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梅花貞潔傲霜雪;蘭花芳香、美麗、優雅;竹高而結,綠而青;菊花孤傲多變,而我佛獨愛荷花。這是因為古印度有著悠久的愛蓮傳統。人們忍受著鄉村炎熱的氣候,他們對春天和夏天開放的荷花感到特別舒適、清新和愉悅。因此,佛教自創立以來就註重順應民間心理來吸引信徒,因此佛經中經常引用蓮花。正如佛經所說,人間沒有幾十片蓮瓣,天上沒有幾百片蓮瓣,凈土有壹千多片蓮瓣。《楞嚴經》雲:“先生好,肉髻中湧出百寶光,千葉蓮花起死回生,坐在蓮花上……”。《佛國物產維摩詰經》雲:“世界不像壹朵蓮花,但走入寂靜總是好的。”《釋經》曰:“故十佛皆生於渾泥,皆坐於蓮花臺上。”可以看出,蓮花意味著從煩惱到純潔。說明它生於淤泥,綻放於水面,產生了淤泥而不染的深刻內涵。同時,蓮花在炎熱的夏季水中開花,熱意味著麻煩,水意味著涼爽,也就是說,它給受困擾的人帶來了涼爽。因此,蓮花是壹位聖人的化身,他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後出生在佛陀的凈土上。佛陀從泥淖中走出來,證明是有意識和自在的。雖然它超越了平凡,但它沒有離開世界法則。蓮花與佛教所倡導的天生人格有著天衣無縫的契合。佛教認為世界上的煩惱比恒河沙還多,失去自我就像在過去積累汙垢。有意誌的人要努力修行,凈化自己,不受汙染,超凡脫俗,追求純凈無礙的境界。蓮花的自然美可以用來象征佛教的這壹理想。而且,荷花本身確實有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荷花貴、好、美。它巍然屹立,明亮清新;清正廉潔,傲然獨立;它的根像玉,沒有顏色;其莖空,無五蘊;它的葉子像藍色壹樣綠,從中間看很清楚;它的絲像壹縷,不斷伸展;它的花莊嚴而芬芳,久久不散;無樹枝、無藤蔓、無懸掛;多如蓮子,苦心如佛;諄諄教導人,凈土終老。
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贊荷花寫了壹首著名的詩:
世界上的人們對花和葉子的描述是不同的,在美麗的金盆裏種植花朵,但無論花葉它都落在土壤裏成為灰塵。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來配的,荷葉有卷舒,荷花有開放,映襯成完美的自然。
這朵花和這片葉子相映成趣,綠色減少了紅色,使人悲傷!
此外,根據佛教的說法,三界眾生以情欲支撐生命;凈土的聖徒化身為蓮花,可以以熟悉的形象出現。由於蓮花代表佛陀清凈的法身,並莊嚴宣告自身,因此它已成為佛教藝術的重要主題,也是佛教寺廟中經常看到的吉祥物。例如,在古印度,阿旃陀壁畫是用蓮花繪制的。中國的敦煌、雲岡、龍門石窟都有許多以蓮花為內容的藝術構思。賓陽洞與龍門石窟壹樣,雕刻有蓮花裝飾圖案,蓮花洞頂部的蓮花是獨壹無二的。即使在各種規模的寺廟中,佛和菩薩的雕塑也離不開蓮花,他們或棲息在蓮花座上,或手捧蓮花,註重冥想。即使是世界上最熟悉的菩薩觀世音菩薩也有蓮花相伴,許多觀音的形象都以蓮花作為陪襯:白衣觀音,左手持蓮,右手許願印;躺在蓮花上的觀音,躺在池邊的蓮花上;施樂觀音,右手托腮,左手雙膝撚蓮花;壹葉觀音靠荷花浮在水面上;韋德觀音,坐在巖石旁,左手拿著蓮花;多羅尊觀音,執羅華;不僅觀音,坐在荷葉上;抱著蓮花觀音,坐在荷葉上,雙手捧著蓮花...因此,在我們看到的佛像和佛經中,介紹凈土佛國的先賢都坐在蓮花臺上,或坐或站在上面,以代表他們的純潔和莊嚴。可見蓮花是佛教凈土的象征。
