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構建和諧校園的意義
構建和諧校園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
高等教育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指關心和尊重人,促進人的全面健康發展,為師生建立愉快的物質和精神環境。以人為本包括兩個方面:壹是學校以人才為本,教師為主體。第二,學校教育以學生為本,學生是主體。構建和諧校園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它貫穿於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高校構建和諧校園體現了這壹要求。
2.構建和諧校園是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決定》分別在第二、第三、第五部分對高校提出了任務。因此,推進和諧校園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壹方面,構建和諧社會為和諧校園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壹個幸福、公正、和諧的社會將為和諧校園建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另壹方面,和諧校園的實現將直接為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就業技術支持。
3.構建和諧校園是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要求。
21世紀大學理念的價值取向是追求個人、知識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壹所大學的發展應該是軟實力和硬實力的共同提升,尤其是軟實力的提升。軟實力體現了學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建設大學和諧校園,營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思考、理解、感受,凈化靈魂、升華人格、完善自我,這種和諧使學校能夠在其內部凝聚力、內外吸引力和向心力中發展,這也是學校軟實力的壹種體現。
二,構建和諧校園的特征
1,民主法治校園
民主法治是學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學校事務的治理,學校與國家和社會關系的處理,學校的制度安排、規則程序、合作參與、責任共擔、利益共享,都離不開民主和法治。這是因為民主和法治是和諧校園最根本的指導原則和最重要的運行機制。只有將民主和法治的指導原則和運行機制引入學校事務治理過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權和官僚主義可能帶來的弊端,從而加快高校和諧校園的建設。
2.公平公正的校園
和諧校園是體現公平正義,學校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協調的校園。真正公平公正的校園意味著良性機制下的機會平等和公平競爭。在學校內部,無論是領導幹部、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通過公平競爭獲得各自的利益,從而實現學校與個人的共同發展。
3.誠實友好的校園
誠信和友誼是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道德基礎。誠實和友誼可以增加學校的價值認同和凝聚力,使人們感受到做人的價值和尊嚴,體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甚至在相互信任和關懷中激發生命的創造力。同時,誠實和友誼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校園生活中的各種內耗和摩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有利於個人的身心健康和職業成功以及學校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4.充滿活力的校園
要讓校園充滿活力,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學校成員、管理機構和機制的有效作用。不斷完善影響和約束活力的制度供給和政策設置,大力營造有利於創新的機制和環境。在充滿活力的校園氛圍中,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可以得到充分調動,壹切有利於教師、學生和學校進步的創造性願望都可以得到尊重,創造性活動可以得到支持,創造性可以得到發揮,創造性成果可以得到肯定。
5.穩定有序的校園
校園的穩定有序運行是和諧校園的重要特征之壹,也是學校全體師生的普遍願望和要求。要使校園穩定有序地運行,需要有健全的校園組織機制、完善的管理、良好的秩序和科學合理的師資隊伍建設。學校的各種利益之間必須有壹個協調機制,以保持和維護學校各個階層和各個方面的利益處於協調、穩定和平衡的發展趨勢。同時,和諧的校園也是安全文明的校園。安全文明的校園首先應該是安全文明的校園。校園可以為師生提供壹個穩定和安全的生活環境,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心理上提供壹個安全和信任的良好氛圍。人與人之間的各種交流都是在文明友好的環境中進行的。
三,高校和諧校園建設的重點
1,學科發展的和諧性。
學科發展的和諧是高校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之壹。根據科學發展和學科自身發展的要求,高校首先要實現和保持學科之間的合理布局、相互支持和協調發展。高校學科和學院布局調整,包括建設新校區、設立新學院、申辦新專業等,是進壹步優化學科布局、加強學科關聯的重要舉措。同時,學科發展的和諧人事工作也要積極配合學校的學科調整,在不同學科的人才引進與培養、人才評價與管理等方面多做工作,促進各學科協調發展。
2.規模與質量的和諧
規模與質量之間存在辯證關系。規模是質量的基礎,質量是規模的關鍵。沒有質量就沒有規模,沒有質量就沒有效益。處理好規模與質量水平的關系,要以穩定本科生規模和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為重點,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保持學校規模、結構、質量協調發展,提高整體辦學效益。同時要堅持多元化質量標準的發展理念,既要有精英教育的質量觀為少數高智商發展水平的學生提供發展空間,又要樹立大眾化的質量觀為大多數學生成長成才提供空間,使規模與質量和諧發展。
3.人的發展與學校發展的和諧。
構建和諧校園,必須重視人的發展與學校發展的和諧,必須實現教師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的和諧統壹;學生個性發展與社會需求的和諧統壹。學校管理要始終以人的發展為本,著眼於人的終身發展和學校的長遠發展。只有實施人本管理,全校師生才能凝心聚力,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再上新臺階。
4.校園文化設施與學校發展的和諧。
