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九八zhi零年至一九八一年,赴美任国际水道研究所技术指导。
一九八一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一九八五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
一九八七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一九八八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一九八九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一九九一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一九九三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一九九五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一九九六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扩展资料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同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