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聊了《新喜剧之王》的女主鄂靖文。
没想到,被大家怀疑了Sir的性取向。
你们都知道Sir和星爷的感情,对周星驰电影,Sir承认,确实有说不完的话。
不论理性、热爱,希望是理性的。
不论好、不好,希望是好的。
可更多的人对“周星驰”的 情感 ,似乎越来越极端。
说他好就狂捧,说他差就狂踩。
当《新喜剧之王》第一版预告片放出来时,网上几乎清一色都在骂——
“一定是烂片”;“又来坑钱”;“炒冷饭不要脸”……
Sir有点纳闷:
周星驰,什么时候口碑这么差了?
固然,现在的我们已不像从前,总把人当神看。这种不做舔狗的自我要求,Sir是很赞同的。
但也有一个问题是,在避免当舔狗的路上,是不是也会不小心陷入另一个极端——“黑子心态”。
周星驰当然有过错乱、迷失。
但我们依然可以,不费劲就看见他对电影的热忱。
这人拍片,首先要过自己那一关 。
而电影上映前,他甚至宁可你小瞧它,误解它。
《新喜剧之王》也一样,从第一版预告被人质疑冷饭后。
上周,它放出第二个预告。
相比第一个,这次预告片有大把“真香警告”。
网友看了效果如下:
于是对这部电影,已经形成了两派纷争——
一派是周星驰“老了说”。
一派是周星驰“回归说”。
他们推测,他又讲回了以前喜欢的底层故事,不好玩不刺激,但走心。
所以,谁才猜中了星爷?
很爽地告诉大家,Sir刚面基了王宝强和周星驰。
采访之前,有必要再过一遍新版预告片——
要说旧,味道还是旧。
在这版预告里,我们可以找到好多周星驰从前的影子。
比如说周氏致敬。
开场,这样一个镜头。
浴室、金发、裸女、凶杀现场。
很明显,致敬希区柯克的经典惊悚片《惊魂记》。
周星驰以前特喜欢致敬惊悚片。
《功夫》打开大门血流成河,致敬了《闪灵》。
《回魂夜》造型,致敬了《这个杀手不太冷》。
《家有喜事》里,张曼玉照顾病床上的周星驰,致敬了《危情十日》。
《审死官》,造型致敬了《沉默的羔羊》。
除了致敬,《新喜剧之王》的预告里还有很多“ 周星驰梗 ”。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最令观众不爽的,是第一个预告片里的踩脚梗。
可以说,它集中了这一次《新喜剧之王》的所有黑点。
踩的还是同一个人,田启文。
为此,Sir特地问了周星驰,你们都想问的那句话:
是不是老了?想不出新笑点了?
他说,选择旧梗,只是一次给老粉的彩蛋。
差不多想传递的信息是:“怀念喜剧之王的你,还是能收获你想要的东西。”
对了,还有其他的经典周氏笑料。
比如说,“小强式”小人物,怎么赶也赶不走那种。
比如说,你绝对摸不清套路的无厘头笑点。
这种完全是瞎78演的生气反应,还“嗯嗯嗯嗯嗯”,居然就被选上了!?
但就是有人吃这一套啊!
周星驰的选角,也回到了过去的要求。
Sir一度以为周星驰加入了“外貌协会”,因为他《美人鱼》《西游·伏妖篇》的主角,都在往大美大帅上靠。
星爷说,误会了,那都是角色需要……比如这次,咱们就需要一个“不美的”。
不,一堆不美的。
实话讲,调教一个非喜剧演员,不是周星驰的长处。
如果演员没有锻炼过喜感,那么,在周星驰充满张力的镜头和故事里,就会显得尴尬。
这时,周星驰不得不亲身下场,示范怎么表演,再要求演员模仿。
结果就变成了他演一次,演员模仿一次。
难免,模仿出好多违和感。
所以这次《新喜剧之王》,他挑的全都是 “不美的”喜剧演员。
如预告片里那句好贱格的话:
又没有身材 皮肤又松 屁股上还有痣
你看吧,一点不夸张——
宝宝,没别的意思哈哈
为什么选他们?
