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建立前的蒙古
蒙古高原上的許多蒙古部落原本是金朝的藩屬少數民族。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蒙古的勢力開始壯大並逐漸脫離了金朝政權的統治。金太和四年(1204),蒙古首領鐵木真通過殘酷的戰爭統壹了蒙古高原上的蒙古部落。太和六年(公元1206年),鐵木真被各部落推舉為“成吉思汗”,並在漠北建立政權,國號“葉克蒙古吾勒斯”,即大蒙古帝國。大蒙古國建立後,為擴大疆域發動了征服戰爭。1217年滅西遼,1219年攻伏爾加河流域。1225年東歸,1227年滅西夏。成吉思汗也死於對西夏的遠征。蒙古軍隊的對外戰爭具有征服的性質。為了減少蒙古軍隊的傷亡,加快戰爭的進程,蒙古軍隊在戰爭期間對敵人采取了殘酷和野蠻的政策。向蒙古軍隊投降的地區受到的破壞相對較小,而大量敢於勇敢抵抗的地區在城市被攻破後遭到屠殺和奴役,無數財產遭到搶劫和破壞。戰爭的結果是建立了壹個疆域空前、人口和經濟總量世界第壹的龐大帝國,影響力極盛。天下壹統、天下大同的格局基本實現,對後世影響很大。但需要註意的是,這壹系列征服戰爭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歐亞大陸的許多古老文明帶來了巨大的破壞。許多民族受到殘酷和不公正的壓迫,無數人和財產在戰爭和隨後的瘟疫、饑荒和自然災害中損失殆盡,這也是戰亂地區罕見的黑暗時期。整個蒙古帝國的持續時間從1206到1635。
元朝的建立
1259年汗王蒙哥在四川去世後,他的兄弟忽必烈和阿裏不哥開始爭奪汗位。1260年3月,阿裏布熱在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召開的“呼裏勒臺”會議上通過,得到了阿祖泰國王等大多數蒙古正統派系的支持。與此同時,忽必烈在與南宋講和後回到開平(今內蒙古多倫),並在中原儒家官員和壹些蒙古國王的支持下自稱為汗。1260年4月,忽必烈建立中書省,掌管國家大事。1260年5月,忽必烈頒布“聖旨”法令,建立元朝大壹統。由於忽必烈在中原舉行自大會並推行漢法,明顯違背了蒙古傳統,引起了阿裏不哥和蒙古正統派的強烈不滿,忽必烈和阿裏不哥隨即展開了為期四年的汗位之戰。直到1264年,阿裏不哥才戰敗投降,忽必烈被立為尊。然而,他“實行中國法律”的想法引起了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並拒絕加入忽必烈汗國。因此,其他幾個蒙古汗國都持敵對態度,忽必烈政權只包括“中國”(不完全是今天意義上的中國)和蒙古高原地區,蒙古帝國從此不復存在。
元初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頒布《建國敕令》,取《易經》中“元幹大事”之意,正式定國號為“元”。這是蒙古政權從世界大帝國向中原王朝轉變的分水嶺。在此之前,蒙古政權在中原地區實行掠奪性統治,中原地區只是其領土的壹部分。直到忽必烈才轉變為以中國為主體的王朝,而在此之前,“元”的名字並沒有出現,所以“大元”的建立應該從這開始算起。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劉的策劃下,建於中原都城(今北京)。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占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俘虜五歲的和謝皇後。元初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中消滅了南宋最後的抵抗力量,陸秀夫背著8歲的皇帝趙敏投海自盡,南宋滅亡。
之後,元軍進攻了周邊的壹些地區,如越南和日本,其中以征服日本的戰爭最為著名。壹般認為臺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是元軍失敗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壹年(1307),元成宗封孔子為“文生宣大成王”,並封其家人和弟子各種爵位。
大德十壹年(1307),宋成宗駕崩,原真金太子孫海山被安置在元上都為元武宗。他還立他的弟弟艾雨·巴麗·李巴達為王儲,並同意兄弟姐妹應該在壹起。與此同時,他同意在艾雨·巴麗·李巴達死後,將王位歸還給武宗的兒子希施拉。
