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周城遺址位於石嘴山市惠農區廟臺鄉。現存遺址略呈方形,墻體用黃土夯實。殘墻高2 ~ 4m,底寬13m。北墻長588米,南墻長587米,東墻長593米,西墻長590米。南墻有門,門只有壹個門道,長13米,厚約4米。門口兩側各有壹層長條石,上面有四根圓形石柱。門口有塊石頭門檻,離地0.3米。在石門檻的兩側,有壹個帶有安裝門框凹槽的石門枕。遺址的最高點是壹座4米多高的烽火臺。
根據文獻記載,這裏發生過壹次大地震,整個城市都陷入了地下。只有壹個老人和壹個年輕人能在外面打水,所以他們活了下來。目前,省城裏剩下的只有斷壁殘垣。歷經千年風霜雨露的洗禮,城墻變得矮小而斷斷續續。東墻已經面目全非。已經被夷為平地,蓋起了房子和院落。南北墻保存完好。人們就地取材,把幾段城墻改造成了磚窯!磚窯雖已廢棄,但壹塊塊紅磚給如今千瘡百孔、破敗不堪的省城城墻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痕。城內有溝渠的痕跡,可見遺址曾被開發為農田。
考古學家對省城遺址進行了挖掘,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古錢幣、瓷器、鐵器等。重要的是,這裏出土了壹個瓷質的光頭。由於李元昊早在公元1033年就下令禿頂,這件文物就更加珍貴了。考古人員還發現,除了在南城門遺址發現的少量磚瓦等建築材料外,遺址內沒有發現磚瓦,說明城內居民的房屋多為土房。
夕陽西下,天高雲淡,雲煙流轉,飄飄欲仙。在城市裏,它是空的,有許多塔,就像星星壹樣。向西望去,賀蘭山橫空出世,重重疊疊,巍然屹立。在夕陽的映襯下,古城依然荒涼而沈重,寂靜給古城增添了幾分神秘。
寧夏石嘴山市
廟臺鄉:廟臺鄉位於惠農區南部東部,南接平羅縣寶豐鎮,東接惠農區李和鄉,北接尾閘鎮。面積49平方公裏,人口1,01,97,轄7個行政村,62個村民小組,2466戶。登記耕地面積22321畝,人均耕地2.2畝。轄區內,南北有悟城遺址和黑龍谷。這座前政府官邸是以這座寺廟命名的。地勢南高北低,土壤肥沃,適合各種農作物的生長。轄區內排灌系統健全,溝渠道路暢通,柏油路裏程達到20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