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它源於“浴蘭節”理論
古人五月采蘭草,流行用蘭草湯沐浴解毒。“大戴李記”?夏:“五月份,...煮李子,是為了豆果,還有存放的蘭花是為了洗澡。”屈原的九歌?《雲中君》:“浴蘭湯似方木,漢服似英。”南朝梁人宗彜的《荊楚紀年》中說:“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這壹習俗流傳到唐宋時期,又稱端午節為沐浴蘭花之月。
《大戴國李記》是漢代著名禮樂學家大德所著,是研究古代社會的珍貴資料。如果這是真的,那麽端午節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延續了兩千多年,可謂歷史悠久。
第二,“糟糕的壹天”理論
漢代人認為五月五日是壹個邪惡的月份和日子,並有“不提五月”的習俗,即五月五日出生的嬰兒不能由男性或女性撫養。壹旦長大,男人會傷害他們的父親,女人會傷害他們的母親。甚至有壹些說法,比如“五月到了,妳就再也不會動了”“五月蓋房子會讓妳的頭變禿”。這種習俗最遲從戰國開始流行,從漢代開始流行。這壹習俗在崇的《論衡》、應劭的《風俗通》和《後漢書》中都有記載。
5月5日是壹個邪惡的月份和邪惡的日子,為了消除瘟疫,驅邪和尋求好運,因此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端午節也變得頗具特色。
第三,記住歷史人物
因為戰國時期楚國(今湖北)的詩人屈原在那壹天投河自盡,統治者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以樹立忠君愛國的典範。在壹些地區,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和女詩人秋瑾的說法。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雖然各地的習俗有所不同,但吃粽子和接龍舟是壹種常見的習俗。每年端午節前後,全國各地都會舉行許多特殊的節日,如包粽子、掛艾草和菖蒲、劃龍舟、九獅拜象、遊龍等。既有傳統習俗,又有創新元素,可謂獨具特色、精彩紛呈。在端午節期間表演傳統民俗活動不僅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可以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在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節日。受端午節文化影響的國家有韓國、日本、新加坡、越南、美國、德國、英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