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身保險,是指以人的生命為標的物,以生死為保險事故的壹種人身保險。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逐年增加,中國城鄉居民越來越重視人壽保險。人壽保險到底是什麽?
人壽保險可以理解為當被保險人的生命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人支付保險金。起初,人壽保險是為了保障不可預知的死亡可能帶來的經濟負擔。後來,儲蓄被引入人壽保險,所以保險公司也會在保險到期時向仍然存活的人支付約定的保險費。人壽保險是壹種社會保障制度,是以人的生命和身體為保險對象的保險業務。對每個人來說,死亡、年老、殘疾、疾病等等。都是生活中的危險。我們稱之為個人危險。
從社會的角度來說,總會有壹些人發生意外,生病,各種危險隨時在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因此,我們必須采取壹種處理人身危險的方法,即對經濟上有人身危險的人及其家庭給予壹定的物質幫助。人壽保險就屬於這種方法。其特點是訂立保險合同,繳納保險費,為參保者提供保障,以增強其抗風險能力,制定家庭理財規劃,構築城鄉家庭心理防線,營造和諧的生活空間。壽險作為壹種兼具保險和儲蓄雙重功能的投資手段,越來越被人們所了解、接受和喜愛。壽險可以保障人們的養老、醫療、意外傷害等各種風險。人可以在年輕的時候為老年做準備,今天為明天做準備,從上壹代開始為下壹代做準備。這樣,當意外發生時,居民的生活就有了經濟保障,可以老有所依,對抗疾病。
隨著我國壽險的發展,種類和機制也越來越完善,包括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生存保險、生死養老保障、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等。如果按照風險收益結構來細化,壽險還可以分為風險保障型壽險和投資理財型壽險。雖然壽險在眾多保險業務中占有較大比重,但中國保險市場相對不成熟,競爭日益激烈,也給壽險帶來了各種障礙。
二、人壽保險的風險
(1)從行業本身來看,壽險存在四大突出風險:
1.現金流風險
即新業務大幅減少和大量保單退保帶來的風險。由於資產負債的長期性特點,這類風險對壽險公司的影響遠大於非壽險公司。2003年壽險產品大量退保,但新增保費增長緩慢,潛在現金流風險日益增大。
2.投資風險
《保險法》頒布之前,我國保險公司的投資活動非常混亂。保險公司大量投資第三產業、房地產和借貸,產生大量壞賬和逾期貸款。1995之後,這種投資活動得到了抑制,但由於資本市場發展滯後等因素,保險公司無論是委托證券公司或其他機構理財,還是設立資產管理公司理財,都面臨著很大的投資風險。這兩年股市壹路走低,證券行業的風險已經蔓延到保險資產。5438年6月+2004年10月央行加息前後,國債等債券收益率大幅下降。2004年,保險公司持有債券的比例達到總資產的38%,投資風險明顯加大。投資效益低下直接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和經營穩定性,成為我國保險公司發展的最大障礙。
3.價差損失風險
預計1999之前的保單每年將增加中國壽險業的利差損約20億元,到2004年底壽險業的利差損總額將超過720億元,約占行業總資產的9%。即使所有壽險公司用全部業務盈余彌補利差損,也需要10年才能化解。[1]如果投資收益不理想,結算時間會延長。
雖然進入加息周期後息差損失的壓力會有所減輕,但無論是加息周期的長短,還是加息的幅度,都很難自然消除息差損失,因為在1999之前,保單的平均預定利率高達7%,保單的平均期限長達35年。這意味著,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裏,中國的壽險業,尤其是老牌公司,將背負沈重的歷史包袱。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由於保險公司普遍存在財務數據失真,利差損的真實風險可能被大大低估。
4.資產負債匹配風險
由於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我國壽險業資產負債不匹配的問題相當突出。特別是壹些公司為了追求高速增長,在壽險產品定價時往往沒有充分考慮期限、收益、利率、匯率未來可能的變化等因素,而只是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出發,甚至簡單模仿其他公司的產品定價。據有關部門測算,五年內資產負債匹配度高於50%,但五年以上中長期資產負債匹配度遠低於50%,資產負債不匹配相當嚴重。
(2)從市場發展分析,壽險業存在三大風險:
1.資產過度集中的風險
當保險公司的資產高度集中在單壹資產或某壹類資產上時,資產價值的波動就容易給保險公司帶來風險。這種風險應該通過資產多元化來規避,但在保險資金投資渠道仍被大量控制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的資產多元化將難以實現。2003年,我國保險公司91228億元的總資產中,銀行存款占49.9%,集中度明顯過高。雖然這種情況在2004年有所改善,但改善的程度仍然非常有限。
2.管理風險
部分公司增長方式仍相當粗放,存在經營不規範、違規操作、重要憑證管理混亂等現象,導致財務信息失真、資金損失或跨賬戶使用。由於失控的管理,壹些公司的應收保費和未決賠款存在較大漏洞,成為風險的主要來源。
3.股東風險
目前,大股東利用其控股地位占用企業資金的潛在風險已經顯現。但外資保險公司以再保險等關聯交易形式向境外關聯企業轉移利潤的做法,也可能導致其在中國設立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償付能力不足(如2003年友邦保險在中國設立的7家分公司中,有5家公司所有者權益為負。)。另外,目前很多熱衷於保險公司的民間投資者並不了解保險。成為股東後,他們很難耐心等待幾年才能獲得投資收益(壽險公司通常需要7-8年才能進入盈利期。),而股東的分紅壓力往往是經營者短期行為的重要原因。
