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金融科技和數據應用,商業銀行對公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上線率持續提升。招商銀行2022年年報顯示,基礎客戶服務、融資業務和外匯業務的上線率分別達到95.65%、82.14%和65.49%。
線上產品和服務逐步覆蓋客戶賬戶、支付結算、現金管理、融資理財等領域,涉及貿易金融、供應鏈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電子保函等。商業銀行部分對公客戶只需到櫃臺辦理壹次,後續90%以上的業務均可網上自助辦理、網上壹站式辦理。
1,開戶和賬戶管理
網上開戶預約。各大商業銀行支持對公客戶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開放平臺進行線上開戶預約,包括預約開戶網點、線上企業信息填報、遠程審核確認開戶意向、在線實時查詢開戶進度等。客戶只需壹次即可完成賬戶交付和網銀等相關產品簽約。
此外,大型商業銀行也支持異地見證開戶線上預約。工行客戶可通過輸入邀請碼進入預約頁面;並實現融資企業所在地銀行和核心企業所在地銀行的兩次開戶預約申請。
賬戶管理。包括對企業和機構客戶的支持,如通過網上銀行和直接銀企連接進行賬戶查詢、賬戶通知和報告、電子回單和電子對賬;年金客戶可在線查詢和管理年金賬戶;針對集團客戶和中心機構客戶,集中賬戶管理、融資控制、賬戶風險控制等。可以通過銀企直連實現。
2.現金管理和支付結算
商業銀行通過網上銀行、銀企直連和開放的產品接口,為企業、機構和集團客戶提供在線現金管理、支付結算相關業務操作和管理。
主要包括:
(1)滿足企業和機構客戶的網上繳稅、工資支付和公務/公務卡支付管理;電子票據在線全流程運營管理、企業現金流動性管理、支付風險管理;以及基於支票終端對支票結算的企業進行在線實時核查。
(2)滿足收費企業和政府機構的在線收費項目和明細管理。
(3)滿足集團客戶通過網上銀行或銀企直連實現下屬單位或子公司內部資金管理和支付控制的需求。
3.貿易融資和供應鏈融資
商業銀行的在線貿易融資體現在以信用證業務為主要內容的在線和自動化流程上。以招商銀行為例。2020年以來,我行全面重構國內信用證業務流程,先後推出PBOC開立信用證和網上議付功能。
進壹步推出“閃電議付”功能,實現線上自動議付融資,業務辦理時限由2天縮短至15分鐘。依托智能數據風控能力,系統對符合條件的洽談申請自動審批放款,無需人工幹預。
供應鏈金融是貿易融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銀行滿足供應鏈上下遊企業提供的融資業務全流程在線處理和業務查詢的需求,並通過對供應鏈上下遊信息的整合和數據的深度挖掘,如平安銀行構建了在線供應鏈金融系統。
為核心企業及上下遊融資企業提供資金流、物流、商流、融資、商品銷售等相關信息服務;考慮到產業鏈長、終端供應商融資難等問題,商業銀行為產業鏈上的供應商提供數字信貸服務。
從數字化運營和數字化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供應鏈融資產品可分為“垂直鏈”融資產品、“交易鏈”融資產品和“數據鏈”融資產品三種類型,並有與之對應的特定交易模式。
4.跨境金融
線上跨境金融是構建線上跨境產品和服務體系,提升跨境金融數字化服務能力。從調查對象來看,跨境金融的線上內容主要體現在網上銀行跨境綜合金融服務、面向大型跨境企業和集團客戶的在線現金管理、面向進出口貿易企業的平臺型貿易服務和信息支持等方面。
5.網絡融資
線上融資依托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為企業客戶提供線上融資申請、合同簽訂、提款、還款、貸款進度跟蹤、信息查詢等全流程服務,包括滿足集團客戶實時查詢下屬分支機構貸款情況的需求。從風險控制和數字化運營的角度,區分不同類型的客戶,並根據不同的風險控制方法確定不同的在線融資產品和融資模式。
6.管理公共財政
各大商業銀行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銀企互聯等渠道為企業客戶提供在線企業理財、國債、基金、實物貴金屬、外匯、期貨、期權、第三方存管等理財產品購買、理財產品信息查詢、理財交易明細查詢、理財持有份額查詢、理財贖回等操作。
7.票據業務
商業銀行票據業務主要體現在:
(1)依托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和銀企互聯渠道實現客戶票據信息管理、托管和票據池服務;
(2)以平臺和開放的方式提供綜合票據服務包括對接交易所系統,為客戶實現靈活的票據操作;
(3)根據特定行業和供應鏈的特點,提供在線、便捷的票據貼現業務操作,滿足多級供應商的需求。
1.小額信貸:除了提供在線融資產品外,商業銀行還為小微企業提供其他在線服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形成線上渠道服務體系。包括“個人手機銀行尊享版+微信小程序+企業手機銀行專區/企業手機銀行專版”和“多合壹”等,其中利用微信小程序提供輕量化、便捷化服務是各大商業銀行的普遍做法,以更好地觸達小微客戶。
(2)中小企業交易撮合平臺服務。早在2020年,工行就推出了“全球撮合俱樂部”跨境撮合平臺。2021年末,該行進壹步將“全球撮合俱樂部”跨境撮合平臺升級至2.0版本,提供撮合活動、全球商機、專區、金融服務、資訊等五大功能板塊。
客戶為國內外小微企業。平臺為企業提供“溝通+服務+交易+運營”的智能化全流程服務,構建信息共享、互惠互利的全球“朋友圈”;平臺支持線上線下全流程開展跨境撮合活動,涵蓋企業招聘、供需匹配、商務洽談等環節。同時,境內外企業可在線發布、搜索、篩選目標產品和合作項目,享受工行提供的政策咨詢、跨境交易、結算融資等配套金融服務。
