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九条名词解释介绍如下:
“三性九条”是衡量古籍善本的重要标准。
善本的“三性”:
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
善本的“九条”主要包括:
①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
②明代刻、抄写的图书;
③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
④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
⑤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⑥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⑦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
⑧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
⑨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
善本是什么意思
善本是指精刻、精印、精抄、精校的难得的古书、珍贵的手稿、孤本、罕见的文献等。
善本拼音:shàn běn。善本的最初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文字讹误的书本。出处:朱弁《曲洧旧闻》说:宋人“穆伯长好学古文,始得韩、柳善本,欲二家集行于世,乃自镂版,鬻于相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