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온라인 법률 자문 - 利奧三世生平簡介,對利奧三世的歷史評價,利奧三世是怎麽死的?
利奧三世生平簡介,對利奧三世的歷史評價,利奧三世是怎麽死的?
利奧三世生平簡介,對利奧三世的歷史評價,利奧三世是怎麽死的?

利奧三世(利奧三世,680-741)是拜占庭伊蘇裏亞王朝(717-802)的創始人。在他上臺之前,拜占庭帝國正處於內亂外患之中,存亡危在旦夕。然而,他以非凡的毅力扭轉了這壹局面,維護了千瘡百孔的帝國。

利奧三世,原名康農,680年生於敘利亞北部的日耳曼尼亞(今土耳其的馬拉斯)。小時候,我隨父母搬到色雷斯的梅森布裏亞。他的父親很富有,因為他經營畜牧業。傳說利奧年輕的時候經常和壹些商販壹起趕著毛驢進出農村市場。在去集市的路上,利奧遇到了猶太先知,他們預言如果利奧答應放棄偶像崇拜,他將來會成為羅馬皇帝。可見獅子座並非出身豪門。他的生活環境和社會地位使他能夠廣泛接觸阿拉伯和猶太下層階級。他不僅熟練掌握了阿拉伯語和拉丁語,而且熟悉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對他後來的政治生涯產生了重要影響。

利奧年輕時目睹了帝國的災難。經過斯蒂格妮的自省,這個古老的國家在東歐的壹個角落跌跌撞撞,由於奴隸和民工起義的打擊,斯拉夫人和阿拉伯人的不斷入侵,以及皇室和貴族之間的權力和權力之爭,面臨著全面崩潰的威脅。利奧出生幾年後,查士丁尼二世登上了王位(685-695;705-711),他殘忍地殺害貴族,對城市貴族征收重稅,不假思索地對士兵下達苛刻的命令,從而引起大貴族的強烈不滿。695年,大貴族擁戴帝國著名的將軍萊昂迪為皇帝,推翻了查士丁尼二世,割掉了他的鼻子,把他流放到赫爾遜的尼斯。後來,在保加利亞人和斯拉夫人的幫助下,查士丁尼二世得以恢復(705年)。在壹次恢復皇位的運動中,據說利奧在查士丁尼二世將600只羊送給了軍隊運輸,因此受到了他的賞識,並獲得了作為皇帝隨從的非常重要的職位。後來在安娜·塔索烏二世統治時期(713-715),被任命為安娜·托裏卡(小亞細亞最大的省份)的總督。

715年8月,帝國沃普西根據地的軍隊不滿大官僚和東正教(即反對基督壹元論的教會)的專制權力,推舉帝國收稅官費奧多西三世為皇帝,攻占君士坦丁堡。當時安娜·塔西烏二世正在征集外省軍隊,拒絕放棄皇位。

利奧利用爭奪王位的機會接觸阿拉伯人,獲得後者的支持。716年4月3日稱帝,717年3月25日率軍進入君士坦丁堡,從此開始了伊蘇裏亞王朝的統治。

利奧三世上臺後做的第壹件事就是抵抗阿拉伯人的進攻。為了反對費奧多斯烏斯,他向阿拉伯人尋求援助,並接受他們的條件作為交換。然而,利奧三世並不想遵守他的承諾。阿拉伯人以此為借口,立即派出水陸部隊進攻拜占庭。哈裏發的兄弟莫斯雷馬親自率領壹支1.2萬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大部分是騎兵和駱駝兵)的軍隊,穿過小亞細亞,越過海勒斯河口阿比杜斯,進入歐洲,由陸路包圍色雷斯各城。與此同時,大量阿拉伯戰艦從埃及和敘利亞起航。據記載有1800艘壹般戰船,20艘大型戰船,滿載重兵,沖進博斯普魯斯海峽,攻打君士坦丁堡。

