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前苏联的三个加盟***和国
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人口与民族构成
截至1990年1月,三国总人口799.30万人,其中俄罗斯族人为177万左右。1 立陶宛人口372.32万,主体民族为立陶宛人,占整个人口的79.6%,俄罗斯人占9.4%,为35万,其他民族占11%,为38万。 拉脱维亚人口268.70万,主体民族为拉脱维亚人,占整个人口的52%,俄罗斯人占35%,为94万,其他民族占13%,为35万。 爱沙尼亚人口158.28万,主体民族为爱沙尼亚人,占整个人口的61.5%,俄罗斯人占30.3%,为48万,其他民族占8.2%,为12.8万。
编辑本段语言和文学艺术
三国语言的特点是***属两个语支。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属同一语支即印欧语系列托-立陶宛语支,或称波罗的海语支,这种语支最接近于斯拉夫语支。爱沙尼亚属于芬兰-乌果尔语族波罗的海沿岸-芬兰语支。 立陶宛语属东波罗的语支,与拉脱维亚语关系极近,主要通行于立陶宛。16世纪起,已有立陶宛文学语言。最早文献乃是1525年的“主祷文”、一部教义以及“万福玛利亚”的译文 波罗的海
。19世纪时,立陶宛出现三种文学语言并同时使用:波罗的海沿岸低地立陶宛方言、东部高地立陶宛诗歌方言以及主要通行在与东普鲁士接壤地带的西部高地立陶宛方言。现代标准文学语言是在西部高地立陶宛方言基础上形成的,***有32个拉丁文字母。亚布隆斯基斯(1861-1930年)被称为国语之父。 与立陶宛语相近、同属波罗的语支的拉脱维亚语主要通行于拉脱维亚。1918年以后成为官方语言。拉脱维亚最早文献可溯源至16世纪,当时主要是以天主教和路德教派教义问答为主。18世纪,第一部语法问世。19世纪末,文学语言有了较大发展。1922年,采用拉丁字母。拉脱维亚语有3组方言:东拉脱维亚语、西拉脱维亚语和中拉脱维亚语。中拉脱维亚语较前二者稳定,为拉脱维亚现代文学语言的基础。虽然拉脱维亚语与立陶宛语关系密切,但由于拉语受芬兰语影响较大,因此,拉语在许多方面较之立语易加更新。拉语的最大特点是词的重音总是固定在第一音节上。 爱沙尼亚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波罗的-芬兰语支,主要通行于现今的爱沙尼亚。爱沙尼亚语的特点是和芬兰语关系极为密切,有南北两种主要方言。北部方言或为塔林方言是爱沙尼亚文学语言的基础,其许多词汇借自德语。
编辑本段宗教
波罗的海沿岸民族在13-14世纪接受了基督教。立陶宛人和大部分拉脱加尔茨人信奉天主教;大部分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及一部分西立陶宛人为路德派新教徒;一小部分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信仰正教。 苏联时期,天主教在立陶宛的影响很大,有资料显示,80%的立陶宛人系天主教徒。在这个领土面积不大的国家里就有6个宗教中心领导着天主教的各个教区:维尔纽斯天主教辖区;维尔卡维什基斯主教辖区;考纳斯主教辖区;凯沙多里斯主教辖区;怕涅韦日斯主教辖区和捷利沙伊主教辖区。 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信义会影响很大。信义会系遵奉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教义的基督教新教教会,属路德宗。“因信称义”教义即主张人在上帝面前得称为义,全凭信仰耶稣,而不在于履行教会的礼仪、规条和善功。路德宗主要分布在德国北部、北欧各国和美国。 由于在波罗的海三国中,很多人信奉天主教或路德派基督教,因此,宗教问题往往成为该地区人民反对“俄罗斯化”的导火线。较为突出一例即为1972年立陶宛1.7万天主教徒向当时的苏***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发出的备忘录和致联合国当时的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公开信,备忘录和公开信指责并抗议苏联对立天主教徒的“迫害”。其结果,一方面是来自当局的镇压“加强”,而同时,人民反抗迫害、争取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宗教影响在波罗的海三国争取民族独立运动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路德教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德国,不久传入美国和北欧各国。迄今在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等国,路德教均为国教。波罗的海三国,尤其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与北欧各国的宗教潇源,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三国的民族所向。
编辑本段资源