2.把生活變成那朵蓮花/bbs/viewthread.php?tid=10754
“讓生命變成那朵蓮花,所有的名利都將被拋在腦後,讓不朽者慶祝上帝的自由,我們這壹代只需要壟斷世界的別致……”這是內地電視劇《封神榜》插曲中的歌詞。《封神榜》不是壹部表達佛教思想的作品,但這壹集的歌詞贏得了佛教精神的興趣。佛教徒看透世間萬物,很少流連忘返,但佛教徒也愛世間萬物,最愛的是蓮花。佛陀坐在蓮花上,手裏拿著蓮花,經常口頭談論蓮花。甚至還有人以佛經中的蓮花命名,比如《蓮花經》。佛教界有人道出了佛家對蓮花情有獨鐘的秘密。這是美妙的,真實的,純潔的,怎麽會被外物汙染呢?因此,佛陀以蓮花作為比喻。蓮花生在泥裏,但沒有被泥汙染;這真的很奇妙,在眾生心中,不為煩惱所惑。(閆濤的陶魯愚)
佛教徒之所以喜愛蓮花,是因為他們將蓮花視為真理的象征。真理,又稱如來,指佛性。蓮花生在汙泥中,卻鮮艷婉約,汙泥不沾。它真的像在人們的心中,但它不被人們的煩惱所迷惑。其中包含的佛教意圖是大乘佛教中眾生皆有佛性的理念。
“小乘佛教以涅槃召喚眾生,試圖宣揚永生和死亡的喜悅,但迷戀生命畢竟是人的本性。因此,人們真的很難相信死後的境界有巨大的快樂,在那裏生活永遠不清楚,道是未知的。任何壹種生命的自覺,任何壹種生命的超越,都不能偏離人性傾向和現實要求太遠,否則境界必然會被世人拋棄而成為傑作。追求生命的超越,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安頓下來,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慰藉,感受生活的幸福。因此,當佛教徒意識到大乘佛教的生命超越取向過於標新立異,無法喚醒眾生的意識和熱情時,大乘佛教將涅槃境界從來世世界轉移到了現實世界。根據大乘佛教,涅槃的種子或遺傳佛性存在於人的頭腦中:“所有眾生都有如來隱藏”如來在中勝縣”泥不是火,佛有真我;眾生皆有佛性”;人的佛性被無知所遮蔽。只要我們能擺脫無知和各種復雜和受汙染的想法和煩惱,我們就能使真相出現並實現涅槃。在這裏,大乘佛教肯定了涅槃的本質,並在大眾心中植入了涅槃基因,從而使佛教的超越取向更具群眾性。
那麽,現實地實現涅槃的美妙之處是什麽?這就是有四種景點:昌、樂、我和景。如《不思大方經》雲:“——眾生皆有佛性,性生不息。.....現在眾生對佛的本性有了清晰的認識,他們看到如來時總是快樂的。”大乘佛教反對小乘佛教認為快樂和純潔是人生的基本要求的觀點,強調涅槃具有快樂和純潔的四種美麗屬性,主張追求和尋找人生中真正的快樂和純潔。如果妳獲得了快樂和純潔,妳就獲得了涅槃:如果妳獲得了涅槃,妳就可以在任何壹種生活環境和任何形式的變化中始終保持快樂和純潔。佛法無常於各行各業,諸法無我;在蒼茫的苦海、滾滾的塵煙等基本的社會和人生價值判斷之內,肯定永恒的幸福和自我純潔的存在,是對社會發展大勢下人們人性需求的極大適應,也是否定中的承認,因此這種蘊含著永恒的幸福和自我純潔的涅槃對人們具有現實的吸引力,對打開人們的意識、幫助人們安身立命更具有現實的影響和指導意義。試想,在充滿迫害和紛亂喧囂的現實世界和生活中,如果我們能體味到永遠享受我的純潔的旨趣,擺脫痛苦和煩惱,即使我們不能成為阿羅漢或佛陀,難道魯不是人生中難得的幸福嗎?讓我們介紹壹下永遠快樂和幹凈的含義,以便欣賞它對我們生活的意義。