答案简单,是剧情需要,角色需要。
不美的人,可以演出生活的不美。
二是因为,没包袱。
要演好喜剧,丢掉包袱是第一件事。
只有没那么好看的演员们,才不会自带包袱。
因为……包袱早就被生活扯掉了啊——
如果你稍微了解周星驰你会发现,王宝强的经历,其实具备了很大的***鸣性。
因为***鸣,所以 情感 的传递速度如病毒般强悍。
说到《新喜剧之王》的故事。
曾经的周星驰有一个最放不下、也最擅长的创作命题——
不平等。
2010年往前,他的电影常常会营造不平等的极端对比。
例如《长江七号》这个开头。
缝鞋子的脏手,一下切到奔驰的商标。
还有《功夫》里,斧头帮的纸醉金迷和猪笼城寨的“不知所谓”。
再如《喜剧之王》,轻易夺走机会的制片方,和好不容易有机会的尹天仇之间,那场精彩的“抢剧本”戏。
是不是很像前面王宝强说的,曾经捡起了被丢在垃圾桶里的简历?
好的电影都这样——不同时空,现实与剧情偏偏能如此巧合。
这些对 不平等 的表达,在周星驰真成为喜剧之王后,确实渐渐少了。
但,2019年的《新喜剧之王》,很想让Sir说一句:
大师兄又回来了!
像前边提到的,现场导演当面吐槽演员的“丑”,毫不留情。
又像这场试戏的戏里,选角导演衣冠楚楚,从头到尾都在全力打击龙套的自尊……
这种张力,只有周星驰造得出来。
为了获得这种张力,三十多年前的周星驰就较过劲。
说到这,最大的问题也来了。
如果说,《新喜剧之王》讲的还是周星驰三十多年前的故事。甚至别说三十年了,就假设它是换一个性别,重讲一遍1998年的《喜剧之王》。
那,有什么看的必要?
《新喜剧之王》,你“新”在哪里?
也许,预告片的隐藏线索,能启发一点我们的想象——
这一次我们看到,周星驰似乎聊了点别的东西。
比如 “父母”。
他后期的电影里,除了《长江七号》,“父母”这两个字常常是缺席的。
《西游·降魔篇》《功夫》《少林足球》《喜剧之王》……这些电影里的主角,几乎都没提及有关父母的 情感 。
甚至可以说,在周星驰的好多电影里,父母两字都是用来骂人的。
这次,父母就真的站出来骂人了哈哈哈。
可骂人的底色,一看就知道,是亲情。
当然,还有周星驰对于 龙套 和 励志 的新理解。
曾经在他眼里,尹天仇不配成功。
周星驰:当年《喜剧之王》里这个尹天仇,最后还是那个龙套。起码在一般人的眼中,他是没有成功的。
我以前是以一个比较现实的角度去谈:一个龙套,他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Sir认为,正因为这种对现实悲剧的保护欲,使得当年的周星驰,不想去嘲笑尹天仇的痛苦。
而是选择,真实残忍地暴露它。
现在的周星驰,倒有点变了。
所以,即使你在预告片中,还是能看到好多悲催。
而在悲催、煽情的大众 情感 点之后,周星驰又用他最擅长的 10000点底层伤害 ,托出了我们欲哭无泪只能笑笑的喜剧感。
2018年,是《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的胜利年,它们证明,小人物的拳头重新握住了中国银幕。
而周星驰也许,又想走回曾由他开创的老路——
屌丝之路。
或者说, 不被理解的孤独奋斗之路。
如果你还在怀疑周星驰想捞钱,这有啥好怀疑的……
星爷不喜欢钱么?
但Sir确实相信,久悟人生、早想明白的他,只想负责地挣你的钱,不想拿什么情怀骗你一张电影票。
更让Sir一直信任的是,除了票房,他似乎还有一些 “特别的个人需求” 。
而且是不经意间说的……话里藏话的东西。
听得出,这个想法在心里摩挲了许久。
一个自己做了几十年的老梦,想串联一些新的梦。
周星驰是老了。
老了的人总不好意思说,心里还有一块地方是软的,是嫩的。
老了的人,虽然有了成熟的心态,却总容易惦念曾经的较劲和悸动。
“我觉得还是要回一下头。”
他最后说。
《新喜剧之王》,Sir想去看他“回头”。