波罗的海三国虽然均地处波罗的海东岸,但就资源力而言,各有其特点。 立陶宛位于前苏联最西部。西临波罗的海,北邻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 波罗的海三国国旗
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
地形
受冰川作用显著,大部分为冰川夷平的低平原,其上有冰碛岗丘。波罗的海沿岸有绵长的沙丘,中部为低地,东南端地势最高,海拔958英尺。
土壤
从沙土到重粘土皆有。西北部有壤土、灰化土、沙土;中部以灰化土和泥炭土为主,土地肥沃;东南部多沙土。
气候
波罗的海沿岸狭窄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内地为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4.8℃,7月为17.2℃。大部分地区8月份降雨量最多,沿海地带10-12月降水量最多。
河流
立陶宛境内河流均流入波罗的海,水流一般平缓,河道蜿蜒曲折。其中涅曼河最长,其主要支流有梅尔基斯河、内里斯河、涅维茨斯河、杜比萨河、朱拉河以及米尼亚河等。湖泊约有3000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
植被
沼泽区有大量的泥炭。森林和草地均占土地面积的1/4。有3个天然植被区:滨海沙丘区以松树居多;东部岗丘区多云杉;中部有大气橡树林。沼泽地区和湿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
物种
野生动物品种多,有60种哺乳动物,300多种鸟类和50多种鱼类。
矿产
矿物资源匮乏,主要有硫酸监、石膏、泥炭、少量铁矿石和磷灰石,沿海地区还有少量的石油。
编辑本段生产能力
波罗的海三国在前苏联时期可为经济比较发达的加盟***和国,许多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居前苏联15个加盟***和国之首或头几位。 首先,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财富而言,爱沙尼亚均为前苏平均水平的140%,居各加盟***和国之首;拉脱维亚分别为133%和122%,居第二位;立陶宛分别为123%和108%,居第三位。 下面以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与俄罗斯相比为例。国民收入增长速度(1985年为100):1988年,俄罗斯为106.1,爱沙尼亚略低于俄罗斯为105.6,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则快于俄罗斯,分别为119.8和108.7,立的增长速度为前苏各加盟***和国之首。42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1985年为100):1988年,俄罗斯为109.9,爱沙尼亚仍略低于俄,为107.8,而立和拉仍快于俄,分别为122.0和112.0,43立居原各加盟***和国之首,拉居第二位。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速度(1985年为100):1988年,俄罗斯为115.0,爱沙尼亚高于俄,为116.6,拉脱维亚为115.4,略高于俄,立陶宛略低于俄,为114.7。此间苏联各加盟***和国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排列是:爱沙泥亚居第4位,在乌克兰、白俄罗斯、莫尔多瓦之后,拉脱维亚居第5位,立陶宛居第6位。就职工月均而言,波罗的海三国均接近或超过前苏平均水平 立陶宛。战后,立陶宛经济发展的重点为工业。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造船、电子仪表、电机、无线电器材、化工、水泥和渔类加工工业。维尔纽斯、考那斯和克莱佩达均都成为大工业中心。卡普苏卡斯、阿雷图斯和乌泰纳等均成为著名的小工业城镇。这些城镇主要从事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凯代尼艾和约纳瓦成为化工工业中心。 拉脱维亚在前苏联“劳动分工”原则下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轻工业、食品工业,和乳肉用畜牧业,49拉乃是前苏联重工业比较发达的加盟***和国之一。在拉脱维亚的国民收入中,工业占56%,农业占21.7%,建筑业占6.6%,交通运输业占4.4%,商业和其他部门占11.3%。 拉脱维亚是一个工业发达但能源缺乏的国家,能源自给率约50%,其余50%靠进口,水电站和火电站是动力主要来源。 爱沙尼亚在前苏联“劳动分工”下,如同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一样,同样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主要生产部门和产品有:机械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生产石油加工设备、农具、采矿机械、天然气管道和挖掘机,专用科学仪器和电器设备。在油页岩加工基础上,建立起化学工业,生产苯、粘合剂、合成树脂、甲醛和洗涤剂等。木材加工是爱沙尼亚最早的工业部门之一,产品主要有纸、纸浆、胶合板和家具等。消费品工业中,纺织工业最发达,棉布的生产量为三个***和国产量的70%,另外还生产毛毯和麻织品。
