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西北五省
陜西省1
陜西簡稱陜或秦。西周初年,周、趙統治陜西兩厘米,陜西以東,周公,陜西以西,。“秦”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管轄範圍主要在這壹帶。人們也稱陜西為“三秦”,壹般從地理特征上理解為陜西分為關中、陜北、陜南三個自然區域。
其實“三秦”之名源於項羽分封諸侯,讓秦國的三位大將統治秦國故裏:張寒為雍王,鹹陽以西;司馬欣為賽王,擁有鹹陽以東;董昆就是翟王,擁有陜西莫西。“三秦”由此得名。
2.甘肅省
甘肅位於黃河上遊,處於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匯處。它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壹,也是最早開展東西方文化經濟交流與合作的地區。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在甘肅境內綿延1600公裏,陸地面積42.58萬平方公裏,常住人口2700多萬。
甘肅幅員遼闊,基本涵蓋山區、高原、河谷、平原、沙漠、戈壁等類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農作物病蟲害少,特色農業突出,綠色食品眾多。
憑借優越的光、熱、水、土資源,甘肅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種子產區、第三大馬鈴薯產區和五大牧區之壹,重要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釀酒葡萄種植的最佳生態區之壹。
甘肅擁有燦爛的文化遺產、多樣的自然景觀和多彩的民族風情,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是中國著名的黃金旅遊線路“古絲綢之路遊”的重點路段,形成了以敦煌文化、絲綢之路文化節、黃河文化為代表的多條旅遊線路。
3.青海省
青海省位於祖國西部,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部。因為有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所以簡稱“青”。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因此被稱為“江河之源”,又稱“三江之源”,被譽為“中國的水塔”。
青海省地理位置在東經89° 35′—103° 04′和北緯31° 36′—39° 19′之間,總面積72.23萬平方公裏。
青海北部和東部與甘肅省接壤,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接壤,南部和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接壤,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是西藏和新疆與內地的聯系紐帶。青海省的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
天地有大美,不言而喻。青海幅員遼闊,山川壯麗,歷史悠久,民族眾多,文化多姿多彩,在生態、資源、穩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青海的美,有它的原生態,有它的多樣性,有它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李白的詩中寫道:“我登上頂峰。我縱覽全球,大江壹去不復返。黃色的雲被風吹走了數百英裏,壹座雪峰被九倍流的漩渦白色地環繞著。”是青海山川的生動寫照。
4.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面積6.64萬平方公裏。2015年末總人口667.8萬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6%。是中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轄5個地級市、22個縣市(區)。
寧夏全境海拔1000m以上,地勢南高北低,落差近1000m,呈階梯狀下降。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溫帶半幹旱半濕潤,具有春季多風沙、夏爾·凡多姆海恩酷熱、秋季降溫早、冬季寒冷漫長、雨雪稀少、日照充足、蒸發強烈的特點,年均降水量約300mm。
地形上分為三大板塊:壹是北方引黃灌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譽。二是中部幹旱帶。幹旱少雨,風沙大,土地貧瘠,生活條件差。三是南部山區。丘陵溝壑眾多,部分地區濕冷,是國家級貧困地區之壹。
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位於亞歐大陸中部,祖國西北邊陲,總面積654.38+0.66萬平方公裏,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壹;該國毗鄰西藏、青海、甘肅等省,周邊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個國家接壤。
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裏,約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壹。是中國面積最大、鄰國最多、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級行政區。
新疆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降水稀少,蒸發強烈,年平均降水量154.8毫米,570多條河流由山區積雪融化形成。冰川儲量2.1.3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42.7%,被稱為“固體水庫”。水資源總量832億立方米,居全國第壹,但單位面積出水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六分之壹。
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勻,資源性和工程性缺水並存。新疆土地資源豐富。全區農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積6543.8+0億畝,占全國宜農、宜林、宜牧土地的十分之壹以上。
現有耕地7761萬畝,人均耕地3.23畝,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12倍。天然草地面積8.6億畝,可利用草地面積7.2億畝,占總面積的34.4%。是中國五大牧區之壹。
全區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3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16個,總面積約19637.50萬公頃,占全區的11.82%。全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全年的67%,首府烏魯木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全年的67.2%。
新疆平均日照時間2600-3400小時,居全國第二,為特色優勢農產品的種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二、東北三省
1,遼寧省
遼寧省,簡稱“遼”,是沈陽的省會,中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中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壹,中國近代最早的省份之壹,中華民族和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壹。
新中國工業崛起的搖籃,改革開放以來為中國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被譽為“國家長子”、“東方魯爾”。
遼寧因遼河流域的永久寧靜而得名。
唐屬河北路;廖智東京路;黃金還在;袁設立遼陽省;明是遼東司令;清朝設立遼東將軍,後改為奉天將軍,後改為盛京將軍,清末改為奉天將軍;民國將遼寧省由65438改為0929,這是遼寧名稱的開始。偽滿洲國恢復奉天,光復後仍改為遼寧省1945;建國之初分為遼東省和遼西省,後合並恢復遼寧省。省名至今未改。
2.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位於東經121 1 '-135 05 ',北緯43° 25 '-53° 33 ',是中國的最北部。北部和東部以黑龍江和烏蘇裏江為界,面向俄羅斯;西部毗鄰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吉林省接壤。面積超過46萬平方公裏。
地形復雜。西北有大興安嶺,北有小興安嶺,東南有張廣才嶺、老爺嶺、太平嶺、完達山,西南有嫩江,松花江自北向南貫穿全省,形成東北三江平原,西南為松嫩平原。東南還有興凱湖。
丘陵和山地海拔約300-1780米,約占全省總面積的70%,平原海拔約50-250米,約占全省總面積的30%。山地和平原的分布構成了該省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的高地形,東北部和西南部的低地形。
黑龍江省現轄13個地級行政單位,市轄19個縣級市,47個縣,64個區,464個鎮,480個鄉,9157個村。
3.吉林省
吉林省,簡稱“吉”,位於中國東北中部。這裏是中國的糧倉和工業搖籃,省會長春是全國著名的汽車城、電影城和科教文化城。
吉林省在全國的地位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約2%:面積187400平方公裏,占全國的1.95%;人口2753.3萬人,占全國的2%;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274.11億元,占全國的1.97%。下轄1個副省級城市、7個地級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山管委會、60個縣(市、區)。
吉林省位於東北亞地理中心,由中國東北、朝鮮、韓國、日本、蒙古和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組成。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積極支持的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開發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與東北亞合作的優越地理條件。是中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窗口。
吉林省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商品糧生產基地。吉林省加工制造業較為發達,以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為三大支柱產業,醫療健康、裝備制造、光電(航天)信息、新材料、旅遊為優勢產業。
吉林省地處世界著名的“黃金玉米帶”,是著名的“黑土地之鄉”,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歷年來,吉林省糧食商品率、人均糧食占有量、人均肉類占有量排名均為1。
百度百科-西北五省
百度百科-東北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