仁宗高三四年(1311),仁宗繼位,但違反之前的約定,被封為周王並送出雲南,其子碩德巴拉被立為太子。
延祐二年(1315),元仁宗下令恢復科舉制度,並將朱成理學中的儒家思想作為考試的主要內容。從此,理學成為元朝(及後續朝代)的官方思想。
延祐七年(1320),仁宗駕崩,朔德巴拉即位,為元英宗。
知止三年(1323),元英宗下令編纂並頒布了元代官方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條。
知止三年,英宗從南方返回途中,停留在南坡,被權臣等人殺害。當時主管漠北的王支持當時主管漠北的前太子真金的孫子孫鐵木,將其職位改為泰定,這是為泰定帝。
泰定五年(1328),泰定帝駕崩。宰相倒剌沙封泰定帝的兒子阿拉吉為皇帝。與此同時,宰相顏帖木兒和河南宰相伯顏分別秘密派遣使者前往漠北和江南,同時迎接紂王和施臘兄弟。結果,圖鐵木爾首先到達元大都,並在元文宗元年(1328)成為皇帝。而刺臨和林,也宣布即位,是為。表面上,文宗表示願意退位,並讓他的兄弟做皇帝,所以他們在商都南部相遇,文宗在毒死明宗後成為皇帝。
順治三年(1332),文宗去世。臨終前,他宣布明宗子為皇帝。為了控制國家事務,權臣燕帖木兒為了元寧宗的利益,故意拋棄父母,擁立熠熠為帝。然而,寧宗在即位後不到壹個月就去世了,他的弟弟能夠立即站出來,是出於順帝的考慮。
鄭錚三年(1343),慧遠宗下令編纂《遼史》、《金史》、《宋史》,並於1345年完成。
元朝的滅亡
元朝後期,統治者不斷向人民征收各種稅收,人民受到的壓迫和掠奪更加嚴重。早在泰定二年(1325),河南就發生了趙醜嗣和郭菩薩領導的起義。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發生在舜帝至鄭智十壹年(1351),當時元朝統治階級仍在爭權奪利,這加速了元朝滅亡的進程。從鄭錚十六年(1356)到鄭錚十九年(1359),起義軍首領朱元璋不斷擴張勢力,統壹了江南半壁江山。鄭錚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開始北伐。在將領徐達和常遇春的協助下,元朝於65438年8月被攻占,元順帝逃到北方,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明朝。此後,漠北的陳仍沿用大源之名,史稱北源。1388年,天光帝被阿裏不哥的後人(1402年歸歷池繼位後)襲殺,去了國號。
元朝的統治
中央組織:
中書省統領六部,主持全國政務。
樞密院,掌管軍事。
俞士泰,主管監督。
地方行政機構:
行省,行省是朝廷任命的在各地任職並行使中書省職權的機構,是“中書省”的簡稱
軍事機構:
衛戍部隊由皇帝或信任的大臣直接控制。保衛首都(大都和上都)的軍隊是侍衛親軍。
30多名衛兵和警衛在指揮或指揮,他們從屬於樞密院。
該鎮守衛軍隊,負責守衛全國各地。軍隊包括蒙古軍、坦町軍、漢軍、新附軍等。
在忽必烈時代,蒙古統治集團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為國而戰的丈夫不過是奪取他們土地的人。”因此,戰爭的破壞正在減少。“保留新附城的城墻,使人民能夠安心工作並幫助其農業”的政策已部分實施。在中原漢族地區,元朝政府也采取了壹些相應的措施來扭轉長期戰爭造成的破碎局面,元朝的社會經濟逐漸從戰時的衰落狀態中恢復過來,甚至有了壹定程度的發展。這種恢復甚至發展在全國各地區表現出明顯的不平衡性。蒙古統治者沿襲了金朝女真以民為先、渤海以民為次、契丹以民為次、漢人以民為次的做法,將全國居民分為蒙古、色目人、漢人、南人四類。據我們所知,元政府並沒有頒布專門的法令來劃分第四等級,但這反映在許多關於他們的政治、法律地位和其他權利義務的不平等規定中。宋金時期儒生失去了參與國家治理的優越地位。此外,元政府優待儒戶的規定往往得不到執行,他們的社會地位和實際利益不得不受到極大損害,以至於當天舞臺上出現了關於“壹官二官九士十乞丐”的戲謔。元朝的統治秩序仍然建立在封建社會關系和部分奴隸制的基礎上。民族屬性成為階級劃分的重要依據,民族壓迫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蒙古和色目人貴族成為封建地主,他們通過贈地、戰爭掠奪和強占兼並等手段占領大片土地。漢人和南方人的官僚和軍閥不得不依靠征服者的政治權力來擴大他們的封建權益。