编辑本段科教发展水平
科技发展水平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保证一个独立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而居民受教育水平程度,乃是一个国家科技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科学院是拉脱维亚***和国的主要科研机构。80年代初,全国***有科研人员1.26万人。80年代末,科研人员有所增加。例如1988年,拉科学院的科研人员1812人,其中博士126人,副博士926人。此时期,全国科研工作者1.4万人,博士500人,副博士3100人。56 爱沙尼亚是一个居民受教育水平很高的国家。在加盟苏联以前,爱沙尼亚居民中受不同程度教育的人数比例为波罗的海三国之首。例如30年代末,爱沙尼亚9-49岁居民中识字人数已占98.6%。入盟苏联以后,爱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例如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爱有普通教育学校600所,学生20万人,职业技校36所,学生1.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7所,学生2.39万人,高等院校6所,学生2.55万人。主要高等院校有塔林工学院和塔尔图大学。 科学院是爱沙尼亚科研中心。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爱全国***有各类科研人员6200名,1988年时,全国科学工作者为7100人,博士300人,副博士3100人。科学院的科学工作者1312人,博士103人,副博士683人。
编辑本段政治状况
波罗的海三国的政治状况,这里首先是指三国恢复或为建立新的政治体制的情况。 独立以来,完成政治改革即实现政治转轨,巩固国家独立,是三国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制订自己的宪法和有关法律、更改国名、国旗和国徽。三国在政治转轨中的一个***同特点是恢复了入盟前的宪法、国名、国旗和国徽,国体为总统制或议会制。 总体看,在评价波罗的海三国政治状况时不能忽视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三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三国的政治演变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或者说,民族主义运动在三国争取独立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们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独立前夕的政党和运动及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在三国的政治转体过程中起到了组织和领导作用,它们的领导人即为独立初期的领导人。而乌克兰这样一些国家,虽然民族主义运动“鲁赫”被称为“人多示众”的组织,但在决定国家命运问题上只是起了一个“配角”的作用,掌握国家当时命运的则是原乌***第一书记克拉夫丘克。 在评价三国政治状况时不能忽视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左派党”和“左翼力量”的作用,它们在各国实行两个转轨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的政治才干和组织才干,随之在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相继取代独立初期的民族主义运动,掌管了国家权力。这一点在立陶宛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原立***基础上成立的劳动民主党于1992年在议会和总统选举中战胜了独立初期执政的“争取改革运动”,其领导人原立***第一书记布拉藻斯卡斯当选总统。但在评价这些国家政治局势时,还不能就此断言是***产党重新执政。现今的“左派”党或“左翼力量”是由原***产党演变而来,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主张已与原有意义上的***产党的主张大相径庭。例如在政治上主张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在经济上主张向西方式的自由市场经济过渡,这在实质上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主张雷同。之所以把它们称为“左派”或“左翼力量”,也只是根据其各自国情特点、形成的背景,及与其他党派主张相比而言。 另外,三国政治生活中的“左派”力量如何发展将视各国经济将如何发展,同时,根据三国的历史特点,反俄情绪一直很大,因此,“左派”执政后采取怎样的对俄政策,也是“左派”力量能执政多久的制约因素。
