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온라인 법률 자문 - 中國法律制度通史簡介
中國法律制度通史簡介
中國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國。中國法制的歷史至少始於公元前21世紀的夏朝,經過4000多年的不間斷發展,被公認為世界五大法系之壹——演進清晰、內容豐富、影響深遠、特色突出的中華法系。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裏,雖然受到專制主義的束縛,但還是有研究法制的律師。20世紀初,清政府在推行新政的同時,下令修改法律。當時擔任修律大臣的沈家本,本著古為今用的方針,壹方面積極引進資產階級國家的法律,另壹方面註意總結中國法制的歷史經驗。之後出現了壹批研究中國法制史的學者。即在此期間,日本學者淺井武夫編撰了《中國法典編纂史》,德川德川德次編撰了《中國法制史研究》。縱觀陳谷元、楊洪烈等人撰寫的《中國法制史》,雖然搜集了豐富的資料,取得了壹定的成就,但尚未科學地分析中國法制的歷史現象,得出應有的規律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的中國法制史已成為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政法院校的必修基礎課。它的任務是揭示中國各種法律制度產生、發展和演變的規律,總結歷史經驗,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服務。

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新建立的中國法制史遭受重大挫折。如果說20世紀30年代漢學中心曾經在德國,那麽20世紀60、70年代中國對中國法制史的研究並不是最積極的。

粉碎“四人幫”後,中國知識界迎來了學術研究的春天,法學戰線也開始了新的進軍。中國法制史學會於1979年9月在長春成立,我向學會提出了編纂多卷本《中國法制通史》專著的設想。當時我深切地感受到,以中國為搖籃的中國的法制史研究落後於其他國家和地區。歡迎外國學者研究中國法制史,他們的成果應該受到重視。但我們應該感受到肩上擔子的重量,激發自己努力工作的雄心。20世紀30年代,中國愛國史家為奪回漢學中心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輝煌成就,造就了壹代傑出史家。在面臨嚴峻挑戰的今天,如果僅僅滿足於前人的成就,甚至讓後人向外國學者學習中國法制史,豈不是壹種罪過?因此,編纂《中國法制通史》(多卷本)是時代的需要,是法制建設的需要,是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而且中國悠久的法制歷史凝聚著豐富的治國經驗和智慧,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雖然時代變了,滄桑變了,但它仍然包含著生成新智慧、創造新體驗的深刻文化內涵。歷史不能被割斷,也不可能被割斷。說到底,研究歷史的目的是為現實提供參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法制史,既要科學地解釋中國歷史上各種類型法律制度的性質,揭示其內在規律,又要批判地吸收前人的經驗,為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服務。

為了撰寫《中國法制通史》(多卷本),我在會上提出了以下設想:

首先要解決壹些與建立科學體系相關的問題。

(1)嚴格審批研究對象和範圍,改變過去存在的對象不清、內容繁雜的傾向。中國法制史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它不應討論國家制度的方方面面,而應著眼於各類法律制度的性質、特點和司法活動。

(2)把法律的內容和法律制度的變化與同壹時代的經濟基礎和階級結構的變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弄清它們的內在聯系和相互關系,作出符合歷史真實的科學評價。

(3)既要從法律法規的文獻中去研究法制的歷史,又要從國家的活動中去把握法制的本質和規律。

(4)在研究法制史的時候,也要看到人和思想,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法制本身,也可以展示法制發展的思想動力、時代特征和階級意圖。

其次,要基於紮實的專題研究。

編寫《中國法制通史》(多卷本)是壹項艱巨的科研工作,它的完成不僅會贏得國內法學學者和歷史學家的關註,也會引起世界法律史家的關註。因此,它應該代表中國法律史研究的水平,反映國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寫壹部中國法制通史。

(多卷),需要在整體規劃和統籌安排下積極開展專題研究。針對中國法律史長期發展中形成的特點,我提出以下十個問題:(1)中國國家與法律起源的具體方式;(2)兩千多年封建專制主義螺旋式上升的政治制度的基礎、歷史作用和深遠影響;(3)儒家思想

(包括宋明理學)主張儒家道統對立法和司法的影響;(4)以保護親權為核心的家法、族規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5)民法與刑法結合的原因及其所反映的社會關系;(6)法治、人治、禮治和德治的相互運用;(7)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管轄的深化,對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統壹具有重要作用;(8)明清著名刑事官員對訴訟的操縱;(9)西方資產階級法律制度的影響及其在中國的變異;(10)社會主義法制發展的道路和特點;等壹下。

再次,要大力發掘、整理、編纂中國的法律史料,包括地下文物、社會習慣調查、歷史檔案、私人筆記、標語、公約、條令、軍法等等。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法制史料中,有的需要鑒定、審定,有的需要酌情註釋,因此也是壹項不能掉以輕心的科研工作。如果從甲骨文中的相關法律問題入手,其深刻性可想而知。因此,要組織力量,統籌規劃,分工協作,積極實施。這部著作對於編纂中國法制通史非常重要

(多卷版)意義重大。

最後建議《中國法制通史》(多卷本)的規模從《中國法制起源》到《新中國成立》,10卷500萬宇。

上述想法得到了與會同誌的壹致同意,並渴望盡快實施。1980 65438+10月,我主持了第壹次編纂會,20多人參加,都是當時從事中國法制史教學和研究的。經過三天的討論,明確了編制中的許多細節,但同時也意識到,無論是人力、財力、研究基礎還是信息狀況,都不具備立即開展這個龐大項目的條件,只能推遲。

第二次編譯會在1985年春天舉行。五年後,情況有了顯著改善。多卷本《中國法制通史》被列入國家“七五”科研計劃並獲得立項。

沒有經費,研究力量迅速充實。在這次會議上,確定了主編及各卷的編輯:明確了策劃要求和出版事項。

因為這是壹個艱巨的科研項目,難度很大。七五期間未完成,經有關部門審定後,再次列入八五計劃。在此期間,很難出版學術著作。直到1995,才出版了兩卷。現在,中國法律體系的壹般歷史

(多卷本)* * *十卷,已全部出版。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中諸法並存,民刑分立的認識。每壹卷都分別寫了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和訴訟法。同時,根據中華法系的文化多元性和少數民族的貢獻,加強了相關論述。

這十幾年來,有的編輯退休了,有的因為某些原因太忙而沒有做這項工作,還有壹位主編去世了,但這套巨著終究還是問世了。壹大批青年科研人員成長起來,成為壹支重要的寫作力量。在此,我特別需要感謝法律出版社的領導同誌,他們以極大的勇氣,把這十卷書壹起推向社會,這是對中國法律史發展、傳統法律文化弘揚和社會主義法院繁榮的巨大貢獻。我謹代表該書的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十卷本的《中國法制通史》已經出版了,但是同誌們的願望實現了。然而,研究工作並沒有結束。聽完讀者的批評和建議,要思考第二版如何改進。為了中國法制史的繁榮,我們應該堅持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