獅子座沈著應對挑戰,采取以守為攻的策略。他以非凡的才能,組織人力物力對付強敵的進攻。同時,他接受了壹位煉金術士卡利尼庫的建議,決定使用壹種由硝石、硫磺、油和各種樹脂制成的可燃混合物,人們稱之為“希臘之火”,作為破敵的新武器。他下令拆除用來保衛港口的鐵鏈,引誘阿拉伯艦隊入港,然後出人意料地放出火箭、滅火輪和火槍。頃刻間,火龍飛舞,濃煙滾滾,爆炸聲轟鳴,阿拉伯艦隊陷入壹片火海,戰艦和士兵葬身海底。當時正值嚴冬時節,被城池圍困的軍隊因為饑寒交迫和疫病流行,很快就失去了戰鬥力。君士坦丁堡長達壹年的攻防戰(717年8月—718年8月)以阿拉伯慘敗告終。

自公元726年起,阿拉伯人恢復了對小亞細亞拜占庭帝國的侵略。為了保護帝國的安全,公元732年,利奧與反對阿拉伯人的喀山汗國結盟,與保加利亞保持和平友好關系,從而形成東歐反阿拉伯聯盟,迫使阿拉伯人貿然入侵。740年,利奧的軍隊在弗裏吉亞的阿克洛瓦伊農(今阿菲永卡拉斯薩爾)與阿拉伯人作戰,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從而使小亞細亞完全擺脫了阿拉伯人的威脅,為利奧的後繼者收復小亞細亞奠定了基礎。

面對隨時的外敵入侵,利奧也致力於整頓帝國內部的混亂秩序。他清楚地認識到,掌握軍隊是對內統治和對外戰爭的重要關鍵。壹方面,他制定嚴格的紀律整頓軍隊;另壹方面,大量寺院、教堂被征用,用於獎勵軍事貴族和士兵。這引起了教會的強烈不滿,激化了* * *與教會的矛盾,導致了“毀像運動”。

利奧統治初期,由於阿拉伯人的不斷入侵,帝國領土的實際面積大大減少,阿拉伯占領區的大量祭司離開“異教”地區,遷回帝國領土,從而使帝國的僧侶人數猛增到10萬之多。享有免稅特權的修道院和教堂的財產幾乎占據了帝國土地的壹半。這些僧侶和修道院的存在成為拜占庭帝國的沈重負擔。軍事貴族對教堂和修道院占據的肥沃土地垂涎已久,伺機據為己有。廣大人民群眾也強烈不滿教會的剝削和各種借口下的貪得無厭的剝削。在七、八世紀,封建教會壹直利用崇拜聖像和神龕來欺騙群眾,作為斂財斂財的手段,並使崇拜聖像成為經常性的宗教活動,甚至達到家家戶戶。然而,早期的基督教反對崇拜偶像。自4世紀埃爾韋拉宗教會議以來,反對偶像崇拜的運動壹直在進行。七世紀後,保羅教派異端在拜占庭興起,這個教派也尖銳地抨擊偶像崇拜。利奧巧妙地利用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反教會情緒,打著“反對偶像崇拜”的旗號進行教會改革,使之為伊蘇裏亞王朝的統治服務。