编辑本段军事
波罗的海三国虽小,但根据自身所处环境,仍均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军事力量。 三国建军的总构想是:俄罗斯是三国的“假想敌”,防范俄罗斯入侵是三国建军的宗旨。以西方军队为“样板”,与北约机构相“接近”,加入北约是三国的战略目标,首先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是实现国家安全的第一个实际步骤。正如立总统布拉藻斯卡斯所称,只有参加北约和其他欧洲集体安全系统,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60 三国建军的原则是实现武装力量现代化,达到北约的水平,但不装备重武器,倘若俄再次入侵三国,将采取游击战和地下斗争方式。61与此同时,三国采取联合建军原则,以加强三边军事合作,实现小国军事一体化。例如1994年2月20日,三国在爱沙尼亚举行一次联合军事演习,外电认为,这是三国防范俄威胁,向小国武装部队一体化迈出的第一步。62为进一步加强军事一体化,三国于1994年9月13日正式成立一个营的维和部队,该部队由三国各建一个连组成,每连125-150人。63维和营已于1995年1月1日起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维和营司令部设在拉脱维亚的阿达什城。
编辑本段加入北约
波海三国入约与欧洲格局变化本报驻波罗的海三国记者田晓军 2002年12月23日08:35 法制日报 2002年的欧洲,政治风云的变幻本来就令人眼花缭乱,波罗的海三国顺利加入北约,又为欧洲这张变幻莫测的政治版图添上了新的一笔。作为原苏联国家的波罗的海三国加入了北约,这一重大事件不仅牵动着美欧俄关系的敏感神经,并对欧洲格局产生直接影响。
10年漫漫入约路
波罗的海三国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白俄罗斯、波兰、俄罗斯接壤,是东西方交往的天然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历史上,这3个国家多次被德国、瑞典等西方国家占领。苏联与德国1939年签署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秘密协议,将波罗的海三国从德国占领区转为苏联势力范围。1940年6月,苏联出兵进驻波罗的海三国,随后将这3个国家以加盟***和国的名义正式并入苏联版图。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呼声不断高涨,先后宣布当年加入苏联的“宣言”无法律效力。1991年8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宣布承认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独立,三国终于获得了向往已久的独立。 为了寻求安全保障,三国均将尽早加入北约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最优先选择。北约也看中了波罗的海三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欲将其作为遏制俄罗斯的前沿阵地。但是三国入约路漫漫,波罗的海三国是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划下的一道红线。在北约第一轮东扩时,俄罗斯强烈反对三国入约。因为俄认为一旦失去这片缓冲之地,包括首都莫斯科在内的俄西部地区的重要战略城市将全部暴露在北约常规力量的覆盖之下,国家安全将受到直接威胁。但波罗的海三国入约心切,他们加入北约的愿望甚至超过中东欧国家,并且与北约的合作非常紧密。北约对接纳波罗的海三国显然很有兴趣,近年来一直采取渐进的方式向波罗的海地区推进。与此同时,波罗的海三国也在积极努力向北约靠拢。“9·11”事件后,波罗的海三国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反恐行动。三国为配合北约的部署,或派部队前往中亚国家,或派兵参加阿富汗行动。立陶宛主动承诺开放空中走廊,为反恐联盟的空中打击行动提供便利条件。三国在重大事件中表现突出,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北约于11月21日至22日的布拉格峰会上正式接纳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内的7国为新成员,波罗的海三国入约终于梦想成真。
大树下面好乘凉
