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自然地質信息中心)
介紹了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物理地質資料的管理機構和政策,以及地質實驗室核心庫的收集和服務。
關鍵詞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物理地質數據;管理;服務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以下簡稱薩斯喀徹溫省)是北美最早建立核心銀行並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地區之壹。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薩斯喀徹溫省在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方面形成了壹套完整的體系,在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機構設置、服務內容、服務產品開發、網站建設、信息服務等方面具有壹定的特色,值得國內借鑒。
壹、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機構
薩斯喀徹溫省的能源和礦產主要由能源和資源部(現經濟部)管理和開發,薩斯喀徹溫省地質調查局作為下屬機構,是薩斯喀徹溫省專門從事資源管理、地質科學研究和地質資料(包括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為社會和礦山企業提供服務的政府機構。
通過基礎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水文地質、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系統研究。,薩斯喀徹溫省地質調查局獲取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的信息,為政府、礦山企業和公眾提供服務。該局由壹名總地質師管理,下設礦產與北方地質部、石油地質部、資料室、庫區和設備部。
薩斯喀徹溫省的資源分布格局是:南部以石油、天然氣、鉀鹽、油頁巖和煤炭為主要資源,北部以金屬礦產、鉆石和鈾礦為主要資源。為了接收和管理地質和采礦活動中產生的物理地質數據,薩斯喀徹溫省地質調查局分別在南部的裏賈納和北部的拉隆基建立了兩個核心庫,以接收和管理南部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以及北部采礦公司的物理地質數據(主要是巖心、巖屑和少量巖石樣品)。
這兩個核心庫由薩斯喀徹溫省地質調查局的常駐地質學家和管理人員管理,並分別成立了地質研究機構——裏賈納地下地質實驗室和拉隆前寒武紀實驗室,整合地質數據和資源信息,開發服務產品,為社會和企業提供咨詢和服務。
二、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政策
1.核心管理政策
薩斯喀徹溫省的政策法規沒有規定鉆井必須取芯,是否需要取芯由礦業公司和油氣公司決定。但只要是從油氣井、鉀鹽井鉆取的巖心,按照通常的規定,這些巖心都必須提交給負責巖心管理的實驗室。如果公司需要在取芯井中取樣,需要獲得薩斯喀徹溫省能源部的同意。
巖心由礦業公司、油氣公司按照實驗室的統壹要求進行分揀和運輸,工作人員負責入庫前的檢查、驗收、記錄和歸檔;同時,需要向資料室提交相關的地質資料。
為了保護和存檔巖心,如果庫內巖心少,工人會將巖心分成三份,其中三分之壹用於客戶觀察取樣。
2.采伐管理政策
薩斯喀徹溫省規定,采礦(石油和天然氣)區塊中最深的垂直井必須收集鉆屑;因為巖屑是水平鉆井唯壹可以獲得的地質信息,所以必須在每口水平井中收集巖屑。
巖屑和巖心壹樣,由礦業公司和油氣公司按照實驗室的統壹要求進行整理和提交,工作人員負責入庫前的檢查、驗收、記錄和歸檔;同時,需要向資料室提交相關的地質資料。
3.信息保密期
收集的數據保存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為了保護信息自由,加拿大政府對信息沒有保密要求。換句話說,對於政府來說,地質數據不是機密;但為了保護礦業公司的商業利益,地質資料除了匯款人之外,對探礦公司、油氣公司、礦業公司都是保密的。
對於鉀礦來說,由於礦產的特殊性,其信息是完全保密的,保密期壹直保持到本礦區開采結束;如果礦業公司退出礦區,將采礦權交還給政府,信息的保密性將自動解除。
對於鈾和金屬礦物,保密期限為自鉆井活動之日起2年。其他礦產資料保密期限為1年。
三、地下地質實驗室核心庫
1.基本信息
地下地質實驗室現有核心庫建於1957,面積6886m2。1960、1964、1986、1997、2004年五次擴容,第六次擴容正在進行中。擴展的區域將是
核心倉底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凝土按6.1m2的正方形澆築。屋頂是由剛性框架支撐的鍍鋅波紋鋼板。巖心儲存面積3902m2,鉆屑儲存面積279m2。
整個實驗室* * *有工作人員14人,其中主管1人,管理人員2人,地質人員4人,工人7人。其職能包括資源管理、地質科學研究、實物儲存和管理以及向公眾提供服務。地下地質實驗分為三個辦公室,即:
1)薩斯喀徹溫省地質調查和石油地質辦公室,負責顯生宙礦產、油氣資源和CO2封存研究,為企業和社會提供顯生宙地質問題咨詢,解答地質資料和數據相關問題。
2)資料管理辦公室,負責收集地質資料、測井曲線、化學分析資料和巖性描述;管理南、北兩個核心庫的庫存地質資料和數據,輸入計算機數據系統;向社會提供各種地質資料、地質數據和研究報告;為遊客提供地質資料的檢索和復制。
3)庫區和設備部,由庫區2名管理人員和6名工作人員組成,負責管理圖書館物理地質資料的卡片檢索,建立地球物理測井檔案,幫助用戶尋找巖心和巖屑。工作人員負責巖心和巖屑重要測試儀器的接收、歸檔、存取和操作,還負責從庫中找出並放置用戶需要測試的巖心和巖屑。
在過去的10年中,平均每年有1425個用戶訪問和使用地下地質實驗室的設備和物品;在過去的三年裏,每年都有超過1500的客戶來訪;在2011年,* * *有2200個客戶使用了地下地質實驗室的藏品。
