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協定
重慶談判與十月十日協定
10月10日協議的全稱是兩國代表之間的會談紀要,該協議的公布旨在結束該國的分裂局面並建立民主政權。它簽署於1945,10,10。
背景
抗日戰爭結束後,威脅中國和平發展的外部因素開始減少,中國* * *產黨與中國國民黨之間的矛盾開始在抗日戰爭中顯現。在中國東北、華北和中原部分地區,中美兩黨軍隊正在競相展開城市管轄和接收戰略物資。同時,蘇聯將在東北繳獲的原日軍輕武器和部分戰略物資移交給林彪領導的東北人民解放軍;國民黨獲得了美國的軍事援助,美國海軍和空軍負責將國民革命軍運送到華北和東北。兩黨在壹些地區就政治權力的控制問題爆發了零星沖突。
1945年8月,蔣介石出於戰略主動,接受了國民政府首席文官吳鼎昌的建議,三次邀請毛澤東來渝共商國內和平。
8月28日,毛澤東在美國大使赫爾利的陪同下,與周恩來、王若飛從延安飛往重慶,並代表中國國民黨與王世傑、張治中、邵力子舉行和平談判。
協議內容
在會議之前,雙方公開表示將在談判期間實施停火,但實際上,為了獲得更多的談判籌碼,雙方軍隊在談判期間對戰略要地的占領和反占領從未停止。
在談判中,* * *產黨堅持抗日根據地的獨立主權,但同意交出國民黨接管的分布在海南、湖北、浙江、河南的13塊根據地,並為兩黨之間的思想結合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主張,從而淡化了兩黨之間的思想對立。國民黨堅持除1937抗戰爆發前* * *產黨占領的延安革命根據地外,其他地區壹律收復,並要求將人民解放軍置於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統壹指揮之下。* * *生產黨拒絕將軍隊移交給僅由國民黨控制的政府。它只說將減少軍隊人數,並要求在建立真正的民主政府後移交軍隊。
主要內容:
承認和平建國的基本原則,同意通過對話解決所有爭端。
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富強的新中國,徹底實行三民主義。
迅速結束政治訓練,實行憲政。
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國民大會和其他問題,然後作出決定和制定新憲法。
中國* * *產黨承認蔣介石和南京國民政府在中國的合法領導地位。
這樣,兩黨並沒有從本質上解決兩黨之間的核心矛盾,未能改變分裂局面。政治協商會議召開後不久,蔣介石單方面撕毀十月十日協定,宣布兩國第二次合作破滅。
因為蔣介石主動和平解決權力分配問題,壹旦他先發動戰爭,他就會無理取鬧,失去信任。因此,蔣介石如果要發動內戰,在政治上是很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