726年,利奧頒布了反對偶像崇拜的第壹道聖旨。他宣稱偶像崇拜和偶像崇拜壹樣,是“異端邪說”,應該被禁止。730年,他又頒布壹道聖旨,正式將反對偶像崇拜定為國家宗教政策,下令拆除和毀壞教堂和寺院中的所有偶像,廢除部分寺院,沒收其全部土地和財產,並強迫其男女僧侶世俗化,承擔國家稅收。這壹政策得到了軍事貴族和部分公民的支持,遭到了教會的強烈反對,甚至受到了教廷的幹預。教皇格裏高利二世在731年宣布驅逐利奧。利奧沒有被嚇倒。他在給教皇的信中寫道:“我既是皇帝,又是傳教士”,這表明了他將政治和宗教權力結合起來的決心。同時,他斷然剝奪了教皇在意大利南部的征稅權和對伊利裏亞等地的管轄權,作為對教皇的報復。那些不服從主教的牧師會被監禁和懲罰。然而,壹些頑固的宗教狂熱分子煽動壹些人,於727年在拉韋納主教區發起了反對毀壞聖像的武裝鬥爭。風暴摧毀了利奧的軍備,軍隊鎮壓失敗後,拉韋納脫離了拜占庭帝國。這就是利奧推行教會改革政策所付出的代價。然而,這場運動畢竟沈重打擊了教會和修道院的權力,挫傷了教皇的傲慢。利奧將沒收的土地分給軍事貴族,滿足了軍事貴族對土地的要求,鞏固了利奧的統治地位。大量軍事貴族的出現,使其領地內的鄉村農民迅速淪為農奴,從而加速了拜占庭帝國的封建進程。

利奧內政的另壹個重要方面是,他和他的兒子康斯坦丁主持了“法律百科全書”的編纂和修訂。自從斯蒂芬妮編輯了代碼,帝國的狀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查士丁尼法典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利奧和他的繼任者君士坦丁壹起,成立了壹個由三名法學家、帝國會計和兩名檔案管理員組成的特別委員會,致力於修訂法典。

這部修訂後的法典被稱為“Ekeloga”,意為法律著作選編和法律摘要。嚴格來說,這不是壹部新法典,而是對查士丁尼法典、歷代補充法規和民間習慣法的簡化、編纂和補充。它出現的確切日期不得而知。壹些學者認為它發表於726年3月,即利奧統治的早期,但也有人認為它發表於740年或741年,即利奧統治的後期。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部法律是利奧和他的兒子康斯坦丁編的。法律書序言中“以虔誠睿智的皇帝利奧和君士坦丁的名義”這句話可以說明。

新法典分為十八條,涉及婚禮、訂婚、彩禮、遺囑、監護和釋放奴隸、證人等。,以及有關出售租賃權的各項條文。其中民法部分為主,刑法部分只有壹章。編纂這部法典的目的是調整當時婚姻和財產所有制的關系,鞏固私有制和國家組織。前言明確了立法的原則:堅持正義,制止法官按個人好惡行事;反對賄賂,決定國家給司法人員壹定的工資,禁止他們向訴訟當事人勒索報酬,以免“為錢出賣正義”;也反對貶低窮人、包庇富人,主張窮人和富人在法律面前權利平等。新法典重申查士丁尼法典的基本原則和關於奴隸的法律規定仍然有效,但同時也允許奴隸自由。新法典非常註重租賃關系和永佃權制度,體現了地方貴族的利益。法典還規定了戰利品的分配,因為戰利品已經成為軍事貴族參與戰爭的目的和財富的重要來源。新法典還以各種肉刑代替死刑,規定了斷臂、鞭刑、割舌或剜眼等刑法,最輕的是鞭刑。新法典的頒布深刻地反映了拜占庭帝國政治經濟的巨大變化,加速了封建化的進程。該法典頒布後,在伊蘇裏亞王朝壹直沿用到馬其頓王朝(867-1057),至今仍作為法學教育的基礎教材使用,該法典中的部分章節仍被借用作為立法的依據。因此,這部法典可以稱為“希臘化的羅馬法”,它開創了拜占庭法律的壹個新的歷史階段。在東歐的斯拉夫民族中,尤其是在《羅斯法典》中,也有“Ekeloga”影響的深刻痕跡。這部法典的壹些原則至今仍是壹些國家制定民法的主要依據。所以,利奧也可以稱之為有能力的立法者,在法制史上占有壹席之地。

741 18年6月,利奧在君士坦丁堡去世,葬於君士坦丁堡大教堂。

本文由策略網整理發布。如轉載本文,請保留本文出處和鏈接。

本文轉載請註明地址://moulue UE/renwuzhi/202005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