波罗的海三国均是小国,据《波罗的海商报》12月13日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三国领土总面积加在一起只有17 .51万平方公里,约为波兰的一半大小,人口总数还不到720万,即还没有东欧的保加利亚一国的人口多。军队更少,三国中面积最小和人口最少的爱沙尼亚,只有4450名士兵,年军费开支1.03亿美元,近邻拉脱维亚也才有6500名士兵。因此,国小力薄的波海三国历史上多次被欧洲列强吞并、占领,正是因为有过这种痛心疾首的历史,重新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格外珍惜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翻开欧洲地图就会看到,波罗的海三国正好夹在欧洲与俄罗斯之间,这是当今世界两个强大的政治和军事集团,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三国都是与之无法比拟的,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波罗的海三国的命运,即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必争之地,历史的悲剧在波罗的海三国随时会再次重演。三国认为,只有加入北约,彻底融入西方,才能获得真正的国家独立和踏实的安全保障。 谁要是打波罗的海三国的主意,那他也就是美国的敌人。美国总统布什在北约布拉格峰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在立陶宛做出这一承诺。波罗的海三国各大报刊都以头条新闻并配以最醒目的标题报道布什的这一表述,三国为此而欢呼,从此三国不仅安全上有了一个强大的依靠,背靠北约这棵大树好乘凉,而且不用那么担心“传统的威胁”,因为任何对手今后面对的不再是势单力薄的三个小国,而是整个北约集团。
欧洲格局起变化
波罗的海三国入约对欧洲及世界格局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至少表明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表明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国家实力日下的情况下,俄罗斯事实上已难以阻挡三国入约的步伐。于是,普京将反对北约东扩与加强同北约的合作结合起来。 北约东扩的主要目的是把俄罗斯挤出传统势力范围,防范和遏制俄东山再起。中东欧历史上曾是西方列强与俄罗斯争夺的中间地带,无论对北约还是俄罗斯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冷战后的第一次东扩,使北约的防线向俄边界推进了八百多公里。俄曾把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一带列为北约不能逾越的“红线”。如今,北约新一轮东扩已经突破“红线”,使俄西北部边界直接暴露在北约战车面前。这对俄国家安全究竟意味着什么,莫斯科不会不明白。但是,普京无疑是一位战略和外交高手,当他深思熟虑后决定向美国及北约在东扩问题上妥协时,实际上是在给美国和欧洲国家做出了承诺,即除了核心的国家安全利益之外,俄罗斯已经无意于扮演战略上制衡美国的最主要国家的角色,俄罗斯愿意在战略和政治上“融入”西方,以换取西方在政治上认可俄罗斯、在战略上接纳俄罗斯、在经济上资助俄罗斯的态度。俄既然无力阻止三国加入北约,就索性在东扩问题上采取妥协的超然态度。普京现在很明确,俄罗斯要想实现经济现代化,并重新成为一个崛起的大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西方阵营,迫使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更加开放、合作与支持的政策,这非常有利于降低西方国家内部依然具有很大市场的恐俄和防俄心态。 其次,北约的军事作用将逐渐削弱。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随着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和北约与俄罗斯关系的改善,北约的军事作用将逐渐削弱,从而变为政治性为主的组织。普京也一再表示,希望北约向政治性组织转变能得以实现,俄与北约将“从性质上改变相互关系”。 在北约顺利完成了对波海三国的东扩后,欧洲一体化的其他进程将会加快,欧盟的力量将会增强,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同时,欧盟与美国的矛盾会越来越多,欧盟与美国的距离将会拉大,北约的性质和职能也会发生变化,至少要改变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形象和色彩,欧洲希望欧洲的命运将由欧洲人自己来主宰。这种趋势已经慢慢成为现实,如欧洲经济实力的增强、欧元的发行和启动、欧盟主要国家对中东局势的态度等等。 第三,在一个特定的时期,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将会越来越明显。冷战以后,美国失去了昔日的对手,成了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俄此次就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的角力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又将其军事势力范围大大扩大,以致其全球“巨无霸”思维与日俱增。 对于美国来说,北约首先是政治联盟,其次才是军事联盟。北约对于美国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美国要通过北约来显示它在欧洲的存在,来控制欧洲盟国,来限制欧洲盟国的防务问题上的独立倾向。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美欧的矛盾会在一定的情况下进一步突出。因此,可以肯定,波海三国顺利加入北约,对欧洲地缘景观的进一步影响和变化势在必行。这样的变化不仅限于欧洲,而且会超越欧洲。