在成吉思汗時代,蒙古對漢人的懲罰非常殘酷,殺死壹個漢人只需要罰款壹頭驢。元代刑法明確規定,即使蒙古人將三等“漢人”和四等“南人”打死,也只需“出證”並繳納罰款和安葬費;然而,即使漢人/南方人被打,他們也無法反抗,只能向政府報告。如果他們反抗並導致蒙古人死亡,那就是死刑。(這壹段也有爭議,需要更多的論證。)
元朝作為蒙古人建立的政權,在征服了歐洲和亞洲的廣大地區後,也在文化和思想領域主動或被動地吸收和聚集了各種文明的長處。因此,整個元朝時期充滿了對“漢法”和“顏色法”主導地位的爭議。
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壹個重要的朝代,不僅在中國文化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新的飛躍,促進了中國多元壹體文化的發展,開創了中國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新局面,為中國文化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元代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空前繁榮,加速了不同地區、國家和地區之間的雙向經濟文化交流。中國的火藥、指南針和印刷技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推動了這些地區的文明進程。阿拉伯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數學、金屬技術、南亞雕塑藝術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元代中西文化的信息量之大、傳播範圍之廣、對未來歷史的影響之大,在人類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說,第壹次全方位地享受了中西文明的成果。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壹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為中華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貢獻。在中國王朝的序列中,盡管這個政權存在的時間很短,但它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仍然非常重要。
13世紀初,蒙古統治者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征服,先後消滅了西夏、金、大理、吐蕃和南宋等政權,完成了多民族國家史無前例的統壹,形成了各民族文化交流和發展的有利環境,進壹步肯定了中國多民族文化並存的局面。自春秋以來,中原地區形成的“夏邑”理論強調“尊夏邑”和“變夏邑”的思想,這對各民族之間的平等交流形成了障礙。比如在史學界很有影響的“正閏”論,主張“四夷不可正統”,將北方民族納入中原政權,與“賊”“篡”並列,納入非正統序列,實際上是排斥其他民族的政治文化。由於元朝也屬於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統治者需要試圖扭轉這壹傳統觀念,以確立其地位的合法性。在編撰遼、宋、金三都史時,三都主官、中書右丞相不遺余力地排人意見,“武斷地說:‘三國各為正統,各與其爵位有關。’然後討論者休息。此舉結束了遼朝滅亡後長達200多年的“正統”之爭,同時在中國史學史上第壹次以中央政府的名義肯定了各民族政權的合法地位。其意義正如韓儒林先生所概括的那樣:“這壹決定確定了平等對待三史的基本原則,這符合中國是壹個多民族國家的客觀現實和遼、金、宋三朝互不相關的歷史情況,因此是正確的,因此脫脫對三史的貢獻不容忽視。"
