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反”運動中,與夏同誌壹起管理“活葉文軒”的另外三名同誌中,有兩名因任務緊急被調走,壹名去學習了。夏同誌勇敢地承擔了四個人所做的工作。僅他壹人就負責打理近800本《活葉選集》的櫃臺和書架,並開具發票。寫書單,幫讀者介紹書刊等。由於努力工作,他最終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有壹次,夏同誌看到有壹卡車的《活葉文選》退回了倉庫。另壹方面,他看到讀者來到門市部往往買不到他們需要的《活葉文選》。他發現這種“供需脫節”的現象是由於書店的供應規劃不佳和對購買數字的不正確把握造成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會主動想出許多辦法:比如他經常與中共華東局宣傳部和中共上海市委聯系,了解每期學習的安排、內容和時間,以及誰參加了學習。同時,他參考了過去許多《活葉選集》的發行記錄,並與讀者建立了預約關系。他還知道壹些機構的人數以及普通學習需要多少文件。為了避免內部采購的重復,他經常與其他銷售部門聯系,直到壹切都徹底澄清後再決定采購數字。經過夏同誌的努力,積壓的《活葉文選》逐漸減少。
在改進過程中,夏同誌發現《活葉選集》出版不及時。往往是黨委統壹安排的學習開始後,《活葉文選》在學習快結束時才出版,造成庫存積壓。除了積極向領導匯報情況外,夏同誌還想出了壹些改進的辦法:例如,如果他總是註意閱讀報紙,他會在看到黨委安排學習的消息後立即與供應部門聯系,並了解此類學習文件是否在出版社出版。什麽時候出版?或者經常是,他在報紙上看到壹篇重要文章後,主動向黨委或工會報告。團組織等方面了解是否組織學習,再通過供應部門與出版社聯系。自反官僚主義鬥爭開始以來,新華書店上海分公司領導根據夏同誌反映的情況等各方面意見,與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人民出版社進行了多次接觸和研究,進壹步完善了《活葉選集》發行政策,制定了《新華書店上海分公司完善活葉選集發行辦法》,基本糾正了“供需脫節”現象。
夏同誌為讀者服務的態度也很好,經常向讀者介紹書籍。有壹次,提籃橋中心學校來分發書籍,有些書在門市部賣完了,夏同誌就利用休息時間到新開的兒童書店買了壹些書。當上海海關開始組織學習反對官僚主義鬥爭的文件時,負責學習的同誌忘記從書店購買文件,但夏同誌知道他們需要學習文件,於是主動給他送去了2000多份。因此,許多讀者不斷地口頭贊揚他,在建議書中,或在信件中。例如,誌願軍的壹位同誌把朝鮮的人民幣送給夏同誌工作的工作組作為紀念,上海歌舞團的壹位同誌送給他壹枚紀念章。
夏同誌1952年入團,7月被群眾選為新華書店上海分公司勞動模範。在今年“五四”青年節受到華東地區壹級機關團委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