總之,除了上述明顯的風險,現階段我國壽險還存在諸多問題: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規滯後、公眾保險意識不足、對保險公司認識錯誤、經驗不足、風險控制能力較弱、專業人員和技術缺乏、組織架構和管理方式不夠完善。
第三,積極應對風險
(壹)壽險業系統性風險分析
中國壽險業有三個基本特點:壹是壽險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大部分產品都是期限在壹年以上的中長期產品;二是以個人客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第三,在前幾年高速發展時期,為了追求規模擴張,大量推廣投資型產品。2003年,投連險和分紅型產品的市場份額達到58%,而傳統壽險產品的市場份額僅為30%。這三個基本特征使得壽險公司的經營活動不可避免地面臨以下問題:
第壹,壽險資金的長期性使得外部環境對企業的經營影響很大,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包括資本市場太小,可交易的金融產品種類不足,市場秩序混亂和制度缺陷嚴重,市場缺乏活力和效率等。)必然會極大地影響壽險資金的投資效率和安全性。這種不完善在短期內沒有改善的前景。
第二,壽險產品的長期性使得資產負債的匹配程度對壽險公司影響很大。無論是期限、利率等方面的錯配,還是市場匯率、利率波動導致的資產價值與負債價值的錯配,都可能給公司帶來資產不能及時變現和支付到期賠償金的風險。
第三,與分期產品相比,批發產品占比大,不利於保險公司建立穩定的現金流。同時,從內含價值來看,雖然投資型銀行保險產品的保費占比較大,但對內含價值的貢獻很小。因此,壽險產品結構不合理往往會掩蓋保險業的潛在風險,最終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第四,個人客戶的服務特點使得壽險公司的業務更容易受到退保的沖擊,壽險公司經營失敗的社會成本也更高,會對壽險業的社會形象產生較大影響。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從中長期來看,最容易引發壽險業系統性風險的因素是投資失敗和資產負債錯配;短期內,最有可能引發系統風險的因素是現金流風險。同時,壽險業的系統性風險明顯大於非壽險業,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也更加敏感,需要引起充分重視。特別需要註意的是,未來2-3年,由於大量批發類投資產品即將到期,保險公司不僅面臨集中贖回的壓力,還將面臨贖回後資金外流的壓力,現金流風險將顯著增加。
(二)長期健康穩定的市場戰略
在壽險這種風險大的環境下,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需要衡量、評估和應對風險。理想的風險管理是壹系列的優先化過程,讓能造成最大損失、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優先,風險相對較低的事情推遲。
但在現實中,優化過程往往很難決定,因為風險和發生的可能性通常是不壹致的,所以要權衡兩者的比例,才能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壽險的風險管理也面臨著資源有效利用的問題。這就涉及到機會成本的因素。將資源用於風險管理可能會減少可用於獎勵活動的資源;理想的風險管理是用最少的資源盡可能多地化解最大的危機。[2]
對於現階段的壽險業來說,風險管理就是識別、預測和度量風險,並選擇有效的手段盡可能降低成本,有計劃地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為壽險業的健康發展獲得經濟保障。這就要求壽險公司識別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預測各種風險對資源和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使生產得以持續。可見,風險識別、風險預測和風險處理是風險管理的主要步驟。
可行措施:
1深刻理解經濟周期變化。如果中國經濟出現增速放緩、失業率上升、惡性通脹,將直接影響保險業。壹方面,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增速會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另壹方面,退保率會壹路攀升,兩者結合容易造成保險公司現金流困難和還款危機。根據經濟周期,制定相關策略,平衡經濟周期帶來的壽險業惡性循環。
2 .時刻關註是否有金融市場形勢惡化或海外金融危機傳導。風險和危機都是傳導的。由於金融行業之間的高度關聯,壹旦出現危機,其他金融行業很快就會傳導到保險業。
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協調,政治因素和經濟政策的大調整對壽險也有很大影響,政府對市場的宏觀調控較緊,這是國內壽險業與其他地區壽險業的顯著區別。因此,需要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尋求地方政府的支持。
註重服務創新,提升公司美譽度,積極倡導人性化、信息化服務新理念,努力形成社會化、理性化服務新格局。
發展預期
由於中國壽險業的復雜性,短期內如果沒有本質的改革,壽險業的狀況不會有大的改善,但如果能按照本文分析的有效措施去操作,至少會給國內壽險業帶來壹個良性的競爭空間和和諧的發展空間。同時可以有效管理風險,獲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