網友詐騙。因為害怕被父母責罵,她想打工掙錢回家。這時,她遇到了來自呂梁的男子郭蘭軍。郭蘭君把他騙到了呂梁山區的壹個山村老家,強迫王晶做了他的妻子。從此,王靜開始了她135天的噩夢。近日,記者從北京警方獲悉,9月19日,王靜被北京警方解救。她很安全,但那些非人的生活仍然在她的夢中折磨著她。王靜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希望她的經歷可以警醒那些在網上聊天的女孩,不要相信網民。
活動流程:
系列壹:“反拐防騙”安全演練
1,年級組動員家長參與活動,特別邀請平時不來幼兒園的家長充當“騙子”,用誘人的食物和新奇的玩具“誘拐”孩子。
總結:從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壹些孩子經不起誘惑,乖乖地跟著“騙子”走了,這說明壹些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薄弱。
2.老師們用照片和視頻記錄活動的過程,然後根據活動的具體情況,每個班級將開展有針對性的防拐騙和防詐騙教育活動,如:“如果有人敲門怎麽辦”“如果您在旅行或逛超市時與大人走散怎麽辦”“如果路上有陌生人跟著您怎麽辦”以及“如何報警”等日常安全問題和解決方案。
系列二:舉辦“反拐防騙”家長座談會
活動結束後,班主任與全體幼兒家長進行了溝通和總結。通過這個練習,幫助孩子了解和掌握壹些與陌生人相處的方法,並讓他們知道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知道僅僅告訴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與陌生人交談”是不夠的,他們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出現的情況,然後指導他們如何做。家長要提高警惕,在農忙季節多關註孩子,隨時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入園時,必須將孩子送到班主任處後才能離園。家長要委托他人接送孩子,不僅要帶好接送卡,還要提前給班主任打電話通知。
反思:
這壹系列“反拐防騙”安全活動對老師、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壹次特殊的體驗,起到了警醒和呼籲的作用。安全教育需要幼兒園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在引導孩子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老師和家長也要提高防範意識,將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不斷加強孩子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孩子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孩子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