2.對象和服務內容的集合
(1)核心存儲區
目前巖心庫有386496盒約600000 m的巖心,取自21352口井,主要來自:①油氣井;②鉀鹽井;③選定的前寒武紀地質鉆孔;④油頁巖鉆探;⑤油砂井;⑥煤礦巖心;⑦所選鉆孔約占華北地區鉆孔總數的20%。⑧其他來源。
由於薩斯喀徹溫省氣候相對幹燥,適合保存紙質和木質芯盒。礦業和油氣公司為了省錢,壹般會將巖心存放在紙質和木質的標準巖心盒中,以便運輸和提交。其中,木芯盒用於采集野外樣品和地表巖心;紙芯盒是用來保存油氣芯的。核心箱堆放在鋼架上,堆放高度可達3.7 m,用戶可根據行、列、架等標誌進行查詢(圖1)。除光鹵石芯外,紙芯盒會因溶解而損壞。其他紙芯盒都保存了70年,可見紙芯盒的適用性和經濟性都很高(圖2-4)。
圖1核心存儲區
圖2木制芯盒
圖3木制芯盒和標簽
圖4紙芯盒和芯
該巖心庫最古老的巖心是2065年薩斯喀徹溫省新建的3500多口井,1947年提交的438+01,主要來自石油、天然氣和鉀鹽鉆井,其中2965438口井進行了取心和提交。圖5是地下地質研究所巖心庫從1999到2011收到的巖心統計。
工人主要使用叉車和人工搬運來接近芯。為了符合職業健康安全規定,工人輪流工作,核心搬運箱的數量也有嚴格限制。
(2)鉆屑儲存區
巖心庫還包含33126口井的4458699瓶巖屑,主要是油氣鉆井和鉀鹽井的巖屑。
儲存區采用加熱方式加熱,可以保證鉆屑的儲存安全。插條裝在塑料瓶裏,存放在專門的箱子裏,放在鐵櫃裏,可以通過櫃號和箱號找到。
(3)物理觀察室
物理觀察室是壹個相對封閉的保密室,有12個檢查臺,配備滾筒傳送帶,每個長度為6.1m。地下地質實驗室為用戶提供必要的檢測工具,如顯微鏡、熒光計、切片機、研磨機和實驗用具。
圖5地下地質研究所巖心庫收到的巖心統計
(4)圖書館
為了方便地質研究,地下地質實驗室還為用戶建立了壹個圖書館,主要收藏壹些當前的地質研究資料,包括雜誌、出版刊物、博士(碩士)論文、地質圖等。
3.提供的服務內容
1)向社會和企業提供鉆井檢索、鉆井數據和數據查詢,提供巖心和巖屑的現場觀察、取樣、部分測試和顯微觀察。
2)向社會和企業提供地質資料和科研報告的查詢和復制,包括巖石和地球化學分析數據、鉆屑分析數據、流體(烴和水)分析數據和鉆桿測試數據;提供獲取和復制地質圖的途徑。
3)提供數字文件和資料,在薩斯喀徹溫省能源和資源部網站(www.er.gov.sk.ca)上公布所有地質資料。
4)為礦業公司提供地質咨詢服務,指導礦業勘探開發,也提供壹些專業化的服務,比如鑒定地質樣品。
5)作為裏賈納大學和薩斯喀徹溫大學的教學實習基地,可以為兩所大學的學生和教師來核心庫進行調查、取樣和科研提供必要的科研經費和教學實物,但需要向地下地質實驗室提交壹份科研成果。
6)通過對庫中現有實物地質資料的信息整合和綜合研究,編制部分礦業公司急需的鉆探信息報告和圖件,發布薩斯喀徹溫省年度地質勘探報告和勘探前景小冊子等重要地質報告,組織相關地質圖件的繪制和出版。
7)組織大型國際地質會議,如與美國有關方面聯合舉辦的年度石油會議和年度威利斯頓石油會議,對促進薩斯喀徹溫省的能源和礦產開發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促進了薩斯喀徹溫省的地質科學研究。
8)其他服務。
四。薩斯喀徹溫省地質數據信息化
地質數據的數字化和信息的及時發布是薩斯喀徹溫省能源和資源部提供的社會服務的壹個主要特點。目前,大部分紙質文件已實現數字化,可用於檢索巖石和地球化學分析數據、鉆屑分析數據、流體(碳氫化合物和水)分析數據和鉆井測試數據;薩斯喀徹溫省幾乎所有的資源管理政策法規、相關地質資料、研究報告、地質圖和資源信息都通過政府網站(www.er.gov.sk.ca)公開。獲取數據和信息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用戶可以通過關鍵詞、礦業權、礦區地址、經緯度等方便地了解相關信息、搜索和下載地質資料。
鉆孔的基礎數據全部開放,用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查詢某壹礦權內的鉆孔,檢索鉆孔的相關信息和地質資料;可檢索的內容包括礦產資源信息、油氣資源信息、地質圖等。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
薩斯喀徹溫省的物理地質資料管理沒有復雜的政策法規和獨立的管理部門。它只是從服務的角度作為薩省政府的壹個服務職能而存在,所有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促進薩省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
從該省地下地質研究所的機構設置來看,該所是科研機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只是其職能之壹,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才是其主要任務,這才是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的最終目的。研究所的服務不僅限於館內觀察、取樣等常規服務,還可以為礦業公司提供地質咨詢,與地質院校合作科研,舉辦或承辦壹些國際學術會議。這些措施不僅可以吸引許多客戶到圖書館服務,還可以使地下地質研究所逐步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形成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薩斯喀徹溫省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機構完全按照用戶和政府的需求提供服務和開發服務產品,扮演服務提供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角色,值得我國各級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機構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