高校校園文化設施建設應包括兩個方面:壹方面,硬件建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有序推進,目的是創造更清潔的校園環境,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更好的設施和條件;另壹方面,軟件建設必須融入大學自身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目的是營造更濃厚的學術氛圍,為學生的成長和成功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氛圍。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要同步推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發揮最佳效果,努力營造更加整潔的校園環境和更加濃厚的學術氛圍。
5.法制與法治的和諧
構建和諧校園,法制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現代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已成為衡量人才素質的重要指標。因此,必須把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律素質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並將其納入教育的總體規劃和學校工作的重要議程,切實抓緊抓好。
6.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和諧
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要求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機融合。科學精神不僅包含科學技術的精神要素,還包含促進社會發展和終極關懷的精神要素。同樣,人文精神既包含發展社會文化的精神因素,也包含發展科學技術的精神因素。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在最高層面上是高度融合、統壹和不可分割的。因此,要真正促進二者的相互融合與和諧發展,關鍵在於深刻理解科學與人文的內在聯系,特別是科學精神的人文性,強調人文精神中科學精神的培育,註重人文精神在科學精神中的滲透。
四,構建和諧校園的途徑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持以人為本。
構建和諧校園離不開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而領導班子是和諧校園建設和發展的關鍵。領導班子成員要加強個人修養,識大體、顧大局,在大事上講原則,小事上講謙讓,把工作和事業作為中心。加強團隊內部的民主集中制建設,充分發揮每個成員的聰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人際和諧和整體效能。同時,領導班子和成員要牢固樹立“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執政意識,實行集中領導、分級管理、責任到人。堅持以人為本、以才為本的發展戰略,以和諧的理念和方法激勵教師積極發展,堅持剛性制度約束與人性化人文管理的和諧統壹。在遵守法律法規和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將各類任務和要求與教師的態度、感受、興趣和發展需要相結合,以公平為信念創建激勵和分配機制。
2.加強制度建設,推進依法治校。
加強制度建設,必須克服個人的隨意行為,加強秩序和規範。學校的日常工作必須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並輔以保障措施;制度本身不完善的,要不斷豐富完善,集思廣益,對不合理、落後的制度要及時改革;缺乏制度保障,要認真研究建立相關制度。構建和諧校園應依法治校,充分發揮師生主體作用,加強校園法制教育。既要使全體師生懂得通過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又要懂得運用自己的合法權益,調動壹切積極因素參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形成壹心壹意抓質量、謀發展的良好局面。要依法治校、民主決策,程序規範是不可忽視的壹個環節。
3.堅持教師發展,激活教師內在動力。
要實現這壹目標,學校應制定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發展目標,全面、發展、辯證地看待教師,承認他們的客觀差異並公平地對他們進行調控。對有學識、有水平、喜歡發表不同意見或有小過錯的教師,不求全責備,在尊重人、啟發人、關心人、發展人的前提下,創造機會和條件讓每位教師充分發揮智慧和才幹,營造平等友好、和諧融洽的人際環境,營造民主積極的學術氛圍;給予教師快樂、發展、創新的空間,發掘教師潛能,激發教師內在動力。大力培養團隊精神和群體意識,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幫助教師牢固樹立敬業精神和樂於助人的態度。教師與人民和諧相處,增強主人翁意識,就會自覺地把自己與學校的發展結合起來。
4.增強民主意識,實行校務公開。
在構建和諧校園的過程中,建立公正、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尊重和保障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增強教職工對學校建設的參與感,激發其責任感,使每個人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接受或參與學校改革,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逆反心理和矛盾,強化民主意識,落實校務公開,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她要求學校在校務公開過程中,在力度、深度和實效上進壹步努力。從學校層面看,應完善學校教代會制度。教師代表大會應當每年定期召開。不僅與學校有關的重要決策和決定要在會議上表決通過,而且教師關心的許多重要問題也要在會議上表決通過,如評價、晉升職稱、基本建設、財務收支等。,還應在會上告知全體教職工,從而在校園內營造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和民主、平等、團結、尊重的校園環境。
5.開展和諧的辦公室活動,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
學校管理機構在開展和諧辦公室活動時,首先要明確量化考核指標,並定期進行檢查評比,使和諧校園建設活動落細、落實、落到實處。其次,構建上下級、部門領導與下屬、黨員幹部與群眾、老同誌與年輕同誌、師生之間的良好人際關系。在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上,學校所有辦公室和崗位的主管人員都將住在那裏。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公開、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使各類人才得到平等的展示和發展機會,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各得其所,高效有序地開展學校教育的各項工作,形成和諧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