编辑本段民族形成史
就起源来说,波罗的海三个民族都是纪元前4000年至2000年迁居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古代新时期时代居民的后裔。他们一部分从东方迁居到欧洲部分,原始渔猎民带来了芬兰语。另一部分来自南方维斯瓦河和第聂伯河流域,古代列托-立陶宛农牧部落在公元前2000年的初期向北迁移。 波罗的海三国风光
立陶宛人在13世纪时已处在封建时代,此时形成部族,这些部族主要是散居在涅瓦河流域的几个血缘相近的波罗的海部族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直到19世纪下半叶,立陶宛人才完成了资产阶级民族形成过程。 拉脱维亚人作为部族是在15-16世纪由波罗的海本地的一些部落(库尔什人、泽姆加尔人、谢尔人、拉脱加尔人)形成的。这些部落在5-6世纪时向北推进并逐渐同化了操芬兰语的立维部落以及一部分南方爱沙蒂人。这些部落在反对12世纪末-13世纪初日耳曼骑士入侵波罗的海沿岸的***同斗争中联合起来。拉脱维亚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大量拉脱维亚人从19世纪起迁住西伯利亚。 爱沙尼亚人是古代波罗的海沿岸芬兰部落的后裔。如拉脱维亚人一样,在反对日尔曼骑士和瑞典人的斗争中形成一个统一的部族。爱沙尼亚的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末。
编辑本段经济状况
波罗的海三国与独联体国家相比,其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一)通膨率低,财政稳定
以1991-1995年期间,独联体和波罗的海三国通膨率升降情况为例。有资料显示,1990年时,大多数前苏联加盟***和国的价格年增长速度为3-5%。亚美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年通膨速度超过了10%,分别为10.3%和10.5%,爱沙尼亚当时的年通膨率最高,为23.1%。 1991年起,波罗的海三国与独联体国家的通膨率均呈上升趋势,只是上升幅度不同。1991至1995年期间,独联体诸多国家的通膨率以千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速度上升。例如1995年11月与1990年12月相比,格鲁吉亚的价格总水平上扬25.4万倍,土库曼斯坦上涨13.8万倍,亚美尼亚上调9.5万倍,白俄罗斯提高4.6万倍,乌克兰为3.7万倍。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的价格上涨2.2万-2.6万倍。俄罗斯的情况略好一些,价格涨幅为4657倍。倘若把波罗的海三国的通膨情况与上述国家加以比较的话,不难看出,三国的情况大大好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1991-1995年期间,有资料表明,例如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通膨率仅为76倍和84倍。 如果从具体年份看,例如1991-1992年,前苏联各加盟***和国均处于通膨上升时期,而从1993年起,各国的情况开始出现差别:一些国家的价格增长速度放慢,而多数国家通膨率继续上升,某些国家甚至出现恶性通膨。相比之下,波罗的海三国形势最佳,通膨率大幅度下降,实现了财政稳定。例如1993年,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通膨率为40%左右,或为月通膨率不高于2.8%。1994年,立陶宛的年通膨率为45%。截至1995年11月,波罗的海三国的月通膨率均已低于2.8%。
(二)生产复苏相对较早
从时间上说,波罗的海三国和独联体国家的生产形势可大体划为三个时期:从独立到1993年可为第一时期,此时期为生产普遍下降时期,而1993年以后,各国情况出现不同变化,波罗的海三国的生产下降趋势减慢并开始出现相对稳定增长的势头。例如1993年与1992年相比,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生产分别下降到3.5%和9.5%,而1992年与1991年相比,分别下降25.5%和34.5%。立陶宛1992年下降39.3%,而1993年降至16.2%。独联体国家仍多数处于生产继续下降趋势,例如土库曼斯坦由1992年的5.3%降到1993年10.0%,白俄罗斯由9.6%降到10.6%,乌克兰由13.7%降到24.2%。1994年起,各国形势又出现明显的不同变化,可为第三阶段。例如有资料显示,1994年爱沙尼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4%,拉脱维亚增长2%,立陶宛增长1.7%。1995年,波罗的海三国的经济发展又上一个新台阶,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