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06到1907,革命派以《人民日報》為主陣地,維新派以《新民叢報》為主陣地,圍繞民主革命的基本問題進行了壹場大辯論,集中在三個方面:革命還是保王;是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還是實行君主立憲,維護清政府;是否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
這場論戰的實質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和改良派之間的大鬥爭。在論戰中,革命派充分暴露了維新派“忠君護帝”的反動本質,捍衛了民主革命的綱領和原則,奪取了當時思想戰線上的領導權,為辛亥革命做了重要的思想和輿論準備。
爭論表明,革命派和改良派代表的是同壹個階級——資產階級的利益,是這個階級的政治羽翼:左派革命派希望用革命的陣痛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道路;右翼改革派希望在不冒革命風險的情況下為自己爭取更好的處境。兩派的分裂和對立,是中國資產階級不成熟的表現。
擴展數據:
大辯論的意義:
1.雙方的這場辯論是壹場大規模的、豐富多彩的政治辯論。從《人民日報》出版到最後《新民叢報》自動停刊,歷時兩年,宣告了維新派的失敗。
《人民報》向《新民報》宣戰,使改革派的言論立場受到致命沖擊。在《人民日報》和《新民叢報》激烈論戰之初,其他地區的革命派也與地方改革派形成了對立,展開了論戰。
經過這場爭論,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得到了廣泛傳播,許多讀者終於站在了革命派壹邊。革命者和改革者在政治思想上劃清界限,民主和理念深入人心。
此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蓬勃發展。論戰的結果也培養了壹大批革命幹部,為後來的辛亥革命培養了骨幹,革命輿論陣地也擴大了。
3.這場爭論也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局限性。他們過於強調疲憊,把種族主義誤認為民族主義,對帝國主義抱有壹些幻想。
百度百科-革命者與改革者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