(1)常:常是無常的反義詞。壹方面,佛教徒將世間萬物視為無常的存在,勸說人們不要執著於追求身外之物;另壹方面,佛教徒認為,真理作為宇宙萬物的本體和實在,是真實而不變的存在,是唯壹值得理解和追求的人生價值。例如,在解釋莫如的含義時,意識理論說:“真實的東西不是虛假的;和往常壹樣,表格沒有變化。據說這個真理對所有的法律都是真實的,它總是像它的本性壹樣,所以它被稱為真理。”不難理解,佛教極力貶低現實世界萬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人們回去追尋佛教開啟的涅槃境界。所以涅槃境界壹定是不變的,只有不變才是真的,才值得犧牲壹切去追求。從獲得涅槃境界後的實際效果來看,且不說杜絕生死輪回的空虛,而是在現實生活中,涅槃的人洗去了內心所有的雜念和汙染,平靜了自己的心靈,變得沈默,肯定了自己的本性,不為外界的變化和誘惑所動,不為煩惱和擔憂所擾,保持了壹種自然的生活和生命的常態。因此,找到涅槃和生命常態的關鍵在於超越生命的意誌,讓躁動的欲望停止,達到內心的空虛和清晰,消除身心對外界刺激的敏感。雖然總有千千萬萬的事件直擊人心,但他們可以心胸開闊,不被內心束縛,這樣佛陀的真誠就不會被世俗的想法和煩惱所掩蓋,這樣恒心就可以安全地持有行為。另壹方面,如果俗念仍然存在,心不空,就不可能獲得涅槃。這裏有壹個關於蘇東坡的故事。蘇東坡是中國宋代著名的文學家。他從小受儒家思想教育,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由於政敵的排擠和官場的失意,他對佛教三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覺得自己在貶低庸俗的事務和政治人事糾紛方面達到了極高的佛教境界。壹天,他認為自己從研究佛教書籍中學到了壹些東西,於是寫了壹首贊美佛陀的詩:“聖人在天,有千縷光芒,但八風不能吹,坐在紫色的蓮花上。”在佛教語言中,八種風指的是八個方面,即利用優勢和劣勢,嘲笑,抹黑和痛苦。八風不能吹,這意味著在面對現實生活時,他們不會受到環境變化的誘惑,不會因為各種物質和精神刺激而改變自己的本色。蘇東坡寫這首詩表面上是贊美佛陀,但實際上,他在懺悔後感到非常自豪,並派尼姑庵過河將其送給佛印禪師欣賞。沒想到的是,禪師看完之後,在書的最後認可了這壹點。扯淡!扯淡!。歸還手稿。當蘇東坡看到它時,他非常憤怒,並立即帶尼姑庵過河去與禪師佛印交談。當他走到禪房門前時,門已經關上了,但他看到門上貼著壹張紙條,上面寫著:“八級風不能吹,但壹個屁已經過了河。”蘇東坡看到後,感到徹底羞愧,要知道他的心態與空靈寧靜的佛教境界相去甚遠。
在變化無常的現實世界中,以不斷的涅槃吸引眾生,不能說佛教通過自己的生命意識為所有渴望安定下來的眾生找到了生命中的美妙之處。生活在當代社會的人們常常對社會生活的快速變化感到不知所措,對時代價值觀的起伏感到不知所措,這導致了精神障礙和行為障礙,增添了許多煩惱和痛苦。因此,在混亂多變的社會生活中,雖然人們不必以涅槃為目標,但如果能從佛教智慧的啟迪中啟迪心智、培養性情;為了獲得平靜的心態,這也是大有裨益的。以當代知識分子為例,許多知識分子在商業化浪潮的咆哮中感到焦慮,因為他們在社會無常和變化的過程中缺乏對現實世界和生活的把握;為了試圖驅使他的心趕上多變的現實,甚至不惜犧牲他與生俱來的抱負和愛好,他的父母在短時間內壹頭栽進了大海,從而使他自己滑入了跌宕起伏的不確定生活,失去了壹個有文化的人應有的價值。因此,如果壹個有文化的人理解了佛教的真諦,並保持內心平靜,他可以做到“八風不能吹”,並以淡泊的心態對待社會變化和各種誘惑,但他可以堅守壹個有文化的人的人生使命,並肯定自己的真正價值、人格和事業。
