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領導幹部充分認識加強法治建設對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大意義,充分認識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法治思維與權力行使、依法行政的關系,不斷增強法治建設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2.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治觀念。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公平正義、以人為本、尊重法律、保障人權、依法執政等法治理念,不斷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公開的價值理念,使領導幹部自覺用法治理念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用法治思維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自覺堅定維護社會主義法治權威和公信力。
3.領導幹部要形成運用法治的思維定勢。法治思維定勢是思維主體運用法治思維時的壹種心理定勢和法律價值趨向。當領導幹部遇到問題和矛盾時,是用法律思維還是用行政思維、經濟思維和道德思維解決問題,這是壹個固定思維的問題。領導幹部形成運用法治思維的固定模式,就是要使法治思維的選擇成為領導幹部自發的心理需求和思維選擇,形成依法依規履職的良好習慣。
(二)加強各級領導幹部的法治教育,豐富幹部法治思維的知識儲備。
1,在領導幹部法律學習內容上,要註重加強針對性和實踐性。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能力的提升,關鍵在於法律素養的提升和法律知識的儲備。從現實情況看,很難要求領導幹部像法律工作者壹樣系統掌握法律制度、熟練運用法律術語、準確把握法律關系。首先要認真學習憲法和憲法法律,了解國家制度的基本內容、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國家權力運行的規則,特別要註意學習法律的基本原則。其次要熟悉業務工作涉及的基本法律法規、各種法律關系和法律程序,成為業務工作的行家裏手。再次,要加強法律基礎理論、法律邏輯、反腐敗、平安中國、綜治維穩等社會法治知識的學習和更新。
2.在領導幹部法律學習方式上,要註重加強多樣化和實效性。不斷創新法治教育培訓方式,完善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建立健全學法用法長效機制。要通過初任培訓、中心組學習、法治講座、專題交流、學習考試等多種形式,把法律知識、法治意識、法治精神融入身心,內化為領導幹部的自覺意識和精神修養,外化為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能力。
(3)領導幹部要不斷提高法律思維運用能力,豐富法治實踐思維方式。
培養法律思維不是簡單地學習法律知識,而是著眼於優化領導幹部的知識結構,提高依法思考、依法決策、依法化解矛盾、依法維護穩定的能力。壹是在法治實踐中,領導幹部要善於發揮法治的引導、規範、保障、懲罰作用,切實做到依法化解社會矛盾、預防和打擊犯罪、規範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發展市場經濟。二要運用法治方式引導人民群眾依法表達訴求,鼓勵人民群眾通過調解、仲裁、訴訟等法治手段解決矛盾糾紛,實現定紛止爭,維護法治機制和法治權威,努力形成依法辦事、想辦法解決問題、靠法律化解矛盾的良好氛圍。三是把握各種法治思維方式的綜合運用和價值判斷,正確處理依法決策中政治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和法治思維的關系,做到合理、合法、合規地解決問題,實現科學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