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법률 자문 무료 플랫폼 - 經濟補償金能超過12個月嗎?
經濟補償金能超過12個月嗎?
最高經濟補償金不是12個月。

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

1.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壹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2.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勞動合同終止。

經濟補償金沒有規定不超過12個月:

1,醫療期滿後;

2、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3.終止裁員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金的兩種計算方法:

1,普通算法,經濟補償金是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壹年支付壹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給勞動者的。六個月以上不滿壹年的,按壹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沒有12個月的限制,即沒有上限;

2.特殊算法: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為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期限最長不超過12年。

綜上所述,法律不再僅針對兩種特定的解除情形將經濟補償金限定為12個月,而是統壹以勞動者的月工資作為是否以12個月為限的標準。只有當勞動者的月工資高於當地上壹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三倍時,經濟補償金最多按65,438+02個月計算。如果勞動者的月工資低於上壹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三倍,將按照普通算法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有下列情形之壹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壹)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與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壹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壹條第壹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以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壹款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金的計算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壹年支付壹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給勞動者。六個月以上不滿壹年的,按壹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期限最長不超過12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