元朝統治者實施的民族文化政策給中國古代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發展帶來了許多新現象。蒙古文字產生於這壹時期,並壹直沿用至今。北方遊牧民族歷史上第壹部歷史著作《蒙古秘史》誕生。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元朝政府官員的民族構成是最復雜的。元朝也是中國統壹王朝歷史上第壹個使用多民族語言的朝代。《遼史》《宋史》《金史》是多民族史學家編纂的二十四史中唯壹的史書,也是中國史學史上第壹部為三個朝代正式修訂的史書,為後人保存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原文化在邊疆民族地區得到廣泛傳播,儒家經典被翻譯成蒙文出版,在漠北、雲南等偏遠地區首次出現教授儒家文化的學校。中國第壹次出現了經中央政府批準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教育機構——蒙古分校和回國分校,蒙古、契丹、女真、色目人中湧現出壹大批中國作家。西域各民族文化進壹步向中原社會傳播,藏傳佛教在中原傳播。海南黎族的木棉種植和紡織技術促進了中國棉紡織業的發展。在寬松的政治文化氛圍中,各民族的交融也進入了又壹個高潮。契丹、女真、黨項等民族已悄然融入蒙古、漢族等周邊民族,壹個嶄新的民族——回族在中華大地上誕生了。對於元代各種文化的和諧共處,歐洲中世紀“四大旅行家”之壹的多利克曾感慨地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
可以看出,元朝的建立打破了以往歷史上出現的人為文化屏蔽現象,中國文化多樣性的現實得到了普遍認可。“四海為家”“天下壹家”的觀念深入人心,多元壹體的格局在大壹統的環境中成為現實。
與中國大多數封建王朝相比,元代的思想文化觀念有兩個顯著特點:壹是兼容,二是“不講究空話”。在這壹思想的指導下,元代的文化環境呈現出兼容並包、實用主義的特點。
元朝的文化兼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壹壹個沒有從官方角度提出“避諱”制度的朝代;它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思想文化禁錮制度較少的朝代之壹。據統計,元代的文化禁令只有明清時期的十分之幾。也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唯壹明確提出宗教信仰自由的朝代。當時世界各大宗教在中國都有活動場所和信徒,這大概是當時歐亞大陸特有的文化現象。
和諧的文化氛圍為中國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中國“戲劇和文學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散曲和雜劇)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形成的。如今,元曲與唐詩宋詞並列,被視為中國文化的瑰寶。有學者認為,元曲在元代的誕生和繁榮主要得益於元代北方少數民族倫理道德的影響和文化政策的放寬,“使社會思想擺脫了傳統規範的束縛”而自由創作。
儒家文化的社會地位進壹步提高。在元朝,孔子被封為“大成王、聖公”,這使他的聲譽達到了壹個無界的水平。孟子和其他著名的儒家學者也獲得了崇高的頭銜;元朝在中國歷史上第壹次設立了壹個“儒生”階層來保護知識分子,“願為學徒者免於各種雜事”。元代的民眾教育超過了前代,有400多所書院,州縣學校的數量在鼎盛時期達到24400多所。
務實精神促進了文化與社會實踐的互動。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處於封建社會的上升階段,有更迫切的發展要求。因此,與宋朝相比,元朝的務實文化精神非常顯著。元朝開國元勛忽必烈提倡“應天者誠,救民者實”,強調“務要實,不可虛言”。在此基礎上,他提出“科舉空而我不取”,廢除科舉制度,強調人才選拔而不是簡單的“以文取勝”;在政府的支持下,壹些關系國計民生的科學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政府組織的壹系列大型天文觀測活動使中國在許多天文領域(如黃道角、星數、歷法等科學數據)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地理方面,《大元壹統誌》是中國第壹部官誌,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官誌。元代編纂的地方誌有160種,多於宋代。元朝政府還組織了中國歷史上第壹次對黃河源頭的實地考察。在農業技術和農學普及方面,南北方農作物廣泛交流,各地農業技術(如生產工具)取長補短。棉花種植在元代得到全面推廣,許多農作物得到推廣。政府加強了農業科技的總結和推廣。農業部編輯的《農桑提要》是中國古代政府為指導全國農業生產而編纂的最早的綜合性農書。陸鳴山的《農書提要》和桑的《溫飽》是中國最古老的農書,王鎮的《農書》是中國第壹部系統研究全國農業的農書。在宋代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基礎上,元代又發明了金屬活字、輪排字和彩色印刷。此外,元政權還非常重視醫藥、造船、陶瓷制造和水利。