(3)小微企業信用擔保服務。壹些商業銀行從小微客戶的特殊性出發,創新服務,提升其經營和交易便利性。其中,工行在手機銀行小微普惠專版中推出“小微e管”服務,主要為小微企業提供專用交易資金存匯款服務,解決小微企業在交易過程中的信用問題。
2.鄉村財政
目前,部分商業銀行通過線上渠道和數字化平臺逐步推進數字化農村金融服務。
(1)搭建農村金融服務線上渠道。目前,頭部商業銀行、城商行、農商銀行等都推出了服務三農的手機app,如工商銀行的興農通、建設銀行的裕農通、廣東農信社的戶戶通等。,包括民生、代辦、普惠融資、村務等惠農服務功能。
(2)興農婚介平臺服務。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中國工商銀行搭建了“促農配”服務平臺,提供產品展示、供需對接、洽談招商、政策解讀、融資支持等。面向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強鎮及相關市場主體,並成為“促農配”活動線上支持的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
3.綠色金融
總結商業銀行的實踐,綠色金融的線上產品和服務主要體現在:
(1)為光伏設備安裝提供“光伏貸”等融資產品。具體而言,在“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碳中和”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商業銀行為分布式光伏建設項目提供貸款支持,從振興鄉村的角度為安裝戶用分布式光伏設備的農戶提供“光伏貸”產品。
(2)為中小企業低碳轉型提供普惠金融支持。例如,2022年,民生銀行聯合國網英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英達集團”)推出“碳e貸”產品,依托英達集團“碳賬戶”體系,解決中小企業在低碳轉型中存在的計量難、評估難、無收益、無激勵等痛點,為廣大中小企業低碳轉型提供普惠金融支持。
同業金融主要服務於中小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目前上線內容包括代理支付、平臺能力輸出、銀行間互聯生態建設等。
(1)代理繳費服務。即大中型商業銀行依托發達的結算網絡,為同行業中小銀行提供網上代理匯兌、網簽銀行匯票等支付結算服務。
(2)金融托管運營平臺服務。即面向各類金融機構和中小銀行,大中型銀行提供理財托管運營等外包服務,推出“理財托管服務雲”等服務平臺。平臺系統直接接入銀行委外和托管業務系統實時獲取數據,中小銀行金融機構或管理人員可通過互聯網或專線登錄,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綜合管理。
(3)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管理平臺服務。例如,招商銀行開發了財資核心業務系統,以滿足大型企業集團旗下財務公司和金控集團開展各類金融業務的需求。
該系統包括客戶管理、賬戶管理、核心會計管理、存款業務、信貸業務、保理業務、資金預算、支付結算、電子票據、同業業務、外匯業務、投資理財、融資租賃、風險管理、銀企直連、詢價報告、大數據分析決策等,全面覆蓋集團財務公司、金控集團或保理、小貸、融資租賃等金融公司業務。
④金融風險雲服務。金融同業風險管理包括個人客戶信用評分服務、AI反欺詐服務、市場風險管理服務、風險加權資產管理服務、監管數據報送和內部管理分析。
工商銀行專門推出了“金融風險服務雲”,以內部風險管理系統為基礎,結合全行企業級大數據成果,通過雲平臺服務、線下部署等多種技術模式,為金融機構客戶提供應用場景豐富的信貸、市場、運營、資本、計量、監測、控制、報告等服務。
(5)同業交易撮合服務。例如,招商銀行的“招盈通”點對點互聯網服務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全市場各類產品和資產的在線銷售和交易服務,打造了點對點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生態。截至2021年末,“招盈通”平臺同行業客戶2973家,報告期內線上業務量15886.9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3.45%。
1銀行信用證
銀行函電業務數字化的表現之壹是商業銀行接入第三方電子函電平臺,利用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傳統紙質函電的電子化。其中,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由中國銀行業協會與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合作建設。
平臺通過系統與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直連,實現了信函申請、分發、授權、回復等全流程在線辦理。整個業務流程的進度可視、可實時跟蹤,減少了業務流程的斷點,實現了業務流程的閉環管理和預警機制的管理。
2.電子擔保
電子保函是壹種針對投標保證金場景的非融資性擔保業務。商業銀行開發區塊鏈電子擔保平臺並與交易中心、各類企業、擔保公司等系統連接,即實現電子擔保服務的數字化、自動化和標準化。
電子保函平臺可支持電子保函全流程在線辦理。例如,企業可以在線提交開立電子保函的申請,並根據業務需求選擇線下交付或在線推送提交給受益人,減少了現場辦理的繁瑣流程;支持受益人通過“電子保函平臺”接收電子保函,並為受益人提供多渠道保函核查服務。
支持電子保函進度和狀態的查詢,為企業提供可視化的電子保函管理服務,使企業有效掌握電子保函信息,方便企業業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