(2)快樂:佛教涅槃的快樂與涅槃的常態密切相關。人生無常,所以痛苦。如果妳進入了壹個不尋常的境界,妳肯定會快樂。然而,涅槃的幸福不同於通常意義上的生活幸福。它不是欲望得到滿足或實現後產生的心理上的喜悅或愉悅,而是人們在理解生命的真諦和體驗生命意識後達到的壹種無需思考、沒有差異、沒有堅持、沒有磕磕絆絆、純潔和自由的精神境界。如唐代高僧端濟在《傳心要義》中說:“此佛無壹物,惟寧靜、光明、快樂。”如果妳想得很深,就直奔主題。它完美而充實,妳沒有任何虧欠。"
其實不難理解這種涅槃,是壹種心理上的自足和不受幹擾的快樂。我們普通人之所以經常感到煩惱和痛苦,不能保持偶爾擁有的快樂,是因為我們有燃燒的欲望,不安的思維,想要這個和想要那個的沖突,以及痛苦和失去的障礙。壹旦壹個人的心靈到達湛然,超越了壹般的痛苦,得失,不被欲望所玷汙,不被混亂和多變的世俗事物所誘惑和困擾,那麽他們就可以自然地享受自給自足、無憂無慮、容易接近和平靜的精神快樂,並且總是不受阻礙的作者有個朋友叫張,是學理論經濟的。雖然這位先生不是佛教徒,但他內心平靜。他是我見過的唯壹壹個能在商業化和世俗化的浪潮中堅定不移,專心於自己的事業,以學術研究為樂的學者。作者單位的閱覽室近年來人滿為患。無論人們研究什麽領域,他們都去了外面的世界與市場經濟接軌。雖然張軍學的是經濟,但他沒有加入這場熱鬧。相反,他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地堅守在閱覽室。他被稱為閱覽室的“常委”。在物欲橫流的世界的誘惑下,作者的許多同事耐不住寂寞,他們的思想動搖了,他們低估了我們職業的價值,他們對學術研究耿耿於懷,相互聊天,所有這些都是浮躁的,渴望致富的,或對當前學生的糟糕狀況充滿抱怨的。另壹方面,張軍認為他的學術生涯是他最好的人生選擇和價值。閱讀和寫作有著無與倫比的愉悅和樂趣。通常,他害怕缺乏時間,所以他不能讀更多的書和寫更多的文章。哪裏有時間和精力去追逐社會上的熱鬧?因此,無論去上海的同事的聲音有多響亮,無論社會上的其他事業和街道有多時尚,他都可以獨坐而不為所動,從而享受壹種不受外界幹擾的珍貴學者的快樂,在學習的海洋中靜靜地邀請遊客,專註地理解和思考而不受阻礙。為此,作者常常感嘆自己太浮躁,雜念太多,難以與這位先生同樂。但是,我還是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夠學習張軍的風範,熱愛自己的工作,不要輕易動搖自己的人生抱負和職業選擇。也許通過這種方式,中國將在充滿障礙的生活中更自由地接觸和融入身心。
(3)我:涅槃境界的我不是人,不是佛法,而是佛。所謂“泥巴不燒,佛有真我”,指的就是佛的真實存在。佛教徒認為人有佛性,佛性是世界的本質,人性的真理。佛性是真實的、不變的存在。因此,壹旦人們理解了佛教,他們就可以提升到佛性和自我保護的境界。事實上,佛教中的“我”的涅槃有點類似於西方宗教中的靈魂。肉體死了,靈魂還在,思維沈默了,人和我消失了,佛和我出現了。但佛壹樣的自我比人類的靈魂自我更具普遍性,它是宇宙靈魂的縮影。