元朝和四大汗國的出現使13世紀後的歐洲和亞洲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東亞、中亞和西亞的許多前政權在壹瞬間消失了,歐洲的壹些地區也被蒙古汗國統治。毫無疑問,殘酷的戰爭和暴力的社會動蕩給歐洲和亞洲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然而,征服戰爭以及隨後蒙古政權的建立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在客觀上是不容忽視的,它打破了歐亞經濟文化交流的壁壘。蒙古統治者鼓勵貿易的開放政策和便捷安全的驛站運輸拉近了歐亞之間的距離,使各種文化之間的直接對話成為現實,並縮短了歐亞之間因發展和地理空間不平衡以及人為封閉而在文明進程中產生的差距。交流使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也了解中國。東方和西方之間的神秘面紗被揭開,世界文明史進入了壹個新時代。從中國文化史的角度來看,元朝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優惠的貿易政策、暢通的貿易路線、富裕的國家和美麗的傳說使元朝對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各界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商都、大都、杭州、泉州、廣州成為國際化城市,泉州港成為世界第壹大外貿港口。旅行者、商人、傳教士、政府使節和工匠通過陸路和海路來到中國。他們中的壹些人在中國生活了很長時間,其中壹些人還擔任政府官員。據統計,這些人來自波斯、伊拉克、亞速海、李亢、敘利亞、摩洛哥、朝鮮、不丹、尼泊爾、印度、波蘭、匈牙利、俄羅斯、英國、法國、意大利、亞美尼亞、阿塞拜疆、阿富汗等國家。回國後,壹些人記錄了他們在中國的經歷。正是這些遊記讓西方人第壹次全面地掌握了中國和東方的信息,壹個文明富饒的中國真實地展現在世人面前。這些信息改變了歐洲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學術界普遍認為,凱爾波羅等人的著作對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元代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經貿往來的國家和地區由宋代的50多個增加到140多個。從海路抵達非洲海岸,從陸路直奔西歐,統壹的環境為國際和地區交流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史書上有言“適者千裏,安之若素;萬裏如壹鄰”。在大量阿拉伯人和歐洲人湧入東方的同時,中國人開闊了視野,對周邊國家、中亞、南亞和印度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甚至將足跡延伸到了西亞和西歐。人們對外界的了解和介紹不再局限於道聽途說,而大多是親身經歷。例如,在王大元的《島嶼簡介》壹書中,印度洋和南海沿岸國家的歷史事實“都是由身體訪問,由眼睛和耳朵見證的,傳說中的事情並不包含在內”。書中記載了數百個地名,以及山川河流、氣候物產、人民風俗、與中國的經濟文化交流等。,這些大多是前人所不知道的。類似的文獻還有《西遊記》、《西遊記》、《北方使臣筆記》、《西域使臣筆記》、《鎮賚風土誌》、《異域誌》等。這反映了元代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新認識及其廣闊的文化視野。
元朝的疆域
元朝統壹全國後,繁榮時期的疆域是:北方的蒙古和西伯利亞,南方的南海,西南的西藏和雲南,西北的新疆東部,東北的興安嶺和鄂霍次克海。元朝總面積超過654.38+02萬平方公裏;如果到達北冰洋,將超過2200萬平方公裏。
全國分為中書省和11中書省,以及吐蕃地區所轄的總政學院(1288年更名為鄭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