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회사 전체 - 哈尔滨面包像锅盖散文
哈尔滨面包像锅盖散文

哈尔滨面包像锅盖散文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饮食习惯上,基本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胃口。哈尔滨在东北三省的最北面,地域的特殊性,人口的复杂性,使其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外省市人戏称,哈尔滨也有三大怪:“面包像个大锅盖,男人喝酒似灌溉,冬天都吃大冰块。”

哈尔滨这“三大怪”里,男人喝酒似灌溉,说的是这里的人能喝酒。冬天都吃大冰块,是说数九寒天里哈尔滨人不怕冷,还在大街上吃冰淇淋。这“两怪”比较简单,几句话解释完了,“面包像个大锅盖”是咋回事?还真得多说上几句。

 哈尔滨的的地名是满族语言,在满语里是“晒网场”的意思,也就是说,哈尔滨这个地方,在建城之前是松花江南岸打鱼的晒网场。由于这个城市建筑独特,有众多特殊的欧式建筑,又称“东方小巴黎”。哈尔滨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却是一个典型的中外移民城市。在建国前的70多万人口中,有16万人是白俄罗斯、俄罗斯和犹太人等,有30多万是河北、山东及各省闯关东过来的移民,本地的民族以满汉民族为主。由于中外人的聚集,就形成了特殊的饮食习惯。

 在哈尔滨食品中最出名的是大面包,当地人都叫“大列巴”(俄罗斯外来语),百年来一直是哈尔滨的一绝,是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5斤重,它的体积比篮球还大一圈,标准直径在23-26厘米之间,厚度也在16厘米以上,拎在手里沉甸甸的,小朋友要抱着吃。面包不但个头大,味道也不一样,是传统的欧洲风味。

 没有来过哈尔滨的人,初次见到这么大的大面包,感到十分的奇特。国家的领导人吃过,外国人带回家过,文人墨客也写过作品。老作家秦牧当年来哈尔滨看见这么大个的面包,十分惊讶说了一句“哈尔滨的面包像锅盖”的比喻,从此就出了名。

 哈尔滨的大面包,最早是由哈尔滨秋林食品厂专门打制的,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创始人是俄罗斯商人伊万?亚阔洛维奇?秋林,它在哈尔滨的南岗区创办了秋林公司,实行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自己加工厂生产,自己的商店卖,红火在当时的整个哈尔滨。这个俄罗斯商人在那个时候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大面包一烤就烤了一百多年,在现在食品多得天花乱坠的时候,秋林的'“大列巴”依然火得不得了。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现在秋林食品厂生产的大列巴,还是每天限量生产160个。别的食品靠包装来博顾客的眼球,这种“大列巴”还是包装不华丽,就是一个白屉布样的口袋,在无纺布上印着俄罗斯风情的花纹图案,简单朴素中透着别样的风情。

 哈尔滨的“大列巴”,作法也特殊,它是经过三次发酵后,加上啤酒花以后、以特有的椴木、柞木等硬杂木进行烘烤。烤出来出炉以后,面包外皮硬,内芯软松,有面香、酒香、盐香、果木香、乳酸香等味,吃的时候需要慢慢地细品,越品越香。南方人第一次可能不太习惯它酸酸的味道,但吃几口后,也许就真的喜欢上了那独特的酸香。这种好吃的“大列巴”除了好吃之外,还有一个很好的特点,就是保鲜时间特别长,一般放置二十天左右不会坏。

 物以稀为贵。在哈尔滨的买“大列巴”面包,需要起个大早排队,要早早到南岗区的秋林公司或者道里中央大街的华梅西餐厅去排队去购买,这里每天就买限量的那些个数,今天买不到,只好等明天了。不过,当你在那个排队的队伍里,你就是这个风景线里的一景,你的身心已经被“大列巴”醇香在包围着。

 现在,哈尔滨还没有哪种食品能像秋林的“大列巴”一样名扬中外,也没有哪种食品像“大列巴”一样能够历经百年仍旧满城飘香。“大列巴”对于哈尔滨这个城市来讲,早已超越了食品的概念,它是一种象征,一种文化,更是这个城市历史的见证和承载。

 哈尔滨的“大列巴”,真是“怪”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