佛教將佛壹樣的自我引入涅槃的目的自然是使人擺脫因緣和合所決定的反復無常的偶然自我和貪婪自我,並將自己升級為自然自我和善良自我,從而實現人生的超越。無我涅槃終究不容易激起人們向往的熱情。誠然,當代人不必在現實生活中刻意追求壹個形而上的我,但通過涅槃來保全我,對大眾來說無疑是有啟發和指導意義的。價值感喪失、自我迷失、疏離感等。現代社會中人們產生的心理危機本質上是人們的生命意誌受到阻礙而產生的心理危機體驗。在生命意誌的驅使下,人們渴望實現自我、表達自我、維護自我。然而,在眾多欲望的幹擾下,人們往往無法弄清楚自己的真正價值、真正意義和真正需求,從而在匆忙的生活中迷失自我。與此同時,人們常常試圖用有限的身心去包容和征服整個世界和生活中吸引人的事物,但總是因為力不從心而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沈淪。因此,如果我們在這裏把對涅槃的追求解釋為不執著於自我、自我價值和自我實現的想法,穩定我們的心靈,以壹種冷漠的態度和平常心面對社會和生活,應對無常,我們也許能夠在復雜、多變和異化的世界中保持壹個真實的自我。
(4)清凈:清凈意味著無欲無求,這是佛教涅槃最顯著的特征。既然佛教認為世界是壹個骯臟醜陋的紅塵滾滾之地,那麽作為理想目標的涅槃自然應該是湛然純凈的明徹的美與善。因此,當佛教徒向世人描述涅槃時,他們說它是“壹切永遠滅絕,畢竟沈默,畢竟涼爽,消失和消失”,這是壹種“純粹而無戲劇”和“幹凈而無”。佛教認為:“雖然世俗的人也有佛教的本性,但他們被欲望和雜念蒙蔽了雙眼,所以他們的心是不潔的,充滿了汙垢和煩惱。”另壹方面,壹旦妳趨向於涅槃,妳的純凈佛性顯現,妳的心是清澈的,妳周圍沒有雜七雜八的東西,妳可以平靜地把它放在壹邊,沒有依戀或斑點,無論妳在什麽環境或遇到什麽事件。佛教中有這樣壹個故事:有壹天,檀山的壹個和尚和壹個同行的和尚壹起出去。過河時,他看到壹個年輕女子在河邊猶豫不決,不敢下水。和尚檀山去抱女子過河。過了河,女人走了,同校的和尚譴責檀山和尚說,佛教禁止顏色,妳怎麽能擁抱女人呢?檀山回答:妳還抱著那個女人嗎?我很久以前就把她放下了。這個故事表明,與那位僧人相比,曇山僧人在理解和培養佛教意誌方面要高得多。雖然和尚心中執著於遵守佛教的規章制度,但心中仍有障礙,他沒有達到純潔的狀態。所以總有檀山心裏抱著壹個女人的場景,等於自己心裏抱著那個女人。曇山和尚已經達到了湛然清澈空靈的境界,所以盡管他有抱女人的行為;但在我的心底,我沒有抓住它。可見,涅槃的清凈其實是壹種反映人的思考和寂靜的品質,也是壹種反映人抵抗外界刺激能力的品質。
毫無疑問,佛教的涅槃純凈對人們有吸引力。在社會生活中,純潔本身就是人們重視的壹種生活方式和價值目標。以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為例。當我們出去工作時,我們都會受到交通、擁擠的人群、混雜的聲音和噪音的困擾。家裏,宿舍樓,畫院都不幹凈。電視、錄音機和卡拉ok的聲音整天都不變。打樁蓋樓、敲墻釘窗和裝飾房屋隨處可見,噪音刺耳且無法避免。但這只是生理刺激意義上的不純。生意場上、官場上、愛情中的競爭更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讓人忙忙碌碌、心煩意亂。壹位朋友曾告訴筆者,辦公室裏坐在他對面的壹位主管每天都告訴他,他無聊死了,躲不開。的確,這個世界到處都是紅色的灰塵,到處都是噪音,到處都是汙染,人們希望幹凈和平和,但人們可以躲藏和休息的幹凈地方在哪裏?只有像佛教所要求的那樣平息思想的騷動,從而達到內心的純潔、平靜和無憂無慮,我們才能把外界的侵擾擋在我們的內心之外,在喧鬧的城市裏生活而不被打擾,在骯臟的地方生活而不被感染,使生命像蓮花壹樣挺立,幹凈而安全,層層開放而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