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霞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3地质队)
摘要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3地质队原有7个岩心库,由于年久失修,库房和库内岩心严重损毁。近年来,投入50万元,对岩心库进行了维修,对库内岩心进行了清查和处理——严重损毁的予以清除埋存;年代久远的筛选少量代表性岩心作为档案留存;近年新产生的、有利用价值的岩心重新整理后予以保留,重新建立了岩心库目录和管理利用制度。
关键词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3 地质队;岩心库;维修;清理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3地质队(以下简称103地质队),主要在辽东地区开展金、银、铅、锌矿找矿工作。在近半个世纪的找矿勘查历程中取得了丰富成果,先后为国家提供了丹东五龙金矿、青城子铅锌矿、高家堡子银矿、小佟堡子金矿、白云金矿、林家三道沟金矿、庄河金矿、宽甸万宝铜矿、万宝钼矿等一大批大-中型矿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有色及贵金属矿产资源。103地质队之所以取得辉煌成绩,除了一线勘查人员的辛勤工作外,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功不可没,特别是岩心、副样等实物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发挥了关键作用。最为典型的实例是辽宁省凤城市青城子铅锌矿,在面临资源危机,甚至即将闭矿之时,通过实物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找矿突破,在青城子地区先后发现了高家堡子银矿床、小佟家堡子大型金矿床、杨树金矿床等。2004年提交的《辽宁凤城青城子铅锌外围金矿评价》报告,荣获“2003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被评为“国家2005年中国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优秀项目”。
然而,由于受经费等条件限制,该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工作发生严重困难,原有的岩心库年久失修,存放的岩心、副样等严重损毁。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103地质队对岩心库进行了修缮,对库内岩心进行了清理、抢救和清除。现将工作方法和取得的效果及工作经验进行简要总结,希望对推动地质勘查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原有岩心库状况
103地质队在建队初期就建有两处实物地质资料库:一处位于凤城市青城子镇麻泡区(老矿区),建于1977年,***有7个岩心库房,面积1491m2;另一处位于丹东市四道沟单位基地,包括一座岩心库、面积176m2,3个副样库、***计452m2。
这几个岩心库和副样库,不仅容量有限,而且年久失修,早已严重破损,屋顶漏雨,室内没有照明设备,没有窗户,岩心箱堆放密集,顺序混乱,标识不清。难以进入内部查看岩心,根本就无法满足实物地质资料保管需要(图1,图2)。
二、库房修缮与岩心清理抢救
2009年12月,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60号)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国土资办发[2009]62号)》的要求,103地质队组织专业人员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了清理,在此基础上,对青城子矿区麻泡子岩心库和丹东四道沟岩心库进行了维修,对库内岩心进行了清理抢救。
图1 库房屋顶破碎漏雨
图2 无照明的副样库
1.青城子矿区麻泡子岩心库清理抢救
(1)岩心清查
针对岩心库存放数量、岩心保存完好程度及保管条件等问题,资料室和专业人员于2011年3月29日开始对103地质队青城子岩心库进行了建库30多年来的第一次详细的清查,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现将清理抢救结果总结如下:
1号库院内杂草丛生(图3),散乱堆放了大量岩心。岩心库大门已坏(图4),库内堆满私人物品,里面的岩心散落一地(图5),有的岩心正面看似摆放整齐,但侧面看岩心箱已经破烂不堪(图6),地面堆放散落的岩心,达1m多厚,已无法估算岩心数量。整个1号库房的岩心,都是20世纪70年代的钻孔,***有岩心2940箱,能看清孔号的大约2400箱,矿山已经关闭,已经没有继续保存的价值。
图3 凌乱、杂草丛生的院落
图4 破损的库房大门
2号库堆放了一些管子等杂物,里边的岩心堆放严重超高,最高达36 箱,摇摇欲坠,有的岩心箱用木棍相互支撑着(图7)。***有岩心3570箱,能看清孔号的大约3410箱。涉及桃园、高家堡子、四棵杨树、王家堡子、林家三道沟、尖山子、姜家沟、小佟家堡子等8个地区的钻孔岩心。年代比较新,有继续保存价值。
3号库外面堆放了大约800多箱的岩心(图8)。
5号库(图9)、6号库房(图10)外面堆放岩心大约1600多箱,整个院落杂草丛生,汽车不能靠近库房门口。
图5 1号岩心库内散落的岩心
图6 腐烂的岩心箱
图7 2号岩心库内用木棍支撑的岩心箱
图8 3号库房外堆积的大量岩心
图9 5号库房外堆积的大量岩心
图10 6号库房外堆放的大量岩心
