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班級管理的問題與對策壹、中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內涵
(壹)核心理念:堅持學生為本。
中小學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的核心部分。在傳統的教育習慣中,學校教育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權威標準來教育學生,按照零部件工廠的統壹標準來塑造學生。也就是說,在內容上,學校教育旨在向學生灌輸壹種不屬於他們個人的價值體系,而只屬於社會標準。就形式而言,在壹群訓練有素的教師的規劃和控制下,我們不僅在內部為不同的人提供相同的預先包裝的知識和價值,而且在外部創造了只有教學才能導致最可靠和最好的學習的神話,以維護系統自身的利益【1】。在這種教育邏輯背景下,中小學班級管理主要是壹種以外部控制為主要因素的壓迫性管理,從而導致等級。為了糾正傳統教育管理的偏差,教師應該摒棄中小學貶低、奴役和束縛人的班級管理模式。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學班級管理中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學生為主體,關愛每壹個學生,促進每壹個學生積極活潑發展。教育部制定的《幼兒教師和中小學教師職業標準》明確提出了以學生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意味著我們的教育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註重教師的主導作用,重視教育的社會功能,關註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獲得全面、主動、個性化的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從學生發展出發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邏輯起點;讓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發展是生本教育理念的質的規定性;讓全體學生發展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量化要求;讓學生積極發展是生本教育理念的精髓;學生個性全面發展是時代的特征。讓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生本教育理念的最終目標;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實現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條件;充分發揮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生本教育理念的社會要求。
(二)主要內容:處理師生和同學的關系。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固有的抽象的東西,而是現實的,是壹切社會關系的總和。【3】學生的發展是在關系中實現的,關系的好壞反映了學生發展的狀態;關系的發展意味著學生的發展【4】。學生在班級日常生活中建構各種關系,包括人際關系和人與物的關系,其中人際關系起著決定性作用,包括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引導學生學會處理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是中小學班級管理的主要內容。
師生關系是中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核心關系。師生關系不應是工具理性的主客關系,而應是基於價值理性的主體-主體或我-妳交往行為。教師作為教師的價值體現在生動的師生關系上,即真正的教師是向著學生而生的【5】。為了實現教師行為的教育價值,教師必須立足於生動的師生關系,選擇合理的教師行為,切入學生發展的過程,幫助學生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同學關系是中小學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由於時間和空間的相似性或接近性,同學之間的關系比師生之間的關系更持久和親密。即使老師不在場,這種關系仍然存在,這對學生的發展是直接有效的。同學關系實現了學生之間的兄弟情誼,學生之間的平等、共創和互學【4】。
二、中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問題
關於當前的教育,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指出,我們的教育正在培養壹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世故、善於表演、懂得合作、更善於利用制度來實現自己的目標。這種人壹旦掌握權力,其危害比普通貪官更大【6】。我們的教育存在著深刻的危機——教育註重智力的培養而忽視人格的完善【7】。教育已經失去了超越現實社會的理想。這種教育以物而不是人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導致人被對象化,失去了個性。
具體而言,當前中小學班級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班級管理方法過時
許多中小學班級管理以個人經驗為出發點,以班主任的主觀思維為班級管理的主要方向,以學生是否聽話作為評價學生素質和班級管理是否有效的標準。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許多班主任仍然采用舊的管理模式。例如,班級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學生是否按時到校或違反學校或班級紀律。在管理中,他們沒有采用平等和溝通的方法,而是采用壓迫式的管理方法,學生成為由權威管理機制管理和監督的對象。長此以往,班主任、班幹部和班級學生都會產生對立情緒,甚至會導致班級管理適得其反,不利於班級管理的開展,學生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發達的媒體對年輕人也有雙重影響。
發達的媒體有助於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它為知識和學習提供了壹個新的渠道。拓展青少年的全球視野,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然而,它的負面影響也以不同的方式被忽視。第壹,容易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造成潛在威脅。如果青少年接觸到網絡上的負面宣傳論調和文化思潮,他們的思想容易產生極端矛盾和混亂,人生觀和價值觀容易出現偏差。第二,網絡容易使青少年懷疑教育者的權威,從而導致他們的集體意識薄弱和過度自我中心,從而使中小學班級管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第三,發達媒體下的大眾信息中存在負面垃圾信息,汙染青少年心靈,誤導青少年行為,削弱青少年思想意識,抵消中小學班級管理效果。
面對中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策略來提高中小學班級管理水平。
三、中小學班級管理的具體策略
理想人格作為價值理想的具體體現,以綜合的形式表現了人的價值取向、內在德性和精神品格【8】。北京師範大學石中英教授認為,將人格教育作為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在內的高中教育的新任務,不僅反映了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需求,而且具有相對現實的針對性,也是普通高中教育基礎性、獨特性和教育性的具體體現【9】。培養理想人格要引導學生做人,做中國人。做人就是要做壹個身心全面發展的人,這個人以道德為核心和統帥。所謂中國人,就是我們要有壹顆真正熱愛國家和民族的心;換句話說,作為國家的壹員,我們應該有建國精神。作為民族的壹員,我們應該有民族精神。要成為壹個世界公民,首先,我們應該盡力向其他國家學習而不忘記自己。第二,我們在關心自己國家利益的同時,也應該關心其他民族的切身問題。
(壹)堅持壹切從學生出發。
認清中國國情是認清壹切革命問題的基本基礎。【11】同樣,認清中小學壹切班級管理問題的基本依據是認清班級狀況。學生的實際情況是班級情況。在中小學班級管理中,師生矛盾關系是幸福與痛苦的根源。
所謂幸福就是相互同意,就是學生的主觀需求與教師的實際工作相壹致,即學生需要的就是教師給予的,教師給予的正是學生需要的。我們之所以獲得相互認同的幸福,是因為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充分的調查研究,進而準確把握了學生的需求。所謂痛苦是壹廂情願,是指學生的主觀需求與教師的實際工作相脫離,即學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麽,即使知道也不壹定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老師能給學生的東西可能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但老師可能不知道。之所以會有壹廂情願的痛苦,並不是因為教師沒有盡力,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準確地把握學生的真正需求,主觀地把教師的需求當成學生的需求,而不是學生的需求。
(二)建設美麗的教室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學校是由教室組成的。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每個教室都是壹個小學校,壹個小社會。課堂與生活相連,為生活而存在。教室的壹端承載著課程,另壹端承載著生活。【12】班級文化建設是壹項長期的教育工作,絕不可能壹蹴而就。也許,許多老師認為班級文化建設就是在幾天內成功地用五顏六色的紙質海報裝飾教室。真正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真實的。學生們可以在這個用海報裝飾的教室裏找到屬於自己的壹片小天空,他們的人生真的可以在教室裏留下成長的痕跡。為了有效地引導學生,教育應該讓學生相信他們壹直在進步,並能看到他們的進步,盡管他們的進步可能有點慢。
美麗的教室是美麗的,因為它展示了學生美麗的心靈。教室因為學生的心靈美而美麗。作為壹個整體成長的生命,學生需要空間來表達自己。教室應該是學生表達自我的美麗空間。如果老師只滿足於貼滿海報的彩紙而沒有學生的個性化展示,這樣的課堂著裝註定只會讓課堂更加虛偽,遠離生活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