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온라인 법률 자문 - 上升和微點
上升和微點
妳問了這個問題。...

妳不知道瑞星和微點是有關系的。單從軟件來說,微點兼容瑞星2008。後來就沒用過瑞星了。不知道能不能兼容瑞星2009。

看看這個。

1989快結束的時候,找到當時在中科院數學所計算機科學研究室工作的劉旭,想邀請劉出山壹起幹點事。

劉旭扔給王新壹句話:“40歲之前,我只做實驗系統,不想搞商業化的軟件。”1991年,王新創辦了瑞星公司,但最終說服劉旭的是瑞星公司總經理1993。在這兩年中,劉實際上充當了瑞星公司的技術顧問。他離開了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另外四個人是、包、周誌農和朱崇軍。瑞星成就了劉旭,劉旭也成就了瑞星。憑借劉旭開發的殺毒軟件和殺毒卡,瑞星壹度成為中關村與聯想、方正齊名的公司。

但這個故事有壹個美好的開始,卻沒有壹個美好的結局。

2003年,加入瑞星10年的劉旭離開瑞星。當時有消息稱“劉旭因健康問題離開瑞星”。然而不久後,劉旭創辦了同樣從事計算機安全業務的微點公司,微點與瑞星對簿公堂。

2008年2月17日,媒體的壹篇報道將王新與劉旭20年的恩怨放大在聚光燈下,關於“反病毒界最大醜聞”的說法不脛而走。

中關村的壹位商界人士認為,除了20年恩怨的曲折情節,劉王的典型故事還在於它的中關村印記。在這個被稱為“中國矽谷”的地方,這樣的鬥爭屢見不鮮,從聯想的劉妮之爭到創始人逼宮,再到四方內鬥...

每當發生這樣的事件,總會在中關村激起千層浪,但立刻就消沈了。過了壹段時間,類似的事情又發生了,圍觀的人還是壹如既往的熱情。中關村的江湖本色不時閃現。

正如CEO周所說,“中國矽谷”缺乏的是矽谷對創新的保護和對契約的尊重。“只有彌補這些不足,中關村才能成為真正的中國矽谷。”。

20年的恩怨

其實微點和瑞星的內鬥,從劉旭離開瑞星就已經埋下了種子。2003年3月5日,瑞星宣布劉旭辭職,隨後瑞星宣布在全系統集成部和銷售部裁員約20人。當時瑞星營業部員工總數在60人左右。

劉旭離開瑞星時,仍是瑞星的第二大股東,持股約30%,王新持股超過60%。

2005年,劉旭創辦微點公司。大部分被裁員工跟隨劉旭加入微點,包括瑞星前副總裁田亞奎,以及馬斌和熊步文。

微點公司的主要產品是“主動病毒防禦軟件”,但2005年底,北京警方破獲了壹起“國內故意傳播網絡病毒第壹案”,當事人正是劉旭創辦的微點公司。

警方稱,微點公司:“在軟件開發過程中,在網上非法下載運行了許多病毒,導致大量計算機病毒在網上傳播,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根據《網絡安全監管條例》,未經主管部門許可,商業公司或個人不得下載病毒樣本進行檢測。

微點公司副總裁田亞奎因此被警方拘留。2007年6月,田亞奎被羈押11個月,取保候審12個月,北京市海澱區檢察院對田亞奎作出決定。

與此同時,微點公司並未止步,其產品“主動防禦軟件”在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獲準辦理產品上市前的檢測手續,並在“國內反病毒公司傳播病毒第壹案”發生兩年半後的2008年2月獲得銷售許可。

然而,這並不是“國內反病毒公司傳播病毒第壹案”的全部。2008年2月17日,有媒體報道將矛頭指向瑞星,稱其與原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常兵等官商勾結,制造了這起假案。

對此,瑞星2月19公告稱,劉旭為瑞星大股東及高管,其開發銷售“主動防禦軟件”的行為違反了同業禁止及保密協議。公告還稱,劉旭在離開瑞星時,竊取了瑞星公司交換的病毒庫密鑰,損害了瑞星公司及其他股東的權益。

此後,微點公司發表聲明稱:從有關部門獲悉,制造這起假案的北京市公安局網監部門原工作人員於兵、警官張、齊坤、瑞星公司副總經理趙,已被北京市檢察院正式批捕。

至此,圍繞瑞星、和劉旭、的恩怨之門已經不斷向公眾敞開。

開放遊戲

2月25日,微點副總裁田亞奎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不知道案件詳情。他還表示,微點公司當時運營正常,其產品“微點主動防禦軟件”可以通過微點網站和聯邦網購買。