6号库由于房顶破损严重,地面已经形成大约8 cm厚的冰面,最底一层岩心箱已经被冰覆盖(图11)。最里边的岩心箱地面还有冰雪没有融化,最底下的一层要更换岩心箱(图12)。6号库房的岩心***有4399箱,都是近几年打的钻孔,大多数是四棵杨树和林家三道沟地区的钻孔岩心。都能看清钻孔编号和地区号。涉及辽阳塔子岭、四棵杨树、柳河沟、云山石湖沟、陈家堡子、白云、林家堡子、林家三道沟、鲍家沟、杨家岭、湾地沟、永胜等12个地区的钻孔岩心,是近年代钻孔,有继续保存价值。
图11 6号岩心库内最底一层岩心箱已经被冰覆盖
图12 正在更换冰面下的岩心箱
7号库大门很久没有打开过,门前堆满了杂乱无章的岩心,门前有一个大坑(图13)。里面房顶破损严重(图14)。地面一片狼藉,岩心箱里的冰雪没有融化(图15)。有的岩心箱已经倾倒,岩心散落一地。***有岩心1243箱,能看清孔号的大约1200箱,都是20世纪90年代的钻孔。能看清地区的有林家金矿、洼岭、桃园。从钻孔编号上看,好像是90年代采过副样的钻孔。岩心箱次序已经混乱,是当年找铅锌矿,后来化验副样发现金矿、银矿的典型代表钻孔,因此从利用和纪念意义上讲应该继续保留一部分岩心。
图13 7号库房门前有一个大坑
图14 7号库库房房顶已经破损
图15 7号岩心库内岩心箱上还有未融化的冰雪
(2)岩心库维修
青城子矿区麻泡子岩心库维修工作于2011年4月开工,到5月结束,仅用了45天,就顺利完成,***花费资金近50万元。包括:①房顶更换彩钢瓦;②库房内安装照明灯;③地面加高防水处理;④对库房通风不好的开小窗户;⑤对堆放在外面的岩心,进行整理和处理;⑥沿着库房的走向修整道路;⑦增设石条,最底下的岩心箱离开地面摆放,防止腐烂;⑧购买部分新岩心箱,更换部分已经破损的岩心箱;⑨对院落道路进行修整。
(3)岩心整理抢救
此次清理的原则是:岩心箱已经腐烂的,里面岩心已经散落一地的钻孔不再保留;1990~1992年在岩心二次开发利用上,找到大矿的那部分岩心予以保留,即使岩心不够完整,也留存作为纪念,这些岩心保留在6号库房;岩心箱上已经看不见孔号的,没有任何标志的岩心箱,这样的岩心没有留存的价值;年代太久远的岩心,留存一小部分作为当时历史的见证。
经过重新修缮、整理的岩心库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根据实际情况在摆放岩心上做了调整:1号库存放年代久远(20世纪70~90年代)、有代表性的岩心作为纪念性保存。这些岩心已经分不清孔号和地区,只有年代标志,***存放2616箱、岩心18312 m。2号库存放20世纪80年代至现在的部分岩心,***2744 箱、19208 m。3号、4号、5号库房原来存放汇宝国际投资公司的岩心,现已经迁出,目前空置准备存放新产生的岩心。6号库和7号库改造后合并为一个大库,称为6号库房,存放20世纪80年代至现在的岩心,***4218箱、29526 m。
(4)岩心管理
编制了岩心存放位置平面图,在每一堆钻孔岩心上方悬挂一个钻孔信息标签,做到不看账簿就能知道该钻孔的基本资料。与此同时,对过去的一些规章制度重新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这些规章制度有库房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岩心库房管理制度、岩心管理制度、库存岩(矿)心使用管理规定等。
2.四道沟基地岩心库清理抢救
四道沟基地岩心库***有4个库房。7号库和8号库房顶是2010年翻新的,7号库为岩心库,存放2004年到现在的宽甸一带的5个项目岩心735箱、5145m,8号库存放2004年至现在的钻孔正样和副样***328箱、32568个副样。9号库房是化探副样库,10号库房是钻孔岩心副样库,存放的副样年代久远,多是20世纪60年代的,已经没有继续保存价值,准备下一步进行清理。
3.清理工作小结
103地质队投入50万元人民币,组织专业人员对原来破烂不堪的岩心库进行了清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工作如下:
1)对岩心库进行了维修,更换了部分岩心箱,达到了保存岩心的目的。
2)对库内岩心进行了分类处理,严重混乱破损、无法识别的岩心不再保留;年代久远的岩心,只留少数代表性岩心作为纪念,其余不再保留;近年产生、有利用价值的岩心,重新整理登记后入箱保留。
3)建立了库存岩心台账,绘制了库房平面图。
4)建立完善了岩心管理制度。
三、加强基层地质勘查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建议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查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广大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和历史记录,是部署和实施进一步地质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基层地质勘查单位不仅是产生实物地质资料的源头,而且是利用实物地质资料的主体。加强基层地质勘查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于本单位的地质勘查工作,提高地质找矿效率,降低投资风险和勘查成本,促进地质勘查工作可持续发展,而且为全省和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但目前基层地质勘查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存在诸多困难,如:库房维修、设备配置、实物整理、保管等等,需要在各级政府帮助下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确实把实物地质资料真正纳入地质资料管理和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和专业化,力争把基层地质勘查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库办成集生产、科研、教学、科普于一体的地质科技服务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