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在新形勢下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提出了兩個原則:壹是在經濟領域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二是在道德領域倡導“註重效率、維護公平”的原則。正確理解這兩個原則,追求社會公平,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效率是重中之重。所謂效率,是指經濟領域中投入成本與產出收益之間的比例關系。比率越低,效率越高。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指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收入應當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發展經濟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動力和保障。發展經濟和實現社會公平是壹對矛盾。在這些矛盾中,經濟發展是主要方面,這決定了矛盾的性質。社會主義沒有壹定的發展速度和高效率,就不可能創造比資本主義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如果生產力水平落後,經濟不發達,就很難實現真正的社會公平。在分配制度上,最終無法堅持“財富均等”的“社會公平”。古往今來的歷史證明,沒有效率的公平是平均主義的“大鍋飯”。因此,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分配制度,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則。
照顧大多數人的利益。中國是壹個人口大國,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比較低。與此同時,各地區的發展也很不平衡。東南沿海與中西部內陸地區的差距相當大,近年來有進壹步擴大的趨勢。經濟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任何經濟變化都可能有利於壹些人而損害另壹些人,因此很難同時照顧到每個人的利益。這就要求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堅持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國家的根本利益的思想。違背多數人意願、犧牲多數人利益的社會是不公平的,是社會主義所不允許的。
* * *帶富。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要把效率和公平相統壹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目標,在全社會形成註重效率、維護公平的價值觀。”所謂“社會公平”是指正義和平等原則及其實施過程和效果的壹種社會表現。對於壹個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社會來說,這顯然是不公平的,但平均主義並不意味著社會公平。我們追求的公平應該是權利平等、法律面前平等和機會平等。市場經濟具有雙重性,既能優化資源配置,又在資源配置上具有壹定的盲目性。因此,國家需要通過宏觀調控對其進行調節,並在道德領域倡導“註重效率、維護公平”的原則。在經濟領域,如果不談效率,就會挫傷人們的進取精神。但是,如果在政治和道德領域過分強調效率而忽視公平,就會導致“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現象。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避免兩極分化,也必須避免兩極分化。既要追求資源配置的效率目標,又要兼顧公平原則。特別是要對貧困地區采取有效的支持和幫助政策,做到先富帶後富,最終實現* * *帶富,促進社會公平。
從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觀察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可以說沒有效率就沒有公平,沒有公平就沒有效率。決不能以犧牲效率為代價犧牲公平,決不能以犧牲公平為代價損害效率。片面強調任何壹方都會傷害另壹方。因此,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