瑞星副總裁毛表示,他正在澳洲度假,不清楚案件的進展。他建議記者去公安局和檢察院求證。

顯然,“國內反病毒公司傳播病毒第壹案”的全部真相還有待有關部門的最終定論。然而,不難追溯有關各方的不滿和敵意。

據記者了解,加入瑞星後,劉旭花了兩周時間為瑞星的殺毒卡做了詳細的整體設計,找了壹個博士項目,很快做出了產品。

這個產品的成功出乎了劉旭和王新的意料。1993年4月,瑞星壹個月賣出10000張殺毒卡,瑞星成為國內殺毒卡市場第1號,華星被遠遠甩在後面。

據知情人士透露,就在瑞星走向成功之際,它在王新的領導下進行了多元化經營,並用防病毒卡賺來的錢四處投資。這期間殺毒軟件異軍突起,但殺毒卡卻成了過時產品。到1997,瑞星的市場份額已經萎縮到不足1%,市場老大的位置被姜敏科技取代。

劉旭早在1993就看出了殺毒軟件的問題。面對失利,瑞星開始重組。最終,瑞星決定任命劉旭為總經理。王是新董事長,但在公司決策中只起顧問作用。

劉帶領瑞星實施新政,主攻殺毒軟件市場。到1999,瑞星開始奪回部分市場份額。同時,瑞星將公司產權股份化、合法化,解決公司遺留的利益、地位、心態等問題。當時確定王新持股約60%,劉旭持股約30%。

1999年,瑞星重新奪回了殺毒領域的霸主地位。

2003年,離開瑞星後,老煙槍劉旭有壹段時間把自己封閉起來,回憶起瑞星的日子。那是壹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中關村的企業有的合並,有的分散。

太陽不會永遠照耀。曾經的最佳合作夥伴中關村,最終還是魚死網破。

中關村式生存

忙著賺錢的中關村人喜歡講英雄故事。早些年,他們告訴萬潤南和金延璟,然後柳傳誌,段永基和王誌東,現在他們是李彥宏和張朝陽。

但這個崇拜英雄的地方,既有英雄傳奇,也有恩恩怨怨的英雄情懷,還有心悸氣短的悲情劇本。

熟悉中關村的人認為,王興和劉旭代表了中關村的兩種人。

王新是中關村發展的見證人。1985年,王新22歲。當時,“兩通兩海”已經建立,王新周邊的人開始在中關村“淘金”。王新立馬放棄了“想考中戲,想當導演,想跳出中關村”的路子,進了聯想工程部。

1988年,他辭去了聯想的工作,“流落街頭”。壹年後,王新見到了堅持“計算機是科學研究和學習”的劉旭。

相對於從大學來到中關村的王新,他的意識形態和行為邏輯也來到了大街上,劉旭代表的是壹個從大學走出來的人,但他的意識形態和行為邏輯還在“院子”裏。

無論什麽樣的人,都有贏家和輸家。前者包括聯想的柳傳誌、四通的萬潤南、信通的金延璟、科海的陳清鎮等。當時村裏的生活環境和今天完全不壹樣。聯想和四通都是遵循“壹個櫃臺,壹張桌子,壹個房間,壹層樓,壹棟樓……”

中關村還有第三種人,就是身邊失去土地的農民。他們還在街道辦起了企業,形成了“電子壹條街”的初步主體。

上述中關村人士告訴記者,在中關村的大舞臺上,農民和創業者成為最早的棄兒,但他們身上“精明、堅韌、草根、魯莽、不重視合同、不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等中關村印記卻壹直流傳下來。

尤其是解決了生存問題之後,他們更需要解決做大做強的問題。此時,所謂的“中關村封條”開始發酵,博弈不斷上演,包括劉妮與方正之爭。

時至今日,這種遊戲仍在繼續,只是版本升級了,性能更加豐富,包括王新和劉旭的版本。

如今漫步中關村,有買盜版光盤的婦女,有打廣告的農民工,有從附近高校趕來的學生,也有來中心廣場休閑的市民。不知不覺中,、馬、、、和於可能會擦肩而過。

25年過去了,中關村發生了很多變化,人群更加復雜,層次感更加豐富。然而,把中關村建成中國矽谷的夢想並沒有實現。

“對創新、契約和商業道德的尊重仍然缺乏或不足,這正制約著中